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重建文本細讀的批評方法》是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曉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眾妙之門——重建文本細讀的批評方法
- 作者:陳曉明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254585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主要內容,出版背景,精彩片段,章節目錄,
主要內容
書號: | 25458 | ISBN: | 978-7-301-25458-5 |
作者: | 版次: | 1 | |
開本: | 16開 | 裝訂: | 平 |
字數: | 342 千字 頁數:356 | 定價: | ¥55.00 |
瀏覽次數: | 528 | ||
出版日期: | 2015-08-19 | 叢書名: | - |
出版背景
馬原《虛構》、格非《褐色鳥群》、余華《在細雨中呼喊》、王小波《我的陰陽兩界》、莫言《生死疲勞》、賈平凹《秦腔》、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等作家及作品,如山如水,如風如樹,將中國80年代中期以來的文壇結構為一片奇妙的景觀。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片景觀的複雜魅力,尚未完全被許多讀者深入了解;而本書作者陳曉明先生,堪稱是這片景觀中獨特的遊歷者。 因此,本書的寫作,不僅是批評,探索,也是在揭示一個學者精神成長的層層積澱;有冷靜犀利的分析,更有諸多鮮活的個人經驗流露其間。這是本書的特殊之處。另外,小說藝術、思想特質、歷史語境共同揉造成的文學經驗,成為作者打開讀者閱讀興趣、想像力的關節點。
精彩片段
本書選擇當代中國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來最有代表性的小說作品,如格非《褐色鳥群》、余華《在細雨中呼喊》、蘇童《罌粟之家》、王小波《我的陰陽兩界》、王朔《我的千歲寒》、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等,從小說藝術、思想特質、歷史語境三個維度展開文本解讀,由此凸顯當代中國小說的藝術變革及其所創造的新型文學經驗。在解讀過程中,不拘泥於某一流派的觀念方法,儘量回到文本,接近文本最能激發閱讀興趣和想像力的那些關節,從而打開文本無限豐富廣闊的天地。 作者從文學批評起家,這個寫作套路可以說是集中了他的長處和學術精華。
章節目錄
導言 重建文本細讀的批評方法/1
第一章 “重複虛構”的秘密 ———.虛構.與博爾赫斯的小說譜系/17
一 開頭、題辭以及“我就是那個叫做....” /18
二 老人、我的經驗與困難的虛構/23
三 “我幹了....”.疾病與愛欲/29
四 神祇、槍與時間/34
五 不可能的虛構/39
第二章 小說的真相與謀殺小說 ———論.褐色鳥群.關於時間與記憶的敘述/41
一 .褐色鳥群.中的“真相” /43
二 真相與小說的敘述本質/49
三 死亡、記憶與可變異的重複/56
四 格非小說的真相/63
第三章 棄絕與不可能的經驗 ———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分析/68
一 在細雨中呼喊:棄絕的經驗/69
二 挑戰倫理底線:父親與家的棄絕/77
三 關於棄絕的文學譜系/83
四 克爾凱郭爾的棄絕與小說的不可能經驗/88
第四章 欲望、暴力與頹廢 ———蘇童.罌粟之家.中的歷史感與美學風格/98
一 鄉土中國的最後書寫:生殖與歷史頹敗/100
二 現代性歷史的強有力穿透:革命與暴力/105
三 父與子:階級與血緣的錯位/109
四 頹廢美學與歷史的風格化隱喻/114
第五章 吃與棋:知青記憶與反文化敘事 ———.棋王.的唯物論意義/121
一 “吃”與“下棋”的非文化特性/123
二 知青記憶與文化尋根的替換/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