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交流(perception communication)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覺交流
- 外文名:perception communication
- 所屬學科:自然辯證法
- 公布時間:2003年
- 出處:《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
知覺交流(perception communication)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知覺交流(perception communication)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1...
《面向人機互動的服務機器人感知和互動方法研究》是依託華南理工大學,由肖南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人類一直都在努力地研製能夠幫助人類從事各種工作的服務機器人,希望它們能與人類進行自然的交流,並成為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
第二屆知覺、意識與認知神經科學國際學術會議是於2019年6月1-3日,在中國昆明舉辦的國際會議 。組織機構 會議簡介 該會議為業內專家學者分享技術進步和業務經驗,聚焦知覺、意識與認知神經科學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會...
畫面既是影視媒介的標征,也是人類相互溝通、交流的“世界語”。因畫面直觀性強,無需過多解釋即被人類所認知,而且影視媒介聲像並茂,視聽兼容。曼德勒認為知覺的獲得的機制是知覺分析(perceptualnalysis)。知覺分析是一個對刺激進行主動的...
社會整體知覺經過多數人的意見交流和各種意識活動的互補,綜合了各種意見中最能反映事物特性和內在聯繫的主要因素,構成了最能代表輿論主體群傾向的共同意見。社會整體知覺是社會集合意識的核心,其認識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其中任何個體意識的...
這種障礙,小則影響某一方對同一物的使用,或者產生同種功能物的額外多置,大則影響成員間情感交流。所以,從視障者的角度出發,依據相關實驗設計出相關的針對於盲人觸知覺的晴盲共遊玩具,增加社會單位和家庭單位內的溝通樂趣,為情感...
第14章 聽覺的感知方式:聲音是信息 14.1 聽覺通道與中心組織結構 14.2 聽覺的空間感知 14.3 音樂感知 14.4 口語的感知 14.5 口語感知的一般問題 14.6 聽覺場景分析 14.7 動物的交流 14.8 小結 14.9 關鍵術語 14.10 學習...
視覺感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11月1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翟芳,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技術服務;軟體開發;基礎軟體服務;套用軟體服務(不含醫用軟體);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等。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套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
第三章 知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第四章 情緒:感覺、思考和溝通 第二部分 看出人外 第五章 語言:障礙與橋樑 第六章 非語言溝通:超越字詞之外的信息 第七章 傾聽:不只是聽見 第三部分 看人之間 第八章 溝通和關係的演變...
《社會交際心理學——人際行為研究》是2012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澳]約瑟夫·P·福加斯。內容簡介 全書前面部分主要是介紹人際知覺和人際交流理論,從觀察他人開始,逐步深入,研究了印象形成機制、歸因理論、非言語...
交往是一個由三個側面組成的結構,第一個側面是信息交流或叫交際,即交往各方在共同活動中互相交流不同的概念、認識、興趣、情緒,情感、意向的過程;第二個側面是相互作用,即交往各方交換自己的活動,制定協同動作的形式和規範,以...
科里·弗洛伊德(Kory Floyd)博士,著名人際關係溝通專家,曾擔任美國國家傳播協會家庭溝通分會主席,《家庭交流雜誌》(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主編,2006年國際人際關係研究協會Gerald R. Miller青年事業傑出成就獎獲得者。弗洛伊德...
《語覺論》提出“語覺是人類第六種感知覺”的嶄新命題,是對以前的兒童語言獲得理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語覺,主要是指“從一般聽覺系統中獨立出來的語義感知覺系統”,本書對此做了詳盡、完整和科學的論證。既肯定語覺功能的生理基礎...
跨文化溝通心理學課程總評成績由章節測試、章節作業、期末考試和課堂交流四部分成績組成,其中章節測試占30%,章節作業占20%,期末考試占40%,課堂交流占10%。總評成績大於等於60分,即通過該課程的考核。所獲榮譽 2019年1月8日,跨文化...
認知變數則是指認知過程中的一些基本因素,這些因素對認知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規範的形成。認知 認知(cognition)是指通過心理活動(如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對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是人最基本...
如果能把聯繫與思考的過程與協作學習中的協商過程(即交流、討論的過程)結合起來,則學生建構意義的效率會更高、質量會更好。協商有“自我協商”與“相互協商”(也叫“內部協商”與“社會協商”)兩種,自我協商是指自己和自己爭辯什麼...
所謂審美經驗,就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感受、知覺審美對象(自然、藝術作品和其他人類審美產品)時所產生的愉快的心理體驗,是人的內在心理生活與審美對象(其表面形態及深刻內蘊)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結果。審美經驗的產生不能完全...
在此階段,嬰兒的言語知覺能力、發音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逐步發展起來,出現“咿呀學語”、非語言性聲音與姿態交流等現象。這些現象統稱為“前語言現象”或“前語言行為”。詳細內容 兒童出生後,啼哭是他發布信息的主要手段,餓了、渴...
在此期間,嬰兒的言語知覺能力、發音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逐漸發展起來,出現了咿呀學語,非語言性聲音與姿態交流等現象,統稱為前言語現象或前一天言語行為。一、言語知覺的前言語發展 近二十年來對嬰兒言語知覺的大量研究表明,嬰兒在...
有的心理學家分析交往的結構,主張把交往劃分為 3個方面:溝通方面、相互作用方面、知覺方面。溝通是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在交往中,人們交流著各自的觀念、思想、感情。在這種交流信息的過程中,參與溝通的雙方互為主體,各自都有自己的...
超感官知覺屬於超心理學的研究範疇,的一種現象。研究的對象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思維傳遞,即人們之間的遠距離思想交流。2.特異知覺,包括遙視,指能看到正常視力範圍以外的事物以及透視密封或遮擋的物體;用聽覺器官看東西;用皮膚感知...
行政組織溝通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政組織與外界環境之間,行政組織內部各部門、層級、人員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傳遞過程。對策 一般而言,有效溝通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徵:(1)及時性。及時的組織溝通是指在組織內溝通雙方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