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月級

睦月級

睦月級驅逐艦(英文:MUTSUKI Class Destroyer)是20世紀20年代日本建造的一型驅逐艦。

睦月級驅逐艦是首批裝備610mm口徑魚雷的日本戰艦,設計的主要作戰武器是魚雷。該級艦共建造完成12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級艦主要用於護衛登入部隊和火力支援。其中六艘於1941-1942年改裝成高速運輸艦,用於向被圍困的島嶼守軍輸送給養。

“睦月”號參加了1942年11月13日晚第一次瓜島以北海戰,受輕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睦月級驅逐艦
  • 英文名稱:Mutsuki Class Destroyers
  • 前型/級神風級驅逐艦 
  • 次型/級吹雪級驅逐艦 
  • 研製時間:1923~1926年
  • 服役時間:1926年 
  • 國家:日本 
  • 艦艇類型:驅逐艦 
  • 製造廠:佐世保海軍工廠 
發展沿革,性能數據,服役動態,

發展沿革

睦月型驅逐艦是日本海軍的一型艦隊型驅逐艦,相比於之前的日本驅逐艦主要的改進是裝備了61CM魚雷,強化了雷擊能力,該級艦在大正12年度艦艇補充計畫中一共完成了12艘的建造。
首艦睦月號驅逐艦首艦睦月號驅逐艦
睦月級共完成12艘:睦月、如月、彌生、卯月、水無月、文月、長月、菊月、三日月、望月、夕月、皋月。開戰後用於護衛登入部隊和火力支援。其中六艘於1941-1942年改裝成高速運輸艦,用於向被圍困的島嶼守軍輸送給養,這當然是個相當危險的差使。完成的12艘都沒有倖存到戰後。
首艦睦月於1923年開工建造,1926年(大正15年)3月25日竣工,船籍隸屬佐世保鎮守府,在剛建成時被暫時命名為第19號驅逐艦,後來獲得了“睦月”的正式艦名。
在第4艦隊事件中該艦的艦橋被巨浪排垮,在後續的修理工作中改變了艦橋的形狀。
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該艦曾前往中國支援陸軍的作戰行動。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艦隸屬於井上成美中將指揮的第4艦隊下屬的第六水雷戰隊第30驅逐隊,12月8日參加了日軍對威克島的兩次進攻,此後該艦又先後參加了日軍對拉包爾,萊城,薩拉莫阿,布乾維爾島和莫爾茲比港的進攻。
1942年該艦被重新劃分到了司令官茂泉慎一中將指揮的第二海上護衛隊,負責海上護航任務,1942年7月14日日本海軍編成了新的第8艦隊,睦月所屬的第30驅逐隊被劃分至該部麾下。
1942年8月24日夜間該艦和友艦一起對亨德森機場進行了炮擊,歸途中遭到美軍F4F戰鬥機攻擊,“睦月”有3名水兵陣亡,編隊隨後和田中賴三少將指揮的第2水雷戰隊(包括輕巡洋艦神通,驅逐艦海風,涼風)和哨戒艇「1號(初代島風)」「2號」「34號」「35號」以及運輸船波士頓丸、大福丸、金龍丸會合,準備一起護送運輸船隊向瓜島進發,8月25日艦隊遭到了8架SBD轟炸機攻擊,旗艦神通前甲板中彈一枚,引發了一場火災,運輸船金龍丸也被炸彈命中,陷入大火災,無法航行。
由於金龍丸已經無法航行,再由驅逐艦“彌生”和哨戒艇“1號”、“2號”收容了船員後,睦月用魚雷將其送下海底,沒過多久,8時27分3架B17重型轟炸機對睦月進行了轟炸,該艦後部輪機艙被1枚炸彈命中,9時40分沉入海底,準士官以上3名、下士官兵37名戰死,「彌生」、「1號」、「2號」救援了該艦的倖存者。

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
乘員編制:154人
艦長:102.72米
型寬:9.16米
滿載排水量:1,772噸
航速:37.3節
武器裝備
45倍徑12厘米單裝炮4座。
7.7公厘單裝機槍2挺。
61厘米3連裝魚雷發射管2座。
深水炸彈18枚。

服役動態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睦月級驅逐艦已為舊式軍艦,但仍在強化原本薄弱的防空炮火後而在運輸船團護衛和前線輸送中活躍。其中部分成員在戰時進行了改裝,撤去後部魚雷發射管和主炮,以加強防空和運送能力。卻也因活躍於戰火猛烈的前線消耗戰中最後全數戰歿。
“菊月(英文:Kikuzuki)”號1942年被美機炸沉於圖拉吉港,該艦後來被美軍打撈,為打撈起來的“菊月”號,注意艦首的數字“23”仍清晰可辨,說明它沉沒時隸屬第二十三驅逐艦戰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