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剩餘價值”的對稱。相對於“絕對剩餘價值”而言的價值形式,是與“絕對剩餘價值”相互比較的產物;如果沒有“絕對剩餘價值”的存在,也就沒有相對剩餘價值。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產生的剩餘價值。和絕對剩餘價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於創造出來的價值絕對地增加了,而是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把一部分原來的必要勞動時間轉化為剩餘勞動時間,從而使剩餘價值相對地增加。它是資本家提高剝削程度的兩種基本方法之一。
基本介紹
闡述
生產前提
生產手段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img/c/2d5/cGcq5iYmlTY1UTYwIGM1IDMlhjM2MTOlFjY5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剩餘價值”的對稱。相對於“絕對剩餘價值”而言的價值形式,是與“絕對剩餘價值”相互比較的產物;如果沒有“絕對剩餘價值”的存在,也就沒有相對剩餘價值。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產生的剩餘價值。和絕對剩餘價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於創造出來的價值絕對地增加了,而是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把一部分原來的必要勞動時間轉化為剩餘勞動時間,從而使剩餘價值相對地增加。它是資本家提高剝削程度的兩種基本方法之一。
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剩餘價值”的對稱。相對於“絕對剩餘價值”而言的價值形式,是與“絕對剩餘價值”相互比較的產物;如果沒有“絕對剩餘價值”的存在,也就沒有相對...
《資本加:論相對剩餘價值的秘密》是2012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軍。本書闡述了相對剩餘價值源於公司無形(知識)資產積累的觀點。...
《遮蔽與在場:馬克思相對剩餘價值理論研究》是2016年1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斌。...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和辯證唯物主義創立者。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剩餘價值是指剝削勞動者所生產的新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
生產剩餘價值有兩類: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兩者基礎不同但本質是一致的。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生產出來的,一方面是生產物質資料的勞動過程,另...
客觀地說,無論交換價值的發展或相對剩餘價值的發展都整體顯露了一種歷史財產關係上的結構,——交換形式、協作形式的工作邏輯本質上是一樣的,即摹寫“價值(形式)”...
相對GDP是可類比“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關係來計算、統計。比如,把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考慮進去,來計算、統計美國的實際GDP值,結果得到美國的相對GDP。...
《破解剩餘價值之謎》是2003年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英、萬小鵬。...... 絕對剩餘價值的形成新解相對剩餘價值的形成新解生產時間大於勞動時間不形成剩餘...
馬克思的理論邏輯顯然是:資本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追求,在社會化大生產階段主要採取相對剩餘價值形式,這就要求擴大生產規模,與此引起資本集中。所以,對剩餘價值和利潤的...
《資本論》(全稱《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是德國思想家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1867—1894年分為三卷出版。《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
超額剩餘價值實質上也是相對剩餘價值,是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基礎,靠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和剩餘勞動時間的相應延長而生產出來的。可見,只有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必要勞動...
《資本加》朱軍,2012-1出版,論相對剩餘價值的秘密。...... 《資本加:論相對剩餘價值的秘密》是作者近八年來工作和思考相結合的結晶,理論上融合了馬克思的相對剩餘...
相對剩餘價值協作階段工場手工業階段機器大工業階段第五章: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95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的變化...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協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
馬克思主義剝削概念的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認為,在“利潤平均化規律”的作用下,一般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價值增長量(即剩餘價值量)與所投入的價值總量(包括勞動力的價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