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真燕鰩
- 拉丁學名:Prognichthys agoo (Temminck et Schlegel,1846)
- 別稱:飛魚,文鰩,燕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頜針魚目
- 亞目:鶴鱵亞目
- 科:飛魚科
- 屬:真燕鰩屬
- 種:真燕鰩
- 分布區域:東海北部、黃海和渤海
- 體型體徵體:體長而圓扁,略呈梭型
- 產地:南海和東海南部
- 產季:4-5月份為收捕旺季
- 英文名:Flying fish
簡介,形態特徵,
簡介
體長而扁圓、略呈梭形。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1500克。背部頗寬,兩側較平至尾部漸變細,腹面甚狹。頭短,吻短,眼大,口小。胯骨有牙,牙細,上下頜成狹帶狀。背鰭一個於體的後部與臀鰭相對。胸鰭特長且寬大,可達臀鰭末端;腹鰭大,後位,可達臀鰭末端。兩鰭伸展如同蜻蜒翅膀。側線位極低,近於腹緣。尾鰭深叉形,下葉長於上葉。被大圓鱗,鱗薄極易脫落。頭、體背面青黑色,腹部銀白色,背鰭及臀鰭灰色,胸鰭及尾鰭淺黑色。側線位低,側線鱗54~66個。暖溫性中上層魚類。體長一般230~310毫米。常成群,喜近水面游泳,常躍出水面,借胸鰭伸展而滑翔一定距離,有時可達幾十米。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
形態特徵
硬骨魚綱顎針魚目是飛魚科魚類的通稱。共有8屬50種。體型較短粗,稍側扁;吻短鈍;兩頜具細齒,有些種類犁骨、齶骨或舌上具齒;鼻孔兩對,較大,緊位於眼前;鰾大,向後延伸;無幽門盲囊;被大圓鱗,易脫落,頭部多少被鱗;側線低,近腹緣;臀鰭位於體後部,約與背鰭相對,無鰭棘;胸鰭特別長,最長可達體長的3/4,呈翼狀;有些種類腹鰭發達;尾鰭深叉形,下葉長於上葉;體色一般背部較暗,腹側銀白色,胸鰭色各異,有黃暗色斑點,或淡黃色,或具淡黃白色邊緣,或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