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是指員工自動自發(或半自動自發)而組成的知識分享的團體,其凝聚的力量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及信任,或是共同的興趣,而不在正式的任務與職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社群
- 性質:群體
- 特點:積極互動
- 優勢:樂於分享經驗
概述,構成,實體的知識社群,虛擬的知識社群,功能及社群類型,功能,社群類型,概念,實踐,推動知識社群的作法,設計的重點,三個主要構面,People: 人員,Process: 流程,Technology: 科技,其他相關,案例,
概述
知識社群社群成員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積極參與活動,是樂於分享經驗和知識,互相教導和學習,並從中得到相互的肯定和尊重。知識社群最能發揮內隱知識的傳遞和知識的創新乃由於員工在社群活動中自動自發地交換意見與觀念,和分享外部的新知,因此形成了組織最寶貴的人力資產。
構成
完整的知識社群應該要包括實體知識社群跟虛擬知識社群兩部分。
實體的知識社群
通常是藉由公司的人力資源活動、定期舉辦的讀書會、知識講座、知識評鑑、專家演講、教育訓練等,以實際運作的過程來進行知識分享。而成員更可以藉由面對面的接觸、直接的交談或交流,在第一時間得到實質的回饋、回響。而在實體社群互動的過程中,建議企業善用今日科技工具,藉由錄音、錄像、會議精華(或紀錄)電子化後,未來可以使得實體社群的經驗不僅得以長久保存,更可以不斷地重複再使用,並與虛擬知識社群的搭配,而發揮整合知識的傳遞價值。
虛擬的知識社群
虛擬的知識社群則是透過網路社群互動平台,及個人化的使用接口,讓成員彼此能在討論區、專欄區、留言版、檔案區等,提供檔案與想法,並和志同道合的同伴,針對共同的興趣或主題,遠程進行交流。特別在未來全球化、國際化的潮流中,分布在世界各角落的成員,只要拋出些許意見,就能匯集並轉化對企業、組織有所貢獻之知識,同時也滿足員工知識附加值的自我求知慾望。因此,虛擬的知識社群可讓內隱知識具體呈現,徹底發揮其效用。
功能及社群類型
功能
和一般電子商務網站提供服務,以招收會員為手段來獲取營收的目的不同,企業知識社群的主要功能在於:
1. 解決實務工作相關問題
2. 學習新知識
社群類型
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員組成的知識社群類型有以下幾種:
1. 生產作業人員
可組成實務社群,探討機器設備操作的作業程式,或針對生產良率的處理狀況及改善建議進行互動討論。企業中任何想要達成這兩項功能的部門,都能夠組織社群以提升經營績效,例如:
2. 行銷業務人員
可組織學習社群,共同學習創新的行銷方法,例如病毒式行銷、選戰式行銷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網路行銷等新知。對業務人員而言,則可以相互分享處理客戶個案的心得,共同討論Best Practice以提升成交率。
3. 人力資源部門
可組成跨公司的實務社群,探討各項HR的新議題,例如eLearning、Human Capital、Competency Development等。
4. 研發部門
善用社群能有效刺激R&D部門員工的創作活力。可運用社群針對各項技術議題深入探討,或組織讀書會定期發表及研討;或是串聯較資深的研發人員組成專家網路。此外,也可以鼓勵R&D人員參加跨產業的實務社群,認識外部專家,以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5. 財務部門
可組織學習社群,探討嶄新的會計成本制度,例如無形資產鑒價、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等,或者以社群收集改進行政作業流程的意見。
6. 企劃人員
社群能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機制,讓企劃人員相互分享規劃經驗並進行腦力激盪。此外,社群所建構的虛擬網路,可增進溝通效率,有利未來執行階段的工作推展。
7. 法務人員
可以社群方式探討新的法律制度,例如智慧財產權以及政府新政策對公司的影響,例如兩稅合一、投資抵減...等措施。此外,也可以在社群中扮演法律專家的角色,供企業其它部門的同仁諮詢相關問題。
概念
知識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企業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以及把個人知識轉成組織知識。如同《智慧狂潮》一書作者Dr.JimBotkin所說:“沒有知識社群的知識管理,就如沒有人操作的計算機。”又說:“沒有知識社群的知識管理系統,就如同孤兒一樣。”
企業中的隱性知識約占全體知識的七到八成,顯性知識只約二到三成。顯性知識可依賴知識庫的建置及運作來取得、分享及套用;而隱性知識的取得、分享、流通則靠知識社群及專家黃頁的運作。當某人離開公司,社群中的其它人可能分別擁有他的部份知識,因而使他的完整知識得以留存。這些知識有部份內隱性質的,無法建立在知識庫中(立即系統化策略不奏效),知識社群是唯一有效的移轉方式。
知識社群以人為本來推動,是知識管理的一個活泉,而此理念的實現,即是能積極活躍運作的知識社群。而積極活躍運作的知識社群,則是企業轉型為知識型產業的重要基礎。知識社群可以活化知識庫甚至知識管理系統,厚植無形資產,提升企業競爭力。
知識社群是活化知識管理系統的基礎,知識管理主要是透過人與人的連結、溝通,來達成企業經驗留承、信息分享及工作效率提升的目的。社群成員在知識管理活動方面的參與貢獻,甚至比推動單位及主管更為主動、積極,使整個知識管理活動熱絡地推動起來。
(1)知識社群是開發員工內隱知識最好的一個機制;
(2)透過知識社群,可以逐漸養成員工開放思考與創新知識的訓練;
(3)知識社群可透過討論區、聊天室、留言版、專欄區等功能服務,讓員工彼此的知識在網路上相互分享、激盪;
(4)知識社群可把成員所學的最新知識,立刻在討論區呈現、引起討論;
(5)知識社群可以讓組織培養團隊學習的文化,並透過團隊學習,讓員工彼此不斷地強化知識分享的流通渠道;
(6)知識社群可以在最短時間累積出充沛的知識能量,透過知識社群的經營,可以將其它非檔案式的知識具體呈現。
實踐
知識社群的價值是讓經營者與企業員工能夠透過實體或虛擬的互動機制,成為知識經營者與知識工作者;同時,也讓企業早日導向智慧型型企業與學習型組織。結合知識社群跟企業智庫,可進一步協助企業創造、儲存、分享與更新知識,進而發揮知識分享與再使用的企業價值。
1.社員知識的分享。
2.社員理念的交換及激盪。
3.創新思考點子的醞釀。
4.社員經驗的流動與傳承。
5.社員心理藩籬的撤除,感情交流。
6.社員熱情及活力的激發。
7.擴大社員知識領域。
8.廣泛蒐集數據且深入探討主題內容。
9.培養社員容納各種不同的想法。
10.知識創新的管道。
推動知識社群的作法
以下列出八項知識社群的成功關鍵因素:
1.實體社群與虛擬社群互動運作。
2.高階肯定、投入資源,並定時關懷。
3.對知識社群幹部施行教育訓練。
4.推動時不必太正式,可寓教於樂。
5.主題選定並由策略展開。
6.社群成員涵蓋跨部門。
7.有推動組織及計畫。
8.定期發表及檢討。
設計的重點
討論與互動
刺激、創新與分享
資料庫與社群機制
數據分析與管理
協同作業機制
虛擬專家團隊
三個主要構面
People: 人員
清楚定義社群中的角色,建構完整的專家地圖。透過小組運作,對社群中的每個成員提供情感上以及知識上的必要的支持。
Process: 流程
Technology: 科技
建構完善的系統,例如Email、電子報、Video Conference視訊會議、討論區、Groupware群組系統、或是Weblog網站日誌等,將有助於社群成員隨時隨地分享知識,並可有效地收集匯整所有相關的知識來源。
其他相關
知識庫、知識社群及知識專家
1.知識庫、知識社群及知識專家三者間具有關聯性,閱讀知識庫檔案後,可於知識社群延伸與其它同仁的互動;
2.知識社群的討論精華及知識專家著作之檔案可儲存於知識庫;
3.知識專家可於知識社群指導討論重點或解答其它同仁對知識檔案的疑惑等,呈現知識流動狀況。
案例
裕隆日產進行知識盤點問卷題目設計時,便已將知識社群的需求列入盤點的範圍中,項目小組依統計結果將社群依需求程度區分為專業知識社群與一般知識社群。
為了讓所有同仁與知識社群的距離更接近,裕隆日產也定期在每月的電子報中提供當月社群的精華問答內容。未來,除了持續經營知識社群外,也將知識社群、 專家黃頁與有價知識庫進行結合,讓專家進駐知識社群來協助回答同仁的問題,同時也將知識社群當中所產生的創新建議存入企業智庫中,讓整合後的裕隆日產知識地圖能發揮知識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