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學會敘》是梁啓超所著作品,出自於《梁啓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知恥學會敘
- 作者:梁啓超
- 作品出處:梁啓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知恥學會敘》是梁啓超所著作品,出自於《梁啓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知恥學會敘》是梁啓超所著作品,出自於《梁啓超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春秋》曰:“蒙大辱以生者,無寧死。”《春秋繁露·竹林篇》。痛乎哉!以吾中國四萬萬戴天履地、含生負氣之眾,軒轅之胤,仲尼之徒,堯、舜、文王...
知恥學會,1897年由清宗室子弟壽富創辦於北京。愛新覺羅·壽富(1865——1900年),字伯茀(一作伯福),號菊客,鑲藍旗人。為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九世孫。1897年他在北京發起知恥學會,宣揚“學則智,智則強,強則大國親我,小國畏我;不學則愚,愚則弱,弱則大國鄙我,小國犯我”之主張,旨在警頑傲厲以...
城下之辱 城下之辱,漢語成語,拼音是chéng xià zhī rǔ,意思是兵臨城下屈膝求和的恥辱。出自梁啓超《知恥學會敘》。成語用法 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出處 梁啓超《知恥學會敘》:“越惟無恥,故安於城下之辱。”成語解釋 指兵臨城下屈膝求和的恥辱。
《經世報》敘(1897)《辟中原人荒議》自敘(1897)醫諷(1897)書宗室伯福君(壽富)《知恥學會敘》後(1897)墨白辨(1897)西蜀拯飢芻言(1897)《朝鮮大事記》自敘(1897)書周煥樞《大建素王教會議》後(1897)《今世名家文鈔》跋(1898)《小竹文鈔》跋(1898)《文章奇觀》前續編跋(1898)《拙堂文...
知恥學會敘(1897年9月26日)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1897年10月6日)大同譯書局敘例(1897年10月16日)倡設女學堂啟(1897年11月15日)讀《日本書目志》書後(1897年11月15日)日本橫濱中國大同學校緣起(1897年12月4日)論中國宜講求法律之學(1898年3月11日)公車上書請辦德人拆毀山東孔廟折(1898年5...
匹雛,讀作pǐ chú ,漢語詞語,是指小雞。解釋 指小雞。出處 《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 趙岐註:“人言我力不能勝一小雛,則謂之無力人。”阮元校勘記引孫奭孟子音義:“匹,丁(丁公著)作疋……音節蓋與疋字相似,後人傳寫誤耳。” 梁啓超《知恥學會敘》:...
知恥,反變成了中華民族最注重的傳統美德。早在春秋時期,管子就曾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把恥列為了維繫社會、國家存亡的支柱之一,甚至在以後的相當長時期,恥也都被列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之一。如今胡錦濤同志舊話新提,發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更是明確...
長子郭蔚華乃辛亥革命之中堅,同盟會員;他在知恥中學、敘屬中學任教時,宣傳革命,當時四川革命黨人,多出其門下。郭蔚華有子女七人,長子郭堅白為留法理科碩士,歷任十餘所大學教授,為教育界聞人;子郭士傑是早期共產黨員,曾任安慶地委書記、湖北省委委員,1927年在漢口被捕壯烈犧牲,時年23歲;子郭步陶是知名新聞...
006、人生你我需要的是知志知性、知愛知生、知足知止、知理知情、知恥知辱、知意知心、知命知道、知德知人、知天知地、知己知音、知利知誘、知錯知尊、知是知非、知讓知忍、知自知我、知謀知爭、知趣知味、知世知行、知得知失、知輸知贏、知欲知害、知怕知恨、知退知進、知量知能,方可為人做事成業立...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
尤以立誠持毅守約居仁行恕主敬知恥之學,身體而力行之,兼以課士。平生著述凡數十種。”——許鐘璐《清故誥授光祿大夫頭品頂戴賞戴花翎署浙江提學使司提學使侯官郭公墓表》“山亭低唱,類多變徵之聲;花徑微吟,亦濺哀時之淚;匪獨上嗣兩窗,直可遠方二主。”(兩窗,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和周密,吳號夢窗...
《給孩子的心靈甘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家長讀本)》是2006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中國親職教育學會。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八榮八恥”的內涵及親職教育要點,分析了親職教育的誤區,把知榮知恥具體化為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領會的一個個淺顯易懂的知識點,告訴家長如何...
古人云:知恥而後進,確為至理。《大明十六帝》的成功,激發了我的創作熾情,欲罷不能。許多朋友鼓勵我再寫清朝皇帝,激情更增。於是又寫出這部《大清十二帝》。這書寫得好苦,因為寫作期間,患白內障等病,焦躁萬分,文思恍惚,又輟寫半年,最終成篇。為此寫了一首七律:清皇寫罷不尋常,付梓名山已斷腸。兩載...
無才德之人不能充任館閣要職,以激勵知恥之風 朝廷至公,反對因情徇私 王拱辰進納贓珠,必須計贓定罪 身為人臣,要守規矩,不可破禮壞法 納忠直之言,辟奸佞之說,以正陳執中之罪 王拱辰枉法重罪,纖邪巧進,乞奪免王拱辰宣徽使 有罪責官員不能調任了事 貪瀆行賄,有失“國家之權重”王拱辰無善授...
文題三 知恥 / 293 “恥”的感悟·高0307班 劉源 / 293 “恥”的感悟·高0308班 姚珧 / 295 文題四 礁石 / 296 心中的礁石·高0102班 陳辛夷 / 297 老礁石·高0102班 陳羽希 / 298 礁石和棋子·高0106班 李萌 / 300 文題五 熱點 / 301 面對熱點要冷靜·高0106班 武聞偉 / 302 熱心關注,冷靜...
郭齊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洛陽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郭齊勇: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任副主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榮芳: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喜歡學習就接近知了,用力去實踐就接近仁了,知道恥辱就接近勇了。他還特彆強調了學習,“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乾之”。別人用一倍的工夫能學會,我就用百倍的工夫,別人用十倍的工夫,我就用乾倍的工夫。“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專題四 學會讀書 專題五 幽默人生 專題六 知恥後勇 專題七 明辨是非 專題八 取捨得失 專題九 理想之光 專題十 遺忘與銘記 專題十一 個體與集體 專題十二 心態與成功 生命之重 專題一 尊重生命 專題二 生命價值 專題三 學會生存 專題四 走向健康 專題五 面對死亡 專題六 自由平等 專題七 奮鬥不止 ...
第二十八章 下學上達,知恥不辱 第二十九章 卑高以陳,克己尊人 第三十章 以道制器,不以兵強 第三十一章 顯仁藏用,止戈為武 第三十二章 眾善奉行,萬化悉歸 第三十三章 知足明智,自勝自強 第三十四章 大中至正,不左不右 第三十五章 至高無上,涵攝萬有 第三十六章 藏拙示弱,如魚得水 第三十七章...
知恥亦善 事受工作 人生感悟 走向心富 書生曾經好風景 世間大德是公道 金錢動了誰的心 最可靠的“靠”看重本真的質量 “吃名”及吃名亂象 誰在風光?誰將受困?質疑“打造”激進之虞 人間要好貨 第三篇讀書隨感 讀書的意味 再議讀書 慎對電視 精品可品 品文辨骨 “讀圖時代”說讀書 讀的書·看的書·...
分數+學習質量≠優秀生 觀“校門風景”有感 為人處世 相處 一種向上的姿態 讓與不讓 學會欣賞 欣賞別人 微笑競爭,攜手同行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習慣的力量 說節儉 儉樸是美德 道德修養 道德論 修養是美 人格的提升 追尋和之美 寬容 漫談寬容 學會寬容 學會寬容 有容乃大 誠信 談誠信 別埋葬誠信 ...
不管是對國家領導人,還是對普通患者,他都不辭辛勞,精心施治,多有藥到病除、妙手回春之效。梁漱溟老先生曾書贈馬禮堂:“好學近於智,力行近於仁,知恥近於勇。”徐特立老人曾填詞贈馬禮堂:“昔年文武,曾小齊魯,踏遍關山難伏虎,哀怨於今莫吐。新華重起河間,旨哉扁鵲心傳,手底纖針豆火,口碑響徹雲天。
諸葛亮深知司馬懿“沉默戰術”的厲害,幾番派兵到城下罵陣,企圖激怒魏兵,引誘司馬懿出城決戰,但司馬懿仍按兵不動。諸葛亮無奈亮出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一件女人的衣服,並修書一封說:“仲達不敢出戰,跟婦女有什麼兩樣。你若是個知恥的男兒,就出來與蜀軍交戰,若不然,你就穿上這件女人的衣服。”士...
你們的古人說得好:知恥者近乎勇,如果他看到他的後人的表現的話,一定會羞憤得自殺。我在日本時就輕視支那人,當我來到支那的時候,我發現支那人比我想像的還要低劣。他們對我這個毫無背景的日本學生點頭哈腰,說什麼都是日本的好,就連支那的傳統文化也是日本繼承得比較好。我問他們支那一個在韓戰中為了完成任務寧願...
林樂知到中國後,起了箇中國名字叫林約翰,後取中國名言“一物不知,儒者知恥”之意,更名林樂知,字榮章,有時常自稱“美國進士”,顯示出他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數年後,他的中文學習頗有進步,大致過了語言關。但這時美國由於爆發了南北戰爭,監理會無法顧及林樂知的生活,使他的經費無處籌集。不得已,林...
並不是懂什麼知恥而後勇,自此我的作文水平卻飛速提高,令班主任大為吃驚。以後幾乎每次作文點評都要念我的文章了。我把這一傳統一直保持到高中畢業。許多人都問我,你的作文怎么能那么好呢?我一直沒告訴他們。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有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出奇地愛讀書。我在課餘,甚至有時在課堂上偷偷地看小說...
此時,深刻的自我反省比滿懷抱怨更有益,所謂知恥而後勇。(十五)我寫詩歌或者其它體裁作品,都是首先注重作品的主題思想內容,其次才是具體的表現形式。而在表現形式上,適合用什麼體裁就用什麼體裁,適合用什麼形式就用什麼形式,一向不拘一格。即使寫格律新詩,為了避免“刻意”,為了避免“為格律而格律”,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