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節選了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的20篇講話,分別單列標題28篇。全文收錄了他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3篇,致辭、發言各1篇,書序、檔案各1篇,書信2封,共37篇。文稿多數為首次公開出版,整體上以時間順序先後排列。該書還收錄了習近平正定工作期間的10幅照片,附錄收入習近平同志離開正定後的3篇回憶文章和當年《人民日報》等報導習近平和正定縣的3篇新聞通訊。該書編錄的37篇文稿可分為七大主題:黨建問題、經濟問題、改革問題、人才問題、領導幹部問題、精神文明建設問題、正定的歷史與情懷問題等。
作品目錄
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要明朗 (1982年8月27日) |
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老幹部工作(1982年9月2日) |
加強思想教育要有針對性和說服力(1982年12月27日) |
|
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設當作戰略方針來抓(1982年12月27日) |
|
人才對發展經濟的作用不可估量(1983年4月25日) |
共同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1983年7月26日) |
|
創振興正定的大業做奮發有為的新人(1983年8月10日) |
建設適應四化需要的黨的基層組織(1983年8月16日) |
|
|
基層班子建設是搞好農村工作的保證(1983年11月1日) |
|
|
建設現代化大農業要靠專門人才(1983年12月18日) |
正確處理髮展商品經濟的六個關係(1983年12月22日) |
正定適宜走“半城郊型”經濟的發展路子(1984年2月8日) |
落實農村經濟政策需解決思想問題 (1984年2月8日) |
|
發展農業、農村經濟要多一些戰略眼光(1984年3月2日) |
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必須做好基礎工作(1984年3月2日) |
|
|
|
|
|
|
深化改革要在思想上“五破五立”(1984年11月29日) |
|
|
|
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氣勢不行(1985年3月6日) |
抓好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的綜合改革(1985年4月6日) |
整黨要突出重點為改革發展服務(1985年5月22日) |
|
|
|
|
|
|
|
|
創作背景
1982年初,在中央部門工作的習近平同志懷著“我要為人民做事情,要同人民唱一曲悠揚的‘農家樂’”的情懷,主動請纓“下沉”基層,到了河北省正定縣。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時間,習近平同志歷任正定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他跑遍正定25個鄉鎮,走訪縣直機關,組織編撰《正定縣情》,編制《正定縣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習近平同志帶領領導班子抓黨建、搞改革、促經濟、興教育、引人才。到1984年,正定全縣10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工農業總產值比1980年翻一番。縣級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結構與國家政權結構中承上啟下,是“一線指揮部”,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中共石家莊市委、正定縣委整理編輯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的文稿,輯印成書《知之深 愛之切》。該書題目和代序均來自於習近平同志1984年發表的文章《知之深 愛之切》。
作品思想
該書編錄的37篇文稿可分為七大主題:黨建問題、經濟問題、改革問題、人才問題、領導幹部問題、精神文明建設問題、正定的歷史與情懷問題等。
有關黨的建設的論述
習近平同志十分強調黨的建設的重要性。他在書中指出:“共產黨人是有鮮明立場的,支持什麼,反對什麼,旗幟要鮮明,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要明朗。”政治路線問題也就是政治立場問題,是大是大非問題。由此他強調:要加強黨委、黨組織的建設,“端正思想政治路線,真正做到使全黨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只有“努力提高黨員隊伍的政治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黨的戰鬥力”。習近平同志指出,“黨風的好壞,決定人心的向背;人心的向背,不但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命運,也決定著黨的命運”。“目前中國共產黨確實存在著思想不純、作風不純和組織不純的問題,黨風還沒有根本好轉”,幹部隊伍中存在三股歪風,“即吃喝風、男女作風、組織紀律渙散之風”,說話沒人聽,做事沒人幫,民眾在背後戳脊梁骨。打鐵還需自身硬。“新的不正之風要徹底糾正,最根本的一條是抓好黨性、黨紀和黨的根本宗旨教育,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治本的辦法”。要敢抓敢剎歪風邪氣,形成強大氣勢,“決不能讓搞不正之風的人得到半點便宜”。
習近平同志對黨的建設的路徑有獨到理解。他指出,“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抓好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提高黨的戰鬥力,對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和四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尤為重要”。“黨委應以主要精力抓黨的建設”,“黨委書記不抓黨的建設就是失職”。
有關經濟發展的論述
發展經濟首先需要解放思想。習近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不但需要商品經濟持續存在,而且還要千方百計促進它的發展”。領導幹部必須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大力發展商品生產的自覺性,要有敏銳的經濟頭腦、經濟眼光。要轉變思維方式,改變計畫經濟統購包銷的思維習慣,增強進取意識、競爭意識、危機意識。
發展經濟需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習近平同志指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必須做好各項基礎工作。要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在調查基礎上,做好規劃,使經濟發展有所遵循”。“要多一點發展的眼光”,“要多一些戰略思想”。要放開手腳,大膽探索,“有進取精神,力求有突破、有創新”。講科學,抓關鍵,實實在在,“力避花架子,不搞假大空”。
發展經濟要有戰略眼光、戰略思維。習近平同志指出:“搞經濟,搞大農業,都需要多一些戰略眼光,從時間上看得遠一些,從空間上看的寬一些。在巨觀戰略指導下研究自己的微觀戰略,在全局發展戰略基礎上研究局部的發展戰略。”要在戰略思維的指導下,對經濟發展綜合研究和整體規劃。
發展經濟必須做好財務工作。習近平同志強調:“發展經濟無非三個環節,即生財、聚財、用財,而財務管理工作直接關係到能不能聚好財、用好財的大問題。”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狀況妨礙農村經濟發展,挫傷民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關乎四化成敗問題。通過財務清理狠狠打擊“貪官污吏”,決不讓這些人在經濟上占便宜。要儘量搞好社會照顧工作,減輕農民的負擔。
有關改革的論述
做改革的擁護者。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如果不下決心進行一場改革,“不僅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甚至要發生亡黨亡國的危險”。增強改革的自覺性,主動、敏感性,提高改革責任感,“不改革才是犯了大錯誤”。
做改革的實踐者。改革重在落實,要剛性執行、堅決落實中央與國務院的規定,扎紮實實抓落實,不能“前緊後松,虎頭蛇尾”。“要開短會,說短話,寫短文章,內容要精,文理要通,切忌空話、套話,言之無物。辦事講時效,不推諉、不拖拉、不馬虎,自己事自己辦,今日事今日畢。要敢於碰硬,敢於負責,敢於解決問題。”要照鏡子,找差距,一層一層抓典型,“邊查邊改見成效”。
做改革的清醒者。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經營權和所有權的適當分開當做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改革戲必須大家唱”,把各種學歷、年齡的人“都使用起來、跑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把握好改革的節奏,“改革既要積極、主動,又要穩妥、慎重”,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起,“要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
做改革的保護者。改革是創新,允許改革有失誤,“改革者的責任,正是率先衝鋒陷陣,帶領民眾前進”。只要看準了,就應該義無反顧,銳意進取,各級幹部要為勇於改革的同志做“保護傘”。
有關人才的論述
習近平同志指出,沒有人才,經濟就不會振興,現代化的目標就會化為泡影。人才興,則國家興,要從戰略高度認識人才,“把開發人才作為戰略重點和經常性工作任務”。
要樹立新時期正確的用人觀。習近平同志認為,對待人才的正確態度,應是“既要看小節,更要看大節”,要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任何道德敗壞的人(包括“三種人”)都不能進領導班子,這是原則、立場問題”。要求賢若渴、愛才如命,大膽信任、放手使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求其賢而盡其才。他還強調,人才開發要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堅持常抓不懈的原則,講究實效。
時代變革,青年為先鋒。習近平同志指出,當代青年要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與革命的人生觀,進一步提高覺悟,堅定改革的信心。青年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拿出實實在在的真本事、扎紮實實的硬本領”。大學生珍惜時光,“早日以優異成績成就學業,為祖國的四化建設挑梁扛柱,竭智盡才”。
有關領導幹部及其領導方法的論述
領導幹部要具有政治敏銳性,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習近平同志強調:領導幹部必須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對中央的方針政策,要自覺執行,不能有任何懷疑和動搖”。“要把抓政治紀律放在紀檢工作的首位”,“誰違反這一點,誰就要受到黨的紀律處分”。領導幹部選拔,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看政治表現,“政治品質不好,有才也不能重用”。
新時期新形勢,各級領導幹部“不僅要有戰術措施,更要有戰略思維,成為各個崗位上的戰略家”。習近平同志強調說:領導幹部既有老黃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馬的氣勢;既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戰略家,又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幹家。
領導幹部要敢於領導,善於領導,勇於擔當。習近平強調,要“興起調查研究之風”,登門入戶,親自摸情況、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就是一定要樹立求實精神,抓實事,求實效,真刀真槍乾一場”。
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和提高。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向書本學習;要向實踐學習;要向內行和專家學習;要向老同志、老幹部學習。“人人發揚‘釘子’精神,擠時間讀書,有計畫地進行系統學習”,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現代管理手段。
做好老幹部工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黨的一項原則政策。習近平同志強調,中青年幹部要尊重老幹部,認真學習老幹部的堅強黨性,繼承老幹部的優秀品德,發揚老幹部的優良傳統,熱情照顧老幹部的晚年生活。
有關精神文明建設的論述
習近平強調,要把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戰略的高度去認識”,“從戰略方針的高度擺正精神文明建設的位置,真正做到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要下定決心,全黨動手,全民動員,真抓實幹,“要捨得在精神文明建設上花點錢、投點資,實實在在地為民眾辦幾件長精神、長志氣的好事。”
要轉變長期存在的“輕視文化、教育和歧視知識分子的錯誤觀念”。他強調,要提高學校硬體與設備,改善衛生條件與學習條件。要改善教師工作條件、生活條件和落實民辦教師待遇,尊重和支持他們的光榮勞動。要關心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為人民民眾精神享受提供場地、經費和節目。要密切關心婦女兒童疾苦,多渠道、多部門,有效地為婦女、兒童伸張正義,充分發揮婦女在建設兩個文明中的重大作用。
有關正定歷史與情懷的論述
習近平同志呼喚人們珍愛正定歷史,珍愛燦爛的民族文化,尤其要珍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崢嶸歲月。他指出,輯錄和寫記歷史,可以使我們自覺明確肩負的歷史使命與歷史責任;運用馬列主義哲學武器研究歷史,可使我們在實踐中汲取正反兩方面經驗,尋求教益和借鑑,書寫未來新的歷史。
習近平同志充分表達了對正定的摯愛。他說:“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首先要了解家鄉。深厚的感情必須以深刻的認識做基礎。唯有對家鄉知之甚深,才能愛之愈切”。他指出,正定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古城瑰麗燦爛,歷史人物數不勝數,文韜武略彪炳史冊。習近平同志把正定視為第二故鄉,由衷地產生一種自豪感。
習近平治縣理政的顯著特點
該書作為習近平同志早年在正定工作期間講話等彙編,體現了習近平同志治縣理政的特點。如: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定的理性信念以及極高的政治遠見與覺悟;敢於碰硬、敢於擔當、敢於負責、敢於解決問題,具有敢當改革者“保護傘”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注重調查研究,力避花架子、不搞假大空,具有真刀真槍乾一場的務實精神和作風;具有敢於“認真地照一照鏡子”的問題意識與“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自律意識;在哲學上,具有重視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統管全局、謀劃長遠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具有尊老愛幼、關心婦女兒童疾苦、注重減輕農民負擔、堅持走好民眾路線的民本情懷;具有帶頭髮揚‘釘子’精神且向書本、實踐、內行、專家、老同志老幹部學習的優良學風。
作品影響
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教研部主任
韓慶祥:認真學習《知之深 愛之切》一書,會清晰地感知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擔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全面深化改革、“打鐵還需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正確用人觀、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踏石有印,抓鐵有痕”、“釘釘子”等思想及風格,都具有其歷史基礎、實踐基礎、現實基礎,都可以在《知之深 愛之切》中找到影子。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其長期工作和實踐中逐漸積累、形成、發展起來的,他的許多思想不僅具有厚積薄發的特點,而且具有歷史必然性。《知之深 愛之切》一書的出版,對廣大領導幹部深入學習和理解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及其思想來源和精神實質,具有重要意義。
中共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知之深 愛之切》,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經典,既為廣大黨員幹部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政治教材和精神食糧,也為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供了有效輔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習近平,男,漢族,1953年6月生,陝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