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

真如

真如,佛教術語,即非真如,假名真如,真如無我,無我一切皆真如。真如者,非實非虛,非真非妄,非有非無,非是非非,非生非滅,非增非減,非垢非淨,非大非小,非子非母,非方非圓,等等不可盡說。

何以故?一切實虛,真妄,有無,是非,生滅,增減等等不可以盡說,只因有我,我心強名便有一切實虛,真妄,有無,是非,生滅,增減等等不可盡說, 無我時,實虛,真妄,有無,是非,生滅,增減等等不可盡說一切真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如
  • 解釋:真如非真如,無我見真如。
淺釋真如,法相辭典,佛學次第統編,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佛識慧集,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大詞典,

淺釋真如

真如即非真如,假名為真如。既然名真如,真如即不是真如,而是“真如”的名相,真如無名相,無名無相便是真如,何以無名相?名由心立,相由心生,無心則覺一切真如。
一切大乘經皆教人,無心,無我,無為,無住等等,不是教人分辯是非,有無,明白道理,不是讓人求道成佛,只是真常應化說法,說法之時眾生洽洽無我無心,便洽洽明了,洽洽合道,合道便見真如非真如,一切佛法非佛法,一切經實無所說。無所知,無所見,無所住等等無我法,一切真如。

法相辭典

瑜伽七十二卷五頁云: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
二解 顯揚六卷一頁云:真如者: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一切言說所不依處。
三解 成唯識論二卷四頁云: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
四解 成唯識論九卷二頁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卽是湛然不虛妄義。
五解 佛地經論七卷二頁云:由離一切虛妄顛倒,假名真如。
六解 辯中邊論上卷七頁云:卽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易故。
七解 五蘊論七頁云:云何真如?謂諸法法性法無我性。
八解 雜集論二卷九頁云:何故真如說名真如?由彼自性,無變異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

佛學次第統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隨疏演義鈔雲二真如:
  1. 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2. 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淨,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雲二真如:
  3. 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恆清淨,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4. 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大般若經》第三六Ο卷中,列出了十二名稱,如法性、法界、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等,都是真如的異名。他如涅槃、無為、空性、勝義、一如、如如等,也是真如的異名。真如成了大乘佛教的標誌,為萬有的本體,並以此立為“一實相印”,與小乘佛教“三法印”相對稱。雖然如此,但各宗各家對真如的含意,在解釋上各不相同。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解釋真如曰:“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曰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曰如。”
《法集經》謂:“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為空,彼空不生不滅。”
成唯識論》卷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其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妙法蓮華經、第一方便品》曰:“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華嚴經探玄記》卷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後則體無差別,此曰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曰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後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是以,空宗以諸法空相為真如,有宗以圓成實性為真如;而天台宗依據性具說,主張真如本身本來具足染淨善惡諸法。華嚴宗依據性起說,主張“本體即現象”,即真如本為萬法,萬法本為真如。後二者,都是受了《大乘起信論》的影響。本來,印度佛教所稱的真如,基本上是客體性的、靜態的理體,永恆不變的真理。
如《般若心經》經文:“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但在中國,自《大乘起信論》出世後,標示一心開二門:“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又謂:‘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薰習故,則有染相。……”這樣,真如就不僅是客體性的、靜態的理體,亦是主體性的,動態的事用。成為“不生不滅,離言說相離名字相,而能生萬法之體”,真如能夠生起萬法,這就和外道的自性、神梵沒有什麼差別了。
如果我們自佛陀的基本理論“緣起”,來探討真如的涵義,則所謂緣起、是一切法待緣而起,彼此關涉對待而起。《雜阿含·二九八經》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任何一法的生起存在,必有其互相關涉對待的因素與條件。既是互相關涉對待而生起,其本身無實體,無獨立的自性,可想而知。無實體、自性即是空——空性,這是諸法的本質,是本來如此的,不增不減的、不生不滅的絕待理體,這就是真如。例如諸行無常,此無常諸行自性本空之理即是真如。諸法無我,此我法自性本空之理亦是真如,推之萬法皆是此意。因此,真如者,乃萬法本然之理,與萬法不一不異,而為萬法之實性也。所謂此理與萬法不一不異者,以此自性本空之理即寓於萬法生滅之中,離生滅法則無此真如,故曰不異;然生滅法是無常,而此無常之理為常,故曰不一。諸法自性本空之理,即諸法之實理;其空性空相,亦即諸法之實性實相,故而真如為諸法之實性無顛倒性。

佛識慧集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與如常,叫做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
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macron;tatathat&amacron;(此梵語出於金剛經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雲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後簡依他。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探玄記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後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後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觀曰:“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論注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教行信證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二十一曰:“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

佛學大詞典

梵語bhu^ta-tathata^ 或tathata^。即指遍布於宇宙中真實之本體;為一切萬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實、法界、法性、實際、實相、如來藏、法身、佛性、自性清淨身、一心、不思議界。早期漢譯佛典中譯作本無。真,真實不虛妄之意;如,不變其性之意。即大乘佛教所說之‘萬有之本體’。然詳細論究之,則各宗各家所引真如一詞之含意各異,總約之,可有如下數種。
依據阿含經典載,緣起之理法乃永遠不變之真理,故稱為真如。又據異部宗輪論中化地部所舉之九無為中,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道支真如、緣起真如等,其中之善、不善、無記等三性與八聖道、生死緣起之理法等,均為真實而永遠不變者,故稱之為真如。
大乘佛教之主張,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法二無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故稱真如,例如如來法身之自性即是。據佛地經論卷七,真如乃一切現象(諸法)之實性,其相雖有各種差別,其體則是一味,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言語、思考之所及。從其遠離所有錯誤、虛偽之觀點言之,假名為真如。若以其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遠離減損之謗,名實有;以其遠離增益之謗,名空無;以其為真實,名實際;以其為無分別智之所悟,故假名稱勝義。有關真如之異名,大般若經卷三六○共舉出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與不思議界等十二名。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則舉出真如、空性、無相、實際、勝義與法界等六名。法華玄義卷八下舉出實相、妙有、真善妙色、實際、畢竟空、如如、涅槃、虛空、佛性、如來藏、中實理心、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與微妙寂滅等十四名。此外,又作一如、一如法界、一法界、真如實相、真如一實、真實際、真勝義諦等稱。以其相之絕對平等,亦稱一相。
解深密經卷三有七真如之說,即:
(1)流轉真如(緣起之理法),
(2)實相真如(諸法之實性),
(3)了別真如(萬法唯識之理法),
(4)至(7)配合於苦集滅道等四諦,依序為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上記七真如中,除實相真如以外之六種亦稱六真如,系以各個理法之自體永遠不變,故稱之為真如;然或謂非由其理法自體而名真如,乃是由實相真如所顯現之各種相狀而立者。
法相宗之說,據成唯識論卷九載,真如乃遠離虛妄分別之法,為人、法二無我之性,相當於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此宗主張一切現象皆從阿賴耶識所生,故真如本身為一超越現象之絕對寂然之體,其自體不會成為現象之法,故說‘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據成唯識論卷十載,菩薩須至初地始悟真如之理,依次以其所悟內容之深淺次第,立有十真如之別。其名稱如下:
(1)遍行真如,即普遍萬有的二空之理。
(2)最勝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無量功德,故稱最勝。
(3)勝流真如,從真如流出之教,較其他教為勝之意,其教之根本即是真如。
(4)無攝受真如,即不成為執著的對象之意。
(5)類無別真如,謂生死與涅槃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
(6)無染淨真如,即真如超越染淨之意。
(7)法無別真如,謂真如已離生滅之相,故不論自何法而論之,其體為一。
(8)不增減真如,謂斷煩惱之污垢既不減,修清淨之法亦無所增,即離增減執著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變現各種形狀與國土,故亦稱相土自在所依真如。
(9)智自在所依真如,於四無礙智得自在之意。
(10)業自在等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總持、禪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
以上十者為順次從初地至十地行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而至菩提。此外,人無我之真如(人空真如)與法無我之真如(法空真如),合稱為二空真如;其中二乘人只悟人空真如,菩薩則能悟二空真如。
地論宗主張,第八阿賴耶識(攝論宗作第九阿摩羅識)之自體為自性清淨心,此一自性清淨心即是真如。其識因受無明之薰習,故顯現出染淨諸現象。
大乘起信論之主張,真如為眾生心之本體,其為杜絕言詮、思惟者,稱作離言真如;然若勉強以言語表現之,則稱作依言真如,以上二者合稱為二真如。就依言真如而言,其體遠離迷心而空,故為如實空(空真如);且其自體具足無限清淨之無漏清淨功德,故為如實不空(不空真如)。同時,眾生心(即真如)具有絕對不動之心真如門,與緣於無明而起動生滅,形成染淨現象之心生滅門;故稱不動之真如為不變真如,隨緣而現之染淨等現象為隨緣真如,以上二者亦合稱為二真如。一般對萬有生起之法,若依真如之不變或隨緣而說明者,即稱真如緣起(如來藏緣起)。以下列舉之二真如均為同類語,即清淨真如與染淨真如、或非安立真如與安立真如(安立,意即使萬有之生起各得其所)。
華嚴宗依據性起說而主張‘本體即現象’,即真如本為萬法,萬法本為真如之意。同時真如分為一乘真如與三乘真如;前者復分為別教真如、同教真如,後者復分為頓教真如、漸教真如,此均由對真如理解之不同所致者。
天台宗依據性具說,主張真如本身本來具足染淨善惡諸法。
又諸佛之自性(真如),稱為無垢真如,或出纏真如;眾生之體性真如因被煩惱所污垢,故稱有垢真如,或在纏真如。二者合稱,即為兩垢如如。
依據釋摩訶衍論卷三載,真如乃悟始覺、本覺二智之理者,故立性真如與虛空之理二義。清淨虛空之理有十義,即:無障礙義、周遍義、平等義、廣大義、無相義、清淨義、不動義、有空義、空空義、無得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