知識追求與文化關懷-(布迪厄的文化理論研究)

知識追求與文化關懷-(布迪厄的文化理論研究)

《知識追求與文化關懷-(布迪厄的文化理論研究)》是2020年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追求與文化關懷-(布迪厄的文化理論研究)
  • 作者:張怡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6116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了布迪厄的社會學方法——走出意識哲學,接納、思考身體、無意識的模糊邏輯,兼及社會整體與日常生活的社會文化理論。布迪厄發現行動者的“實踐感”,是一種非經院哲學、非理智計算的具身化邏輯,即身體-習性-資本構成的信念邏輯,經由這條具身化(embodied)、非認知的實踐思路,布迪厄揭示了當代社會符號暴力的生產及再生產機制。布迪厄與始於尼采的現代性反思思潮有深刻的聯繫,他的“身體社會學”深刻地探入到當代社會的文化機制和實踐中,其方法注重在共時性空間即“場域”中,分析身體性文化資本或符號資本的運作。他的思想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相關領域,帶來重要的啟示。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實踐感:具身化的社會分類
第二節 社會學反思:“誤識”與洞察的對立
第三節 知識追求:科學事實與價值關懷的矛盾
第二章 社會學反思與方法建構
第一節 布迪厄與經典社會學傳統
一 布迪厄與涂爾幹
二 布迪厄與馬克思
三 布迪厄與韋伯
第二節 方法的自覺:關於實踐的反思社會學
一 知識哲學及其影響
二 認識論實驗——雙重決裂
三 社會學:“謬誤的證偽”
第三節 “信念”:習性一場域中生成的象徵權力
一 “信念”的幻象
二 習性:身體化歷史
三 場域:空間的位置關係
第三章 隱秘的經濟學:身體、資本與制度
第一節 文化資本與身體習性
一 “文化資本”的觀念
二 “認知機器”與社會再生產
三 文化資本與階級分層
第二節 象徵資本與交換經濟
一 社會行動的“利益”底色
二 象徵資本與語言交換
三 教育場與象徵資本
第三節 制度性巫術與身體儀式
一 國家及其制度性巫術
二 合法性問題與價值基礎
三 信念、象徵資本與國家
第四章 現代性經驗與社會區隔
第一節 消費社會:文化與經濟的邏輯
一 消費社會與生活方式
二 社會分層與身體趣味
三 新興中產階級與合法趣味
第二節 關於“看”的經濟學
一 視覺文化及其象徵資本
二 “看”的革新與象徵資本
三 抵抗的“看”:象徵資本的解放維度
第三節 性別:象徵巫術對身體的鐫刻
一 實踐感與性別經驗
二 “性別一身體一權力”與女性主義思潮
三 朱迪斯·巴特勒:欲望、性別與象徵暴力
第五章 實踐美學
第一節 布迪厄的內在“衝突”
一 自律性:美學與政治的雙重維度
二 知識解構與文化守望
三 知識與政治的衝突
第二節 從“審美意識形態”視角看布迪厄的美學批評
一 “審美意識形態”話語的雙重特質
二 對趣味意識形態的祛魅
三 重返美學:實踐美學論
第三節 現代性文學場的生成
一 跨學科的知識祛魅
二 文學場:一種社會學解讀
三 “文學場”觀念的本土化
第六章 知識追求與文化關懷
第一節 場域與鰳識分子
一 如識分子是誰
二 知識場域(inte!lectual field)及其自我審視
三 媒介文化與知識場域
第二節 透視新聞場:旁觀vs介入
一 祛魅電視:“注意力經濟”的同質化
二 新聞場及其象徵暴力
三 批判性知識分子與“快思手”
第三節 理性、知識與政治:專家vs鬥士
一 理性的雙重身份:普遍性與歷史性
二 社會學的社會學
三 科學知識分子:社會學的政治意涵
第七章 布迪厄理論的相關文化研究實踐
第一節 中國現代教育的興起與象徵資本的轉移
一 廢科舉、興學校:知識分子主導下的教育改革
二 西學東漸:象徵資本的轉移
三 文化資本的自我更新
第二節 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文化習性的重構——以胡適為例
一 學堂、報刊、學會:新興文化場域的生成
二 認同危機與文化習性轉換
三 新型文化習性與知識主體的建構——以1890—1920年的胡適為例
第三節 新月派與布魯姆斯伯里派的文化相遇
一 兩個社團的緣起和鬆散的形態
二 知識分子文化認同的遷移與習性轉換
三 文化旅行與想像:同情性誤讀
附錄 風景與資本的邏輯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