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史館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官名。宋朝初年置,為館職之一,任職一至二年,然後委以重任...
《酬魏少府侍直史館》是由宋代邢恕寫的一首五言絕句。...... 《酬魏少府侍直史館》是由宋代邢恕寫的一首五言絕句。作者 邢恕 年代 宋 麗藻高鄧衛,專學美齊...
史館以宰相為監修,稱監修國史;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領,稱兼修國史;專職修史者,稱史館修撰;亦有以卑品而有史才者參加撰史,稱直史館。著名政治家房玄齡、...
▪ 簡介 1 北宋名臣 2 《兵部員外郎直史館梁公墓志銘》 3 《梁燾傳》白話 梁燾簡介 梁燾(一○三四~○九七),字況之,北宋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
喜藏書,家無餘財。孟蜀時舉進士及第。歸補曹州錄事參軍,太平興國二年,(公元九七七年)獻八體書。太宗素聞其名,召授著作佐郎,直史館。被詔詳定篇韻。...
著文章10篇,《古今類要》30卷獻太宗,召試中書,入直史館。奏請依唐制分圖書為經、史、子、集四庫,由史館分典四部。據元代成書之《氏族大全》卷載:謝泌在...
許驤,字允升,薊州(今天津薊縣)人。少能文,善詞賦。太平興國進士。歷任右拾遺、直史館,知鄜州等。雍熙二年,任江南轉運使,有善政。真宗即位,為工部侍郎。屢...
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
李至,字言幾,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宗太平興國初進士,釋褐將作監丞、通判鄂州。擢知制誥,直史館。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為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參知政...
宋天禧三年(1019年)進士,歷宜、安、復三州推官,改任大理寺丞,再調任太常博士,升任祠部員外郎,通判洪州、揚州,進直史館,為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判官。時詔...
《綠珠傳》,宋代中國文言傳奇小說。共一卷,收入《琅琊密室叢書》、《說郛》。宋樂史(930~1007)撰。樂史,字子正,宜黃人,官太常博士,直史館。此書份量雖小,卻...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他被召見入京,擔任右拾遺、直史館。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上書向皇帝陳述備邊安邊疏,得到太宗賞識採納,後來又在皇帝親試貢士時,作...
兩《唐書》中只有一人楊嗣復,以官位較高的右拾遺,出任直史館:“嗣復七八歲時已能秉筆寫文。年二十,進士及第。二十一,又登博學宏詞科,釋褐秘書省校書郎。...
代還,當召試學士院,宰相寇準奇之,特試政事堂,授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 7.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景德初,始通和契丹,歲遣...
宋 歐陽修 《再論水災狀》:“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襄州 張瓌 靜默端直,外柔內剛,學問通達。”明 李東陽 《明故中順大夫南京大常寺少卿掌尚寶司事夏公行狀》...
錢若水複審時發現破綻,乃密令人尋得女僕,富戶冤案昭雪。太宗聞其聲名,於淳化元年(990)五月,召為秘書丞、直史館。...
雍熙三年,改右拾遺、直史館,判鼓司、登聞院,俄充三司開拆推官。四年,判本司,遷左司諫,充鹽鐵判官。 淳化二年,契丹請和,朝議疑其非實,遣國華使河朔以...
少子嵎,至道初與張庶凝刊校真宗儲邸書籍,真宗即位,皆賜進士出身、直史館。嵎至祠部郎中,庶凝至太常丞。詞條標籤: 政治人物 , 官員, 歷史人物 , 歷史, ...
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
尹拙,潁州汝陰人。梁貞明五年舉《三史》,調補下邑主簿,攝本鎮館驛巡官。後唐長興中,召為著作佐郎、直史館,遷左拾遺,依前直史館,加朝散大夫。應順初,出...
直史館蘇紳上疏曰:“星之麗天,猶萬國之附王者。下之畔上,故星亦畔天。今大異若此,得非任事之臣逾常分乎?朝廷事無大小,委之政府,至於黜陟之柄,亦或得...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三月又招崇文院校刊校列子《沖虛真經》,時真宗祀汾陰朝陵回,至中牟縣幸列子觀,因訪所著書,命直史館路振、崔遵度、直集賢院石中立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