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北魏直勤官爵,屬於以宗族爵位稱號為氏。矗氏,就是北魏王朝以後的直氏,出自北魏王朝中特定的直勤稱號。直勤,是北魏王朝時期的一種尊稱之號,時也記作“矗勤”。今有學者羅新專門研究並撰有“北魏直勤考”,但其仍忽略了“直勤”的另一稱謂“矗勤”,即專指北魏王朝的先祖神元帝拓拔·力微的後裔子孫,也就是北魏的宗室正支宗親,其“直勤”、“矗勤”皆取“王道正直,肇敏行成,恩斯勤斯”之高意。“直”、“矗”在古代為同一字,在漢朝末期、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紛亂時期,“直”、“矗”二字通用。拓跋·力微,公元174~277年,為三國時期至西晉朝初年的索頭部鮮卑族的領袖,公元220~277年在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歷代帝王的先祖。其父為前任首領拓跋·詰汾,其兄為十六國時期南涼國的先祖禿髮·匹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矗姓
- 來源:鮮卑族
- 注音:zhí
- 文獻:魏書·序記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矗[矗、直,讀音作zhí(ㄓˊ),不可讀作chù(ㄔㄨˋ)]
姓氏淵源
在史籍《魏書·序記》中記載,拓拔·力微系拓跋·詰汾與天女所生,頗具神話色彩。拓跋·詰汾去世後,拓跋·力微繼其位,時在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五年(曹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公元220年)。繼位之初,拓跋部所屬的西部鮮卑內亂,相互攻伐,部眾離散,因此拓跋·力微投靠“沒鹿回部”酋長竇賓。竇賓非常賞識拓跋·力微,欲分封國土之半予以拓跋·力微,但拓跋·力微不接受,竇賓因此便將女兒嫁給拓跋·力微。後來拓跋·力微又請求率領所部北居長川,十數年後,因治理有方,舊有部眾和其他鮮卑部眾都紛紛來歸附。曹魏齊王曹芳正始九年(吳景帝孫休太平三年,公元248年),沒鹿回部酋長竇賓去世,其子陰謀作亂,拓跋·力微殺之,吞併了其部眾。微妙的是,沒鹿回部各酋長首領皆服從拓跋·力微。史書記載,當時拓跋·力微的勢力“控弦上馬二十餘萬”。曹魏高貴鄉公曹髦甘露三年(蜀漢後主劉禪延熙二十年,吳會稽王孫亮太平三年,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南遷至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召集諸部酋長,遠近莫不畏服。曹魏元帝曹奐甘露六年(蜀漢後主劉禪延熙二十三年,吳景帝孫休永安三年,公元261年),拓跋·力微派其子拓跋·沙漠汗入曹魏政權為質子。
晉武帝司馬炎鹹寧三年(吳末帝孫皓天紀元年,公元277年),因鮮卑部勢力坐大,西晉王朝的幽州刺史衛瓘以計策挑撥鮮卑部內亂,他有計謀地挑撥拓跋·力微、拓跋·沙漠汗的父子關係。衛瓘收買了鮮卑拓拔部落的一些首領,然後散布謠言,說拓跋·沙漠汗受了曹魏的好處要謀權,拓跋·力微因而聽信了這些酋長們的讒言,使得拓跋·沙漠汗被各部酋長聯合所殺。後來衛瓘又設計使各部酋長紛紛離散,拓跋·力微因此憂愁而逝,據史書記載,其終年時高壽達一百零四歲。拓跋·力微逝世後,其子拓跋·悉鹿繼立。拓跋·力微在歷史上真正吞併和團結了鮮卑各部,並且由於他政令明閥,使鮮卑拓拔部勢力日漸強大,為鮮卑拓拔部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到一百零九年後的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一年(前秦苻登太初元年,北魏拓登國元年,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稱帝後,拓跋·力微被追謚為北魏神元皇帝,廟號為始祖,並賦予拓跋·力微的子嗣為“矗勤”(直勤)之號,以示尊敬。在整個北魏王朝統治時期,具有矗勤(直勤)身份的人物皆具有不同於其他宗親的特權,其身份、地位均高人一等。到了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梁武帝蕭衍中大通六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在北魏王朝分裂覆滅之後,有“矗勤(直勤)”稱號的王室宗親為避殺戮和禍及,有改拓拔氏、元氏等為直氏者,繼而又改稱矗氏,在南北朝後期至隋、唐時期即已經融入漢族。
其後,史籍中再無“直勤”之稱,但“矗勤”一詞以深刻蘊涵著“巍峨”、“勤奮”、“正直”之義而一直沿用至今,其矗氏與直氏同宗同源。
得姓始祖
拓跋·力微。
遷徙分布
矗氏是一個源出古鮮卑民族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洛陽、南海為郡望。
矗氏一族的分布並不廣泛,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今廣東省的肇慶市懷集縣,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等地,均有少量矗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秦朝置南海郡,其時轄境包括今廣州、韶州、潮州、惠州、肇慶、南雄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廣西舊平樂府東境、梧州府東南境皆其地,郡治在番禺,即今廣東省治。漢朝時期亦置南海郡於此,轄境包括今廣東滃江、大羅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綏江流域以東一帶地區。。三國孫吳以後兼為廣州治。隋朝時期廢郡,後又復置。唐朝時期亦曾廢黜,不久又復置,又廢。宋朝時期,稱廣州為南海郡。元朝以後廢除。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