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空妙有
- 信仰:道家
- 起源:僧肇《不真空論》
- 起源時期:東晉
真空妙有這詞來源於道家哲學,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了老子的“無”來言“空”。佛教《佛學大辭典》:“非有之有曰妙有。以對於非空之空而曰真空也。”性宗談空...
【妙有】《佛學大辭典》:“【妙有】非有之有曰妙有。以對於非空之空而曰真空也。”所謂的妙有是建立在空的基礎上的,所謂的空也不是頑空。那么,這種妙有(...
佛教術語,真空妙有之法也。...... 佛教術語,真空妙有之法也。即台家三諦中,假諦之諸法。因之謂法身之色相雲真善妙有之色。[1]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網頁 ...
“真空妙有 ─ 2010崔岫聞個展”於2010年4月3日下午,在台北大未來·耿畫廊開幕。開幕現場台灣重要收藏家、藝術家、策展人云集。此次展覽的空間是自2009年原大...
人生如茶,樸實無華,一空萬有,真空妙有啊。人生如茶,空杯入畫,一空萬有,真空妙有啊。何如歡喜,不增不減如燈塔,何如感動,不卑不亢如青瓦。空是一種度量,...
道祖為萬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點真陽之光。以道心觀天心,真陽發動處,當用之時,元神,元炁,同稱謂玄元氣,謂玄元神,謂玄又玄。...
“玄牝”,有人認為是口、鼻(如河上公),有人認為是天、地(如黃元吉),還有認為是真空妙有(如江希張)。但大多數人則認為是“玄關竅”,卻無甚考證依據,人云...
天台宗講“真空妙有”,以其“真空”,所以了無一念一塵,法界無相,萬物一體;因其“妙有”,所以森羅萬象,頭頭安立,緣起三千,法界無礙。...
大乘“般若”明無我,講 “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講“妙有”。由於此“有”不是對立的現象之有,故稱“妙有”。從大乘思想的發展看,大乘《涅槃經》...
君友會梵天行旅讓更多人在感悟佛法真空妙有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來自大自然的純淨美學。君友會精緻工藝 編輯 君友會將精湛工藝及雋永的設計特長完美延伸至生活美學,君...
我不知其然,然又感到心靈真空妙有般地顫動,是那樣的清晰與靈明。我覺到一種透徹所給人是那樣的澄靜,神思醉酡。光聚的作品給我的印象可以用“淨”、“澹”...
真空妙有成就金剛身 第三章 中脈淨息光明語 帝諾巴大師心要傳承 原來中脈呼吸是清淨光明 自然引生的拙火 沒有執著自然通達 大樂的呼吸 第四章 光明...
圓成實性之真如,真空妙有,其體空寂,真實圓滿之實在也。一切諸法皆具此三性,故空有不可不斷,是非有非空之中道也。此為三性對望之中道。[1] 參考資料 1. ...
《大圓勝慧》說:“徹卻法爾本自真空之法性(心)如母;妥噶見元成本來清淨之法界所顯妙有(境)如子。”由此可見,徹卻修法重在求悟心的本淨實相, 大圓滿 也...
至於“斷諸念”,是對所有勿念的總結,要求我們漸次斷掉妄想、分別、執著,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空妙有”,“見相離相,見空非空”,即立即破,這是...
《佛學問答》、淨空法師講的《十善業道經》,從中認識到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做人的標準,是從不同維茨教導世人了解事物存在的真象——真空妙有,“法界盡般若,...
真空妙有,體用不離。——楊剛《因緣》居士楊剛,生於1958年,南京人。曾就讀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工作於作協江蘇分會。80年代末拜妙湛法師為師,90年代始研修...
她以自己的般若體證和對修行的洞察,透徹地將《心經》蘊含的深刻智慧闡釋出來,以便幫助現代人明真空妙有之理,得大自在。《空谷心音:易菁講 》言簡意賅、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