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峽口》是清代詩人樊澤達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瞿塘峽口
- 作者:樊澤達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瞿塘峽口》是清代詩人樊澤達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瞿塘關,又名夔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夔門山麓,是古代東入蜀道的重要關隘,自秦漢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西大門。因水勢波濤洶湧,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簡介...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⑴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闇鳥⑵一時啼。注釋 ⑴四川奉節白帝山上,西漢末公孫述據此,自號白帝,山、城因此得名。劉備伐東吳敗歸就死在白帝城。用地名即景,亦有懷古意。⑵ 《水經注》卷三十四《...
《瞿塘峽口》是清代詩人樊澤達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誰憑霄漢劈青蒼,天險由來古戰場。八陣風雲連灩澦,三巴門戶鎖瞿唐。烏蠻塞遠江流合,白帝城高草木荒。峽路愁人從此始,哀猿啼處過飛航。作者簡介 樊澤達,字昆來,...
⑥白帝:指白帝城,位於今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⑦空曲:空山曲阿。陽台:巫山神女所居之地。⑧陶鈞:制陶器所用的旋盤,比喻大自然造物者。白話譯文 由西南面來的數不清支流的江水,一齊注入了瞿塘峽。
灩澦堆,俗稱燕窩石,古代又名猶豫石。位於白帝城下瞿塘峽口,因航運障礙,於1959年冬炸除。這塊巨石存放在重慶的三峽博物館中,供人們參觀。基本介紹 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即沒,秋時方出。諺...
⑴灩(yàn)澦(yù)堆:舊時為長江三峽著名險灘。俗稱燕窩石,古代又名猶豫石。位於白帝城下瞿塘峽口。因航運障礙已被炸除,巨石存於重慶三峽博物館。⑵歸咎(jiù):歸罪。咎,罪責。⑶夔(kuí):夔州,治今重慶奉節。⑷浩汗...
灩預堆。長江瞿塘峽口踞於江心的一塊巨石,高約20多米,寬約15米,長約40米,整個形狀可是比當地民謠所說的“灩預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預大如象,瞿塘不可上”的馬、象大多了。巨石顯得猙獰。當然,他的猙獰主要還不在於其...
因瞿塘峽地當川東門戶,故又別稱夔門,夔門雄姿兩次作為人民幣背景圖案。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
老關廟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長江瞿塘峽口北岸。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長江瞿塘峽口北岸。面積約4000平方米。1994-1995年吉林大學考古系進行發掘。堆積分為上下兩層,有五組不同的文化遺存,大多屬夏商周...
白帝山“鎮艷預,扼瞿塘”,旁邊是長江北岸草堂河的出口,形勢特別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從這裡向東眺望,可見赤甲、白臨兩山,分踞南北兩岸,陡峭高聳。雙室對峙,宛如兩扇大門。江水奔騰而至,匯於瞿塘峽口之時,即見拍岸波瀾,...
⑶瞿(qú)塘:瞿塘峽,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長江三峽之首。灩(yàn)澦(yù)關:灩澦堆是矗立在瞿塘峽口江中的一塊大石頭,突兀江心,形勢險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險的地帶。古代民謠有“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尾聯直接抒發強烈的感情。人隔兩地,信使不通,傷懷念遠,只有靠錦江的流水帶著自己相思的雙淚,滾滾滔滔,經過瞿塘峽口,一直流到荊州去。這兩句化景物為情思。將一種無可奈何的思念之情表達...
⑴灩澦(yàn yù )堆 :長江瞿塘峽口的險灘,在四川省奉節縣東。⑵巨積:謂物品成堆。⑶出水:出自水中。⑷沉牛:亦作“沈牛”。 謂古代沉牛於水,以祭川澤。⑸如馬:形容灩澦堆之大。 舟航:行船。⑹傾覆:倒塌;翻倒。...
啟碇續行,我到休息室里來,只見前邊兩面懸崖絕壁,中間一條狹狹的江面,已進入瞿塘峽了。江隨壁轉,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陽光,象橫著一條金帶,其餘天空各處還是雲海茫茫。瞿塘峽口上,為三峽最險處,杜甫《夔州歌》云:"白帝...
大溪鄉,隸屬於重慶市巫山縣,地處長江三峽瞿塘峽口,巫山縣西部,東鄰曲尺鄉,南通廟宇鎮,西與奉節縣永樂鎮接壤,北依奉節縣白帝鎮,距巫山縣政府駐地26千米,區域總面積76平方千米。民國時期,為大溪鄉;1984年4月,由大溪公社復改...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領兵守衛淮右地區的白帝城守關大將徐宗武同元軍在瞿塘峽口與元軍交戰,為抵抗元軍入川,徐宗武在瞿塘峽口,豎立鐵柱兩根,上鑄“守關大將軍徐宗武”等字,並橫攔鐵鏈七條,計925米,鎖斷長江,是為鐵鎖關。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