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創作源泉、史料記載,《向網友匯報》 牛勃,參加演出,劇本創作,戲劇排演,調演經過,感激和記憶,演員職員表,演員表,參與人員,劇照,
創作源泉、史料記載
(此部分被收錄於某版本國中課本後被稱為《南霽雲威武不能屈》)
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雲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雲坐。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
南霽雲和張巡
雲知賀蘭終無為雲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
這段話的譯文是:
南霽雲向賀蘭進明請求救援,賀蘭嫉妒張巡、許遠的名聲威望和功勞業績超過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賀蘭喜歡南霽雲的英勇和豪壯,不聽他求救的要求,硬要留他下來,陳設酒肉,具備歌舞,邀請南霽雲入座。南霽雲情緒激昂地說:“我南霽雲來的時候,睢陽城內的人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東西吃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不忍心這樣做,即使吃也咽不下去。”於是抽出隨身佩帶的刀砍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來給賀蘭看。滿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奮激得為他掉淚。
南霽雲明白賀蘭終究不會有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飛馬離去了。快要出城的時候,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射中在塔上,有一半箭頭穿進磚里。他說:“我這次回去,如果打敗了叛賊,一定回來滅掉賀蘭!這一箭就作為我報仇的記號。”
我於貞元年問路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著中箭韻塔磚告訴我當年的情況。睢陽城失陷時,叛賊用刀威逼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隨即被拉走,行將斬首。又威逼南霽雲投降。南霽雲沒有回答。張巡對南霽雲呼喊道:“南八,大丈夫一死罷了,不能屈從不義的人!”南霽雲笑著回答說:“我原想要有所作為。現在您說這話,我敢不死嗎?”於是他就沒有屈服。
《向網友匯報》 牛勃
2009年11月18日,《睢陽魂》編劇牛勃在個人部落格發表《向網友匯報——關於大型秦腔歷史劇《睢陽魂》的有關情況》一文,深刻細膩的描述了關於劇本創作前前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現將全文摘錄如下:
參加演出
10月27日晚,省蘭空劇院座無虛席,氣氛熱烈,由甘谷縣秦劇團演出的原創劇目《睢陽魂》以聲情並茂的唱腔、扣人心弦的情節設定和美輪美奐的配樂舞美,贏得了近四千金城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作為代表市上參加全省慶祝建國60周年暨新創劇目匯演的唯一一家縣級劇團參演劇目,該劇在反覆聽取各方意見,不斷精雕細琢的基礎上,邀請省內知名導演郭東來、著名作曲家王震進行了重新排練;縣上又一次性劃撥30萬元用於購置戲裝等前期工作。經過全新編排後亮相的《睢陽魂》,一經演出就得到了廣泛好評。和夫人觀看演出的李先生用兩個沒想到表達了他的激動心情:“沒想到縣上能寫出這么扣人心弦的秦腔劇本,沒想到縣級劇團能達到這么高的表演水準”。原省軍區副司令少將張臣剛、原省高院院長王世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瑞民、省文化廳廳長邵明等省、市、縣領導觀看演出。大型秦腔歷史劇《睢陽魂》在全省新創劇目調演中榮獲二等獎。
劇本創作
2006年初,台海危機,陳水扁等“台獨”叫囂甚囂塵上,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反對台獨,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呼聲十分高漲。面對此情此景,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想用藝術的手法寫一部相關的作品,這時,我想到了一個崇拜快已久的歷史人物——唐朝時平定安史之亂的民族英雄南霽雲。
南霽雲在天水一帶具有極為廣泛的民眾影響。睢陽保衛戰是安史之亂期間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以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等為首的數千精兵,被困孤城,捕雀掘鼠,吃草根,扒樹皮,頑強拒守,寧死不屈,城破後,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等三十六將全部遇難。安史之亂平定後,唐肅宗感其勇壯,追封南霽云為開府儀同三司,贈揚州大都督,置像凌煙閣。唐肅宗詔封南為睢陽太守,特進左金吾衛將軍,畫像續入凌煙閣。宋太宗於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敕封南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澤二龍神君。清嘉慶帝敕封南為秦州慧音山昭佑綏灃嘉澤二龍大王。
二龍大王南霽雲的總廟會在天水秦州慧音山,甘谷總廟會在新興鎮雒家坪村,全馬路有47村,廟47處。主要集中在大像山鎮、新興鎮、安遠鎮一帶。二龍大王經千餘年崇拜,在天水一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祭祀程式。據不完全統計,天水市五縣二區範圍內有南霽雲、張巡、雷萬春等廟守達二百餘處,逢朔望及節會,香火鼎盛。
解放前夕,二龍王從天水來甘谷供奉時,正值小麥快成熟之際,由於迎送民眾太多,對沿途莊稼不免踐踏,於是就有了姚莊“姚炮子”和縣長張孝友打二龍王神像的事。卻是張孝友的事弄得民情譁然,張孝友自己也覺著把事闖大了,一是二龍王的戰袍裡面還有袍,竟是蔣介石和胡宗南所獻,二是天水市紳對張孝友一片責難,無奈,張孝友只得在甘谷重塑二龍王神像,在天水捐資建南將軍祠,甘谷待不成,調任西和縣長。
甘谷一帶的二龍王廟文革中被當作封建迷信拆除,祭祀程式隨之廢棄。改革開放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實,文革中被毀的二龍王廟也相繼恢復興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磐安畫師郭孝增在新興一帶彩繪廟宇時,二龍王的壁畫故事就是由我設計內容,擬定單幅名字的,至今,縣內廟宇壁畫大抵如此。
南霽雲的故事深入人心,南霽雲慷慨國難的壯舉讓人肅然起敬。原先我是想寫一部關於南霽雲的小說的,之所以寫成戲劇,是由於這樣一個原因。
甘谷縣秦劇團像全國縣級劇團一樣,也走過了一條從改革開放初的輝煌到近年來的難以為繼這樣一個過程。究其原因,一是受影視等大眾傳媒的強勢衝擊,二是劇團多年沒有新創排劇目,反覆演出的幾齣老戲已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在此之前,原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周秦曾讓我寫一本現代戲,名字都定好了——《大像山下辣椒紅》。領導的意圖是好的,宣傳甘谷辣椒這個地方品牌,權衡再三我還是下不了手,一是現代戲排出來,公演、調演、獲獎之後往往束之高閣,很少再有演出市場;二是縣劇團排現代戲並不是強項;三是縣上投入看不到什麼希望。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的情況下,與其看不到希望瞎折騰一番,不如另闢蹊徑,搞歷史劇或傳統劇。於是就想既要寫一部高揚主旋律的戲劇,又要使這部戲儘可能成為一本改變劇團境遇的吃飯戲,在匯報演出和調演後,還能在民間長期演下去,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比翼雙飛。
我不敢重複別人一台戲救活一個團的神話,但我願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2006年4月的一天,像每一個清晨一樣,六點半,我坐在桌前鋪開稿紙,寫下劇名睢陽魂三個字時,我的腦海中電弧般閃出這么幾句主題歌詞來——
慷慨國難鬼神驚,英靈不昧歌大風。 渭水像山齊祝頌,千古英豪南將軍。
這幾句詞給我很大激勵,讓我有一種能夠成功的自信。而昨天晚上入睡前,像以往一樣,我還不知道明天早上要寫什麼。
有了狀態,寫起來應該說還是順利的。儘管所有的資料依據就是《資治通鑑》上的不到二百個字。連續八個早晨,趕上八點起程上班前,以一天一場的速度寫完了。寫到最後一場,回應“慷慨國難鬼神驚,英靈不昧歌大風。渭水像山齊祝頌,千古英豪南將軍”時,由於悲傷,由於激動,我已是淚流滿面。我呆坐在桌前,眼前,依然浮現出那悲壯的一幕幕……
然後是冷卻,是長達半個月的修改,之後向文化局張守生、張昌平先生,並通過時秦劇團團長汪映吉向行家請教,除張寧生、張昌平先生給以鼓勵外,劇團反應漠然。我是一個外強中乾的人,任何時候對自己都沒信心,來自劇團的反應讓我一下陷入懵懂之中。我想去市秦劇團請教尊敬的田小牛先生,卻是他正忙於《山里紅》的創排,實在不好添煩。處在縣這樣一個層次,小說散文都難找到幾個知音和可請教的人,至於傳統戲劇就更是難之又難了。在我未寫之前,曾有好友告訴我,輕意不要“觸電”,不要寫戲。現在看,不聽好友的忠告,苦果子只能一個人吃了。
這年十月中旬省文化館舉辦為期兩天的全省小戲小品培訓,要求參加者先寄作品到省文化館。我沒有作品,只是順便帶了一份《睢陽魂》,看能不能找個人看看,提些修改意見。報到時偏偏讓我十分尷尬,報到的一個女同志說你還沒有交作品,我一聽,臉一下就紅了。大概是他看出了我的窘相,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講課的是全國有名的專家,不過,萬一沒作品也不要緊,好好聽聽也行。”我知道這是安慰我的,只好心裡虛虛地拿出唯一的一份《睢陽魂》劇本,“老師,你看這行不行?”老師大概一翻後說:“行,還是大戲,怎么不行。”
第二天上課,講課的是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導師趙偉明教授。這是我有生以來聽到的第一節講戲劇創作和欣賞的課,那種久旱逢甘霖的幸福感是一般人所難想像的。中途休息十分鐘,翻了翻報到冊,一下就傻眼了,參會的百今之八十以上全是省市院團和文化系統的專業編劇,像我這樣的散兵游勇一共就四五個人,心裡一下就有了濫竽充數的懸虛。再一看那些學員手中一沓沓作品,我自慚形穢,有種無地自容的感覺。
下午的課從我省著名編劇、戲劇評論家范克峻先生主講。范克峻是我心儀已久,仰慕已久的人物,八十多歲的他精神矍鑠,思維非常敏捷,他對戲劇的談吐讓我這個門外漢大開眼界。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一眨眼功夫就過去了。兩位老師的課一聽,我才知道我是月娃兒拿長蟲——不識害怕時幹了一件蠢事,不懂戲竟還要寫戲,真應了一句俗語,把不疼的指頭往磨眼裡塞。
第二天下午是學員作品現場表演,酒泉、慶陽的學員不但帶著作品,同時還帶著自己的演員,完了,大家座談,最後由趙偉明教授進行點評。因為都要發言,我認為酒泉市的一個小品《摔罐》寫得好,表演得也好,就談了自己的看法,算是打腫嘴巴硬給當了回胖子。
中午吃飯的時候沒想到和范克峻先生坐在了同一張餐桌旁,才知道範先生昨天晚上到今天整個上午都在看學員作品。機會難得,大家便一個接一個地發問,老先生便剛吃一口又停下來。我生性膽小,面對如此高山仰止的人物更是不敢造次。看宴會將要結束了,忙問了一句:“范老師,我是甘谷的,我的作品是《睢陽魂》。”沒想到范先生聽到後看著我說了一句:“你是牛勃。”只這一句,領導們過來了,范先生和領導們一起去了。
“你是牛勃?”我捉摸著這四個字,捉摸著范先生瞬間的表情,如墜十里大霧之中,腦中一片茫然。
下午是作品點評,學員們無一缺席。首先是趙教授用一個小時點評了幾個作品,然後匆匆去機場回北京。剩下的兩個小時由范克峻先生點評,談了兩個小戲後,他說:“這次大家成績不錯,有十四個大本子,我代表性地談一個,甘谷縣文化館牛勃的大型秦劇歷史劇《睢陽魂》。牛勃先生是哪一位。”我一驚,本能地站起來。范先生對睢陽保衛戰這段歷史非常熟悉,他給《睢陽魂》劇本絕對超出我想像的評價。他說:“戲劇戲劇關鍵是要有戲,我看這戲劇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戲劇衝突環環相扣,尖銳激烈,將人物命運和家國讎恨放在一個大背景中,在戲劇發展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對於一個初寫戲劇的人來說,這一步是難能可貴的。當然,這個作品真正的優點還體現在他的唱詞上,有些唱詞寫得盪氣迴腸,非常漂亮。後來聽文化館的同志說牛勃先生是寫小說,搞文學創作的,我就知道對路了。戲劇說到底還是編故事,寫小說的人編故事是強項,而戲劇唱詞能到這種地步,我看很不錯。”接下來,范先生點評並朗誦了好幾段唱詞,包括主題曲“慷慨國難鬼神驚”。
激動得有一個準備的過程,這種突然而至的表揚和肯定不僅未能讓我感到怎么激動,反倒有一種惶恐的感覺。我清楚我的底子,縱使老師怎么表揚,我知道,就算還行,那也是瞎子打靶——撞上的一環。
2007年元月,我接到省文化館編輯出版的《甘肅文苑》小戲小品專刊,打開一看,竟有我的劇本《睢陽魂》。而且,只有這一部大戲,其餘全是小品和曲藝。一周多後去省文化館參加建館五十周年慶祝活動,一問劉鴻主任,才知道是書記李朝生和館長張淳點名要求發表的。劉主任笑著說:“我們的雜誌可是從沒有發過大本子的,你算破了天荒。”
劉鴻是省文化館研究室主任,《甘肅文苑》副主編,她是一位在民眾文化理論和實踐上有很深研究和很高造詣的學者,對她,我心存感激。
劇本是劇之根本,劇本和舞台呈現之間還有很大的磨合空間。我懵懵懂懂上道,現在,又不得不身不由己摸著石頭朝另一個彼岸趟去。
戲劇排演
2007年4月前後,縣秦劇團準備排演《睢陽魂》,一改近二十年無新戲排演的歷史。我和秦劇團團長王永進找到著名秦腔作曲家王震先生家中。
王震先生是原陝西戲曲研究院作曲家,1959年曾赴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過,後回甘谷,從縣劇院退休。他是目前全國秦腔界負有盛名的作曲家。我和王震先生相識始於1992年5月成立縣文化藝術界聯會時,時賈潤民先生為主席,他為副主席,我為副秘書長。一年後我由縣政府辦調文聯任專職副主席後,和他不時有聯繫。先生有較嚴重的哮喘病,冬春兩季很少出門,夏秋季多在省市專業院團從事作曲和指揮工作。他是我極為崇拜的文化人,我和他合作對於我來說是十分幸運的。這是一個為音樂而生,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人,他給《睢陽魂》以很高的評價,這是我繼省上專家肯定後在縣上聽到的來自於專業人士的肯定。他很快寫好了《睢陽魂》主題曲“慷慨國難鬼神驚”的音樂,親自拿到縣文化館,用指頭敲著桌邊給我唱了兩遍,讓我大受鼓舞.。
秦劇團和王震先生一直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排演上不了日程。這時,一兄弟縣區想和我商談轉讓劇本排演權的事,我沒有答應,儘管條件很不錯,原因是此劇只是為表達一種英雄崇拜,根本沒想著怎么賺錢,再者劇本就是給甘谷縣劇團幫其解困量身訂做的,轉讓排演權,縱然別人不說自己也覺得有違初衷。好在這時我正處於長篇小說《官場密碼》的寫作中,對這事並不急迫,況且,我的任務基本完成,排不排和我關係並不太大。
2007年10月後,縣劇團邀請武威市秦劇團導演胡建龍作曲並執導《睢陽魂》,排演正式提上日程,我和導演互相溝通,對劇本進行修改,增加了《貪賄》一場。胡建龍頗費了一番心思,主題曲完全採用了王震先生的曲子。2008年元旦晚會上,在縣委禮堂公演了《搬兵》一場,《搬兵》這場戲是最打動我的一場戲,戲劇衝突尖銳激烈形成一個高潮。南霽雲搬兵未果,斷指明誓,一時大鼓聲聲,音樂低回激昂,幕後伴唱起,“風雷動壯懷激烈,誓死保國豈貪生。指血淚血相流涌。勁草挺立迎疾風。”慷慨悲壯,氣氛極為感人。縣委書記王子生、縣人大主任劉元映、縣政府縣長王振宇,縣政協主席李愛菊等縣上領導和省戲劇家協會主席王正強一同觀看演出,給以很高評價。許多人看後,對我表示祝賀,並讓我儘快把全本拿出來。
元月三十號吧,劇團在縣劇院公演了九場本《睢陽魂》。當時天氣非常寒冷,裡面沒有生火,千把人的劇院內真可謂座無虛席,創造了多年未曾見過的新紀錄。更讓人感動不已的是整整三個小時的演出很少有人退場。演完後有人開玩笑說,多虧了戲能看,人多,要不,那樣大的場子凍死人都容易。
這次演出整體上應該說是成功的。
春節團拜會上,劇團演出了第一場《馳援》,縣上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都看了,反映不錯,有許多朋友們打電話要劇本,真讓我忙乎了一陣。
這次排演,得到了青海都蘭鉀肥有限公司經理、甘穀人土馬功仁先生和雒家坪總廟會的大力支持。他們的支持,讓《睢陽魂》真正走上了舞台.
2008年5月初,省上安排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省新創劇目調演的事,縣上領導和劇團很重視,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從調演劇目的要求出發,在一個新的高度上對已排演成的《睢陽魂》進行了重新審視,一致意見是初排成績值得肯定,要參加省上調演,實現甘谷縣省上調演劇目零的突破,必須組織力量重新進行,力爭排一部能打響的優秀劇目來。
帶著共同的願望,省隴劇團國家一級導演郭東來縣執導,著名作曲家王震先生作曲並擔任指揮。在和郭導的反覆磋商中,我們達成了一致意見,一:時間壓縮在兩小時左右。二:去掉最後的一場《平叛》,將七、八場進行合併,《平叛》一場在農村演出時保留。三、加強伴唱力量,增強悲壯氣氛,強化藝術感染力。
目標明確,上下齊心。排練雖時處盛夏,酷暑難耐,但一切正常。那些日子,我天天泡在排練現場,緊緊盯著排練的每一個細節,不厭其煩地為演員說戲,和導演會商,一句一句地摳台詞,不敢有一點馬虎。八月上旬完成排演,公演時的陣陣掌聲讓我漸漸自信起來。
9月11日,省文化廳專家組成員專程赴甘谷驗收擬調演劇目《睢陽魂》。
專家組成員有:
王建平省秦劇團團長 顧善忠省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
縣委書記王子生百忙中接待了專家組成員。
9月22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光慶,副部長高瑗瑾,市文明辦主任李德榮,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副局長彭衛,藝術科科長陳芳專程來甘谷縣觀看《睢陽魂》,縣政府代縣長賈忠慧,縣人大副主任衡彬、韓金鼎,副縣長潘慧琴,縣政協副主席王建國陪同觀看。演出結束後,王光慶等和縣上領導一起在舞台上召開座談會,市、縣領導者談觀感,說看法,大到題材情節,小到字幕文字和演員發音,意見十分中肯。賈忠慧代表縣上表態,從打造精品出發,精益求精,繼續加工完善。王光慶部長現場答應獎勵人民幣三萬元,代縣長賈忠慧答應在原投入二十萬元的基礎上再追加十萬元。
各級領導的關心給劇組成員以極大鼓舞,打造精品,不辜負領導厚望,給全縣人民爭光成為大家的共同心聲。回憶劇本創作,從一稿到最後演出的第九稿,前後八次大的修改,小的修改達十數次之多。從最先的情節編排,到最後的咬文嚼字,真可謂殫精竭慮,一絲不苟。最先只是想寫一部農村演的戲,現在,戲立馬要唱到省城了,我的壓力越來越大。
省上傳來訊息,《睢陽魂》通過驗收,準予參加全省調演。時間:10月27日晚8時,地點:蘭空禮堂。
從10月9日到22日,劇組再次進行多次排演。這段時間,從幾個學校抽掉了幾名音樂教師,加強伴唱力量。我天天盯在現場,《睢陽魂》首先勾走了我的魂。
調演經過
調演日期一天天臨近,我心裡忐忑不安。劇團所有人都參加演出,聯絡、協調成了真空。
10月25日早起,我帶上文化館王林錄、李富強直奔蘭州。共事三年多,這是兩個各方表現都很優秀的年輕人。中午趕到蘭空禮堂,檢查演職人員住宿安排,協調有關事宜後,隨即去馬功仁先生家。馬功仁弟兄和我相交有年,二十多年前去他家採訪時,他就是一位勤勞致富的帶頭人,而今,他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大企業總經理,先後為家鄉教育、文化等公益事業捐款450多萬元。他的樂善好施,他的仗義平和讓人敬仰不已。這次打先行,我是想利用私人關係求他為演出作點貢獻。讓我至為感動的是,當我隱約表達出這種想法時,他說:“演出是咱甘穀人的事,你直說,我能做啥?”我說了縣上的困難,說了劇團的困難,他快人快語,“沒問題,一切有我。”我如釋重負。
演職人員本來應該下午五點左右到,火車晚了三個多小時,到蘭州時就八點了。本來計畫中沒接送演員這個環節的,但馬功仁先生執意要接,“不能讓人說老鄉到了蘭州沒人管。”他通過關係借了七輛上檔次的車,和他的兩個女兒、幾個朋友,在凜冽的寒風中在蘭州車站等了一個小時。演員到站,獻花、獻哈達、致歡迎詞,所有這些,讓全體演職人員感動不已。演員們送住地休息去了,他打計程車和女兒一起回了。
26月上午,演職人員開始裝台,走台,我和王林錄、李富強分工負責各執其事。我和甘肅榮耀大地廣告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增武先生一起去甘肅日報社、西部商報社、蘭州晚報社、蘭州晨報社、甘肅電視台等新聞單位邀請記者和相關負責人,中午,在蘭州真味軒商量相關報導事宜,除了新聞界朋友外,還邀請了原省軍副司令員張臣剛少將,省總工會財務部劉虎林部長和西部商報社王國芳主任,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借這個機會好好宣傳甘谷。讓我最為感動的是我的朋友、省廣電廳法規處處長陳煒先生演出時親自帶領省電視和省衛視台兩班記者提前進入演出現場。事實證明,在所有的調演劇目中,甘谷縣的宣傳報導工作是做得最好的。28、 29日,上述所有新聞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報導了演出盛況。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在內,參與直接和轉發報導的媒體和網站,多達40餘家。而大量的評介文章還是正在進行時。
再次深深地感謝王增武、程煒、黃勝強先生,他們的無私奉獻,使一個小地方的演出在這么多地方露臉,這是甘谷縣的光榮,是所有甘穀人的光榮。
縣文化文物旅遊局領導任光明、張寧生、王保紅、王新勝於26日晚抵達蘭州指導演出工作。
27日11點半,縣委書記王子生、縣人大主任劉元映、縣政府代縣長賈忠慧、縣政協主席王璽卿、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董珺、副主任衡彬、副縣長潘慧琴、副主席陳旭、縣委辦主任王永剛、政府辦主任劉仰賢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裴亮亮、李春到達蘭州,和文化局領導一起入住由馬功仁先生登記的蘭州飯店。12點半馬功仁先生在中山賓館舉行歡迎宴會,宴請來蘭的甘谷縣黨政領導和在蘭甘谷籍人土。
歡迎宴會由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臣剛少將主持,縣委書記王子生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睢陽魂》作了介紹,對甘谷鄉親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世文等近百名在蘭甘谷籍領導出席宴會。
在蘭甘谷同鄉會發出倡議,縣委、縣政府熱忱邀請各位鄉親觀看指導演出。
27日晚8時,蘭空禮堂座無虛席,演員精彩的表演不時激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演出期間,甘肅省軍區、蘭州軍區總醫院、蘭州軍區空軍住房發展中心、甘肅省總工會、讀者出版集團、西部商報社、甘肅榮耀大地廣告有限責任公司、青海都蘭鉀肥有限責任公司進獻了花籃。演出結束後。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世文、原省軍區副司令員張臣剛少將,省文化廳廳長邵明,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瑞民和縣上領導上台慰問演員並和演職人員合影留念,蘭州大學研究生院的同學們向演員獻花,馬功仁先生向全體演職人員敬獻哈達,表示親切慰問。
演出結束後,縣上領導連夜返回甘谷。
29日中午,馬功仁先生在黃河北某賓館舉行慶功宴會,招待全體演職人員。宴會由原省監獄管理局政委張東明主持,張臣剛少將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我心潮澎湃,也即席發言,感謝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全體演職人員的齊心協力。
下午,全體演職人員在馬功仁先生家舉行聯歡會。晚八時,演職人員帶著勝利的喜悅返回甘谷。
11月1日上午,省文化廳召開調演劇目研討會。省劇協主席王正強,著名戲劇評論家、省劇協副主席肖美鹿等對《睢陽魂》給以充分肯定和很高的評價。肖美鹿在《甘肅日報》發表評論,認為“甘谷縣秦劇團的《睢陽魂》顯示了創作者們對於甘肅歷史文化的熱愛和獨有的創作風格。”此後,許多評論家、票友、網友紛紛撰文,對《睢陽魂》的成功演出及我個人表示衷心的祝賀。
研討會上,有幸見到了著名戲劇評論家肖美鹿,著名秦劇表演藝術家竇鳳琴,我對秦劇的熱愛,源自於她的《鍘美案》、《竇娥冤》和《五典坡》,她倆都看過《睢陽魂》,給我很大的鼓勵。在會上,我還見到了長篇小說《重婚》的作者李文華女士。對她們,我永遠心存敬意。
省歌劇院院長彭德明設宴專門招待我,介紹認識了幾位心儀已久的大家。鼓院長是甘穀人的驕傲,他們團的歌劇《花兒與少年》獲得了本次調演的大獎,我真的為他感到驕傲。
11月2日晚,金城大劇院舉行隆重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省新劇目頒獎晚會。《睢陽魂》獲劇目二等獎,我個人獲編劇三等獎,演職人員獲得了十餘個不同等次的單項獎。縣秦劇團團長王永進兩次出現在頒獎舞台。我坐在觀眾席上,回想來路,心潮起伏,有收穫,也有遺憾,但總算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結束了,一切都成為過去。新的征程又在腳下展開。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回家了。下午時,我又投入了《碧波夢——甘谷縣西北部乾旱山區人工安全飲水工程記實》的採訪。
感激和記憶
《睢陽魂》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新創劇目調演,是甘谷縣文化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調演成功,凝聚著各級領導,特別是縣上領導的心血,沒有他們的關心和支持,《睢陽魂》要走到今天簡直是不敢想像的。這些天,我的眼前,一再浮現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
縣人大主任劉元映父親處於彌留之際,卻也和副主任衡彬一起來到蘭州,參加完一系列活動後,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趕回甘谷,僅僅十天后,這位慈祥的老人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孝順他的兒女們。願老人在天之靈安息。
代縣長賈忠慧晚上七點二十分來到劇場入口,親自為前來觀看演出的觀眾和甘谷親傳送節目單和入場券,一直到八點戲開演才進入劇場。那種熱情和認真,讓人終身難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董珺,副縣長潘慧琴多次深入排練現場,親切關懷,問長問短,協調解決困難,關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演職人員深受鼓舞.
馬功仁先生有一句話,“只要是和甘谷聲譽有關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他頂著嚴寒聯繫車輛接送演員,準備鮮花,哈達等禮品,人人有份,一個不漏,設宴招待縣上領導、在蘭甘谷鄉親、所有演職人員,為縣上領導和文化局領導在蘭州飯店安排最好的房間住宿,他既是組織者,更是調演費用的贊助者,當他聲音沙啞四處奔波時,我真不知該怎樣感謝這樣一位可親可敬的人。當他的女兒告訴我,以後有這樣的事,錢我們掏,縣上應來幾個人幫忙時,我真有點汗顏了。儘管我也來了,也私自帶了文化館兩位同志,可面對如此頭緒繁雜的工作,三個人又能頂什麼用呢?
還有張臣剛少將、張東明政委、王正強主席、王增武總經理、陳煒處長、黃勝強副總編、劉虎林部長、王國芳主任,以及熱情似火的劉國榮先生,以及馬功仁先生全家,在蘭甘谷老鄉,沒有他們的支持,我簡直不敢想像結果。而作曲兼指揮王震先生,這位我認為“為音樂而生”的人,以及所有演職人員的認真敬業,保證了這部戲的成功演出。
從開始到現在,許多人都向我祝賀,說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劇本寫得有多好,劇本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演出的成功,但我清楚,劇本是劇之根本,但它的任務是推劇目,推演員,當演員在台上光彩照人時,作為編劇,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為人作嫁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是一種基本的事實,一部戲演完了,誰都不會忘記演員,特別是主演的名字,可又有幾個人能記得編劇的名字,之於我,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相譁眾取寵,只相認真踏實地乾成一件事。重要的不是回憶過去,而是如何展望未來。去年為甘谷寫縣歌《走四方的甘穀人》,開頭幾句是這樣的,“喊一聲號子上路,挑一肩明月還鄉,走四方的甘穀人喲,腳板比路還長。”
喊一聲號子上路,上路前,我得對過去一個總結,對尊敬的領導和所有為《睢陽魂》作出貢獻的人說聲謝謝。我不敢代表任何人,只能以一個普通編劇的身份深鞠一躬,說一聲:“謝謝。”
演員職員表
演員表
南霽雲 扮演者 王永進 張 巡 扮演者 張建文 雷萬春 扮演者 孫龍娥
南夫人 扮演者 蘇改琴 令狐潮 扮演者 楊變強 賀蘭進明 扮演者 蒲有成
差 官 扮演者 張芳文 王教官 扮演者 王德林 中 軍 扮演者 王芮武
群 眾:王順海、張建倉、馮換弟、李芳、杜苗弟、楊媛、李彤
參與人員
演出單位:天水市甘谷縣秦劇團 總 策 劃:王子生 劉元映 賈忠慧 王璽卿
策 劃:董 珺 潘慧琴 統 籌:王 賓 任光明 牛 勃
藝術總監:王永進 編 劇:牛 勃
改 編:楊 智 導 演:郭東來
作 曲:王 震 劇 務:孫龍娥 張建文
舞台監督:張建倉 音 響:王繼書
燈 光:汪小龍 服 裝:蒲志強 楊 琳
字 幕:李冬梅 伴 奏:甘谷縣秦劇團
伴 唱:李 琳 牛紅霞 李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