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陽明(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知行合一王陽明

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一般指本詞條

《知行合一王陽明》是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於2014年7月1日出版發行的一部歷史類書籍,作者是度陰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行合一王陽明
  • 書名:知行合一王陽明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230002
  • 作者:度陰山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頁數:298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在蠻荒的龍場,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
如果心學是聖賢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則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併非得自頓悟,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修練,砥礪出的生命境界。 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本書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
《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是唯 一一部從“知行合一”角度敘述王陽明傳奇一生的通俗全傳: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瞭然於心。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作者簡介

度陰山,暢銷書《帝王師:劉伯溫》作者。大學時便反覆誦讀王陽明的《傳習錄》,至 今已可倒背,深信王陽明事功與“良知”和“知行合一”之間的因果關係,遂以近十年之功,厚積薄發,著成這部唯 一從“知行合一”角度闡釋王陽明人生的通俗全傳

圖書目錄

序章心學誕生的前夜
心學橫空出世
心學誕生的前夜
第一章為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何謂第一等事
兩件荒唐事:新郎失蹤和格竹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有一種無趣叫仕途
轉捩點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劉瑾風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釋厄路
做自己的主人
新朋友和新敵人
心學的政治力
朱陸異同
貴人王瓊
第二章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贛剿匪
人性無法改變,卻可以引導
橫掃詹師富
勝敗由心,兵貴善用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金龍霸王池仲容
池仲容也會用計
定力的交鋒
只怕有心人
心學入門課——大學問
風雨又來
第三章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寧王
不被待見的寧王
朱宸濠一直在努力
針鋒相對
寧王革命了
安慶保衛戰
決戰朱宸濠
費心為哪般
真誠的權變:最難不過斗小人
致良知
偉大的楊廷和
不許來京
再見,楊廷和
第四章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廣西戡亂
萬人齊捧王陽明
李福達案
有請王陽明
走在成聖的路上
謝謝諸位
平定思田
雷霆掃穴
追憶祖先
賞還是罰,這是個問題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另一面
第五章心學對我們有什麼用——強大內心的終極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只俯首於自己的心
去心中賊之私情
去心中賊之私慾
閒思雜慮也是私慾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規
我們該追求什麼
如何對付惡
不要操心
獲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對立
第六章知行合一的修煉法門
格物致知
心即理VS性即理
心外無理
萬物一體
心外無物
心外無事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為何說知行是合一的
古人為何單獨提知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念發動便是行了
實踐出真知
良知就是判斷力
如何光復良知
致良知:聽從第一感覺
致良知:聽從內心的聲音
後記

後記

高中時讀書,讀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時常心潮澎湃。唯物主義是一定正確的,但我特別喜歡唯心主義,與其說我喜歡唯心主義,不如說我喜歡“心”這個字。它靈動清新,“物”字和它一比,簡直是頭蠢笨的牛。
教科書談到“唯心主義”時,特意舉個例子,這個例子就是王陽明的。說有一天他和朋友去看花,朋友問他,你常說天下無心外之物,你看這朵花,在山中自開自落,不隨你的心而開落,你做何解釋?
王陽明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教科書嚴肅地批判道:“這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堅決要不得。”
我倒覺得這段話非常有意蘊,至少它比“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種“高大上”有趣味一百倍。
後來,看到介紹王陽明的書,說他是劊子手。因為他在江西和廣西剿匪,殺了好多革命的農民兄弟。
再後來,我看了他的各種公正客觀的傳記和他的文集,發現王陽明其實是個很厲害的偉人。他值得我們學習。
但學習他什麼呢?
恐怕直到今 天,很多人都在繞著他的心學理論打轉。依我之見,王陽明的心學不是理論,而是生存和解決問題的工具。這個發現就是這本書的由來。我是用王陽明自己創建的心學來解構他本人的一生,從而得出的結論應該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生存“天理”。因為他說了,人心是古今中外相同的。
今 天寫王陽明,實屬費力不討好。太多珠玉在前,已先入為主,不至於班門弄斧,卻有望風而動之嫌。然而還是在《帝王師劉伯溫》一完稿就開始寫王陽明,在讀客公司盛亮編輯的督促下,前後修改數次,終於有此書現世。
其實,我最奢望的是,現世的不僅僅是《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這本書,還應該是王陽明的靈魂。
度陰山
2014年4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