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吸收能力

知識吸收能力

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企業資源和能力的獨特性。由以知識為基礎的多種能力構成的吸收能力是過去十幾年裡組織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研究知識轉移的重要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吸收能力
  • 外文名:the absorptive capacity
  • 概述:研究知識轉移
  • 源於:企業資源和能力的獨特性
定義,基本概念,構成,影響因素,認知基礎,組織機制,建議,

定義

基本概念

對於知識吸收能力(ACAP:the absorptive capacity)的定義,引用Cohen對於企業的知識吸收能力的概念。知識吸收能力指對於外部信息,企業認識其價值並吸收和套用於商業終端的能力。根據少數幾個成功實現工業化的後進國的經驗,企業從外部吸收知識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獲取、吸納、轉化和開發利用。

構成

“吸收能力”的概念首先由Cohen和Levinthal在分析企業研發作用時提出的。
在Cohen和Levinthal後,經濟學家從企業吸收能力角度研究FDI先進技術向當地企業的溢出效應,他們認為當地企業的學習能力或者知識吸收能力是促進技術溢出效應的主要因素。後起的開發中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通過對外的技術引進、FDI等方式來實現對已開發國家的技術追趕,即引進、消化、吸收,從模仿到創新。研究表明,日本韓國工業技術快速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韓企業對新知識與新技術的吸收能力極強,能以模仿、改進、創新的三部曲來創造競爭優勢。 從定義可以看出,企業知識吸收能力包括四種:知識獲取能力、知識吸納能力、知識轉化能力和知識利用能力。其中,
1.知識獲取能力是指對外部產生的,對本企業有關鍵作用的知識加以判斷和獲取的能力;
2.知識吸納能力則強調外部知識在企業內有效地被闡釋和理解,不能被理解的知識是很難被再利用開發的;
3.知識轉化能力則是要將新的外部知識與內部已有知識有效地整合;
4.知識開發利用能力是指通過將內外部知識共同運用而開發出新知識。
以上的四種能力可以歸為兩大類:潛在知識吸收能力(包括知識獲取和吸納)和實際知識吸收能力(包括知識轉化和開發利用)。
潛在的知識吸收能力是企業利用外部知識的前提,實際知識吸收能力是企業通過利用外部知識不斷創新並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從上面可以看出,潛在的知識吸收能力比較傾向依賴於企業自身資源以及外部知識源的特性,而要由潛在的知識吸收能力轉化為實際知識吸收能力並對企業的創新活動真正發揮作用,則需要企業內部在交流、合作上的努力。

影響因素

根據以上對企業吸收能力的理解,看到企業的吸收能力會受到企業知識基礎、企業的學習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方法、研發投入、組織學習機制的影響。
企業知識基礎:
把企業知識基礎從個人和組織兩個層次上劃分,包括企業的先驗知識和內部員工的知識。Cohen和LevintIlal強調了員工個人吸收能力是企業吸收能力的基礎,提出個人以往的知識、經驗都與他們自身的知識吸收能力密切相關。企業內部員工的知識水平決定了企業對知識做出反應的靈敏度和準確性。組織中的個人或技術團隊成員的知識經驗越豐富、知識類別越多,相應地,他們能解釋的信息也越多樣,也越能解決較困難的問題。
Cohen和LevintIlal在討論企業知識吸收能力的決定因素時,也提出了企業的先驗知識。先驗知識指企業本身擁有的知識水平與知識內涵,也就是企業本身具有的知識水平與知識內涵對於企業認知、吸收、套用外部新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知識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先驗知識水平的函式。企業先驗知識的廣度決定了企業評價外部知識範圍的能力;企業先驗知識的深度影響企業吸收能力提高的速度。
企業的學習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方法:
要提高企業潛在的企業吸收能力,僅僅使企業成員接觸相關知識是不夠的,還取決於他們努力的強度。如果僅僅強調企業知識基礎知識可能過於被動,事實上無論個人還是企業組織的知識吸收效率,在短期內更多地依賴自身的知識基礎,但是從長期看關於獲取知識的欲望、積極性則更為關鍵,這也是日本、韓國以及台灣地區企業在技術上快速進步,甚至超越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企業的原因之一。韓國企業往往採取製造危機的策略來加強企業的學習努力程度,技術轉移的效果就特別顯著。所謂製造危機的策略,是指營造一種企業必須要全力投入於學習新技術才得以解除危機的情境,以強化企業學習的積極性。
吸收新知識不只是記憶與背誦,要將新知納入現有的知識系統,並加以充分利用,這是需要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與經過大量的練習。所謂做中學就是吸收與學習新知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過程。中國一些產業如紡織產業,只重視引進技術,忽視了消化吸收,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做法導致陷入了“技術追趕”的陷阱,即從引進、落後到再引進、又落後的惡性循環狀態。
研發的雙重作用:
Cohen和Levinthal認為,企業投入研發的作用,不僅能解決問題與創造新知識,同時也提升企業的技術吸收能力。研發投入規模對於提升企業的吸收能力密切相關,因此當吸收能力影響企業競爭優勢時,企業就會採取比較積極的研發策略,相對在研發投入的規模也會較大。在日本,多採用通過多家金融財團成員合作注入資本到大型研究開發合作項目實現的。
組織的學習組織的學習
不過提升產業的技術吸收能力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資源,這時單純依靠企業為主的研發方式就顯然不利於產業技術吸收能力的升級。這裡就提及政府研發,政府研發有助於提升產業成熟度,產業成熟度的不同會影響到企業對技術的學習、吸收。不同的產業成熟度,導致該產業的技術積累、知識基礎不同。政府研發活動涉及基礎、耗時、冒險、成本過高的科研工作。日本通產省的採訪支持這樣的觀點,政府研發主要目的是維持高水準的研究開發投入並增進技術能力發展。
4.組織的學習機制是影響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要由潛在的知識吸收能力轉化為實際知識吸收能力並對企業的創新活動真正發揮作用,除了企業在研發活動上的投入這一指標,建立組織的學習機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組織的學習包括外部學習和內部學習。所謂外部學習則指的是技術模仿、轉移與引進,外圍的技術尋求、技能轉移的外部學習組織機制起著重要的作用。內部學習指的是組織內部的知識擴散與知識創新活動,企業內部各部門間、成員間知識交流和分享的內部學習機制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保持和提高企業的技術學習,增強技術能力,更有效、快速地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就必須建立培育企業組織學習能力的外部機制。這種機制能夠為組織學習的開展提高良好的保障條件和驅動力,使企業員工擁有能安心學習、善於學習和樂於學習的氛圍與環境,從而持續有效地培育和提高企業的組織學習能力。
在內部學習中,企業內部的知識解釋、分享、轉化和利用則依靠內部學習組織機制。如果企業外部的知識不能符合組織的價值觀或利益,將很難在內部轉移、擴散或被利用:而組織結構過於封閉、僵化,則不利於內部成員與外部的知識源進行交流,同時部門間的交流也會受到抑制,必然對企業知識吸收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技術知識的活化與創新是外部技術環境和市場需求變化刺激的結果,因此有效的將技術機會、市場機會與已有的技術儲備有機結合是技術能力能否提高的關鍵,也是從潛在吸收能力向實際吸收能力轉化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使其技術轉化為企業利潤。而由潛在吸收能力轉化為實際吸收能力則取決於企業內部學習機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業的知識吸收能力將受到企業知識基礎、學習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方法、研發投入的程度、組織的學習機制等四項因素的影響。判斷企業知識吸收能力,可自其在這四項因素的努力程度與運作績效來做出綜合判斷。

認知基礎

Cohen等引證認知和行為科學的理論成果,認為知識積累是知識吸收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企業需要知識積累才能夠整合併利用新的知識。提高企業整體技術積累,就要對企業員工個體進行投資,其中學習和培訓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方面,辨識和篩選外界知識的能力取決於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和知識豐富程度,而學習和培訓則可以通過最佳化員工的知識結構,豐富其掌握的知識類型,促進新舊知識的整合,以此提高組織整體的潛在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學習和培訓可以提供隱性知識外部化的機會,在教與學的交流過程中,完成培訓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顯隱性知識轉化,為創新性思維的產生提供基礎,從而提高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
對員工進行培訓可以增強企業的潛在吸收能力。
對員工進行培訓可以增強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

組織機制

影響知識吸收的組織機制:
學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組織應該發揮一定的群體作用,通過組織內部政策、組織結構和組織路徑來促進學習.其中溝通機制和獎勵激勵機制是影響企業學習和創新的兩個關鍵組織機制。
(1)溝通機制與吸收能力
從本質上講,知識的獲取和吸收是一個社會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嵌入在一個共享的社會情境內的學習主體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和溝通,實現知識的轉移、整合和再創造。
①組織層面的溝通機制
Cohen等在分析影響企業吸收能力的組織因素時,著重考慮了外界環境與組織之間、組織內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結構。本研究將這兩個層次合稱為組織層面的交流與溝通。Cohen等認為,組織與外界環境進行溝通的能力主要取決於“看門人”是否能識別相關外部知識,並將其翻譯和轉換成內部研究人員可以理解的知識,以便進行內外部知識的整合,從而增強企業的潛在吸收能力。然而,這種拓展組織邊界的外向型溝通必須輔以組織內各部門之間的內向型溝通,才可以令“看門人”的個人知識轉化為組織知識。組織內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還可以提供部門之間互相學習的機會,激發新知識的產生,促進組織整體創新能力的提高,從而有利於企業實際吸收能力的發展。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
組織層面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增強企業的潛在吸收能力。
組織層面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增強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
②個人層面的溝通機制
除了Cohen等提到的組織層面的溝通與交流,Daghfous認為組織機制也應該輔助和鼓勵員工個體之間的交流,並通過創造信息平台等措施促進知識的識別與整合。因此,促進企業員工個體交流的溝通機制可以提高企業的潛在吸收能力。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表現在知識的轉化和創新方面,而知識的轉化與創新需要大量的個體互動作用,尤其當所轉移的知識包含緘默部分時更需如此。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
個人層面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增強企業的潛在吸收能力。
個人層面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增強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
(2)獎勵激勵機制與吸收能力
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認為社會行為是受到個人理性和利益驅動的,因此在研究知識轉移和分享的獎勵激勵機制時,大多數學者都首先考慮到外部獎勵激勵措施。企業實踐驗證了外部獎勵激勵措施對促進企業知識吸收能力(尤其是潛在吸收能力)的有效性,如西門子的ShareNet項目和三星人壽的知識里程計畫都利用外部激勵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企業獲取和整合知識的數量。然而,外部激勵機制喚起的僅是外部動機,對於那些目標難以程式化且需要協調去完成並進行創新的任務來說,進行知識轉移的動機是成就感、自我成長等因素,而非經濟回報。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外部獎勵激勵機制便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需要輔以內部激勵機制來提高以創新為標誌的企業實際吸收能力。基於以上論述,本研究提出假設。
獎勵和激勵可以增強企業的潛在吸收能力。
獎勵和激勵可以增強企業的實際吸收能力。
通過對已有研究和理論的梳理,本研究勾勒出吸收能力影響因素、潛在吸收能力和實際吸收能力兩個維度與企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係。

建議

通過以上的論述,針對影響因素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增強型企業的知識吸收能力:
1.重視人才,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招募知識水平與經驗能力都較為豐富的員工,特別是要強調知識背景的多樣化,以促進企業的消化能力和增強對新知識的認知。大力投入教育訓練,重視人才培養,定期進行員工培訓、組織學習,通過換崗交流,跨部門跨地區流動任職,以培養全面從事技術及管理的能力。也可以在企業內組成跨部門學習團隊,促進知識在組織內擴散與分享,以增加企業基礎知識的存量與廣度。
2.提高學習努力程度與自主創新的策略相匹配
企業技術戰略出發,為技術發展設定比較高的標桿,以增加企業必須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術的強度。根據技術自身的演進特點,企業可以採用技術引進、企業合作企業併購等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法,保證企業的技術領先優勢,減少吸收的成本,適時推動企業成長。
3.重視研發投入
通過大量的政府和企業R&D投入,改善企業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硬體和軟體設施,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水平和能力,提升知識吸收能力。企業要結合自主研發與技術轉移兩種策略,並由研發資源投入來提升技術引進的水平。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合作,彼此之間建立戰略聯盟的關係,不斷提高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將為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4.建立學習型組織與培育企業文化相結合
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奮發進取的氛圍中,更有利於企業文化的建設,更好地推動知識管理,應把建立學習型組織與企業文化的建設結合起來。
5.建立企業外圍知識溝通交流網路
在技術搜尋上,建立自己的技術情報網路,蒐集和轉送最新研究開發情報,也可通過派遣人員到技術領先的公司學習。在技能的轉移上,企業應該重視建立戰略聯盟和尋找合作夥伴,建立起與先進企業特別是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