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事跡,獲得榮譽,
人物事跡
出身貧苦家庭,自幼喜愛潮劇。12歲起在本鄉圓身紙影班學唱潮曲。15歲身潮劇老玉堂班為童伶,唱老生,在《回寒窯》中扮薛仁貴,一曲“峰山疊疊,峻岭重重”顯露其藝術靈氣。不僅擔當多個劇目主角,還能反串多種角色,被稱為“戲老虎”(即多才多藝)。少年學藝,備嘗艱辛。努力學習文化,用積攢起來的包裝茶葉紙張抄寫演唱過的劇目,被班主發現遭到嚴斥,所抄劇本全部被撕毀,但更激起發憤學藝決心。後拜潮劇名教戲福禧先生為師。曾向比他年齡小的林如烈先生學習板腔體唱腔編曲技法,尊其為師。24歲起受聘於中正順香、老玉梨春香、新正順、老源正興、中一枝香等班任教戲。1936年至1947年在泰國曼谷戲班執教。1949年回國。建國後供職三正順潮劇團。1957年調廣東潮劇團,後轉廣東潮劇院任職。“文革”後退休,被聘為潮劇院藝術顧問。1981年潮劇院自辦學館,他已近80歲高齡,仍主動要求擔任教師,激勵後昆,執教不息。50多年來,編劇、作曲和導演的劇目有《玉芝蘭》、《飛龍亂國》(四集)、《包公回魂》(二集)等;移植整理劇目《拾玉鐲》、《回寒窯》、《柴房會》、《掃窗會》等;參加編劇作曲的有《白蛇傳》、《釵頭鳳》、《搜書院》、《恩仇記》、《楊乃武與小白菜》、《芙蓉仙子》等;現代戲有《月照窮人家》、《劉胡蘭》、《革命母親李梨英》等;參加導演的有《續荔鏡記》、《海上漁歌》等。其中拍攝成潮劇藝術影片的有《蘇六娘》,攝製錄像的有《柴房會》、《辭郎洲》等,灌製成唱片的有《飛龍女亂國》、《牛郎織女》、《恩仇記》等。著述有《漫談潮劇四功五法》、《談潮劇唱功》、《潮劇唱功六十句》、《掃窗會的藝術》等。
獲得榮譽
1953年參加導演的潮劇傳統錦出戲《掃窗會》在參加汕頭專區戲劇會演大會上獲導演一等獎;1955年被評為潮州市文化戰線一等勞動模範和汕頭專區先進工作者;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會。經常代表潮劇對外交流並在潮劇界介紹經驗和講學。曾受過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