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斯方差假說是一個關於經濟學的假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卡斯方差假說
- 外文名:Lucas variance hypothesis
- 提出者:盧卡斯
- 定義:一個關於經濟學的假說
簡介,影響,
簡介
盧卡斯(Lucas,1972)在phelps(1967)和Friedman (1968)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具有不完全信息的一般均衡模型,即錯覺模型(misperception model)。錯覺模型不但從理論上成功地解釋了貨幣的短期非中性和長期中性,而且盧卡斯從中提煉出一個著名的假說:名義衝擊變動性越大的環境中,名義衝擊的真實效應(real effect)越小。根據盧卡斯的模型,總供給曲線的斜率取決於總需求的變動,在那些總需求波動普遍的國家,物價總水平變動也比較普遍,企業傾向於把他們產品價格的上升視為一般價格水平上升的一部分,他們認為產品的相對價格並沒有發生變化或者相對價格變化很小,因此產出波動較小。這樣在這些物價水平不穩定的國家,一般價格水平的上升引起的產出變動較小,總供給曲線的斜率比較陡峭。錯覺模型本質上揭示了產出—通脹交替與總需求衝擊方差之間存在著負向的關係,其政策含義在於:一個總需求變化較大的國家,即使其中央銀行採取出乎公眾意料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其獲得的效果也是不佳的。隨後盧卡斯(1973)通過考察18個國家的產出和價格的國際數據,對假說進行了實證檢驗。他發現,在那些總需求和價格最為穩定的國家,總需求變動時對產出影響最大,總供給曲線最為平坦;在總需求和價格最不穩定的國家,總供給曲線最為陡峭。他認為,這些證據支持了錯覺模型。
影響
自從盧卡斯提出假說並進行檢驗後,Froyen和Waud (1980)、 Alberro (1981)和 Kormendi、 Meguire(1984)以及Nicholas(2004)等人也分別利用跨國數據對盧卡斯方差假說進行了實證檢驗,結論並不一致。在這些研究中,他們大多都假定每個國家的貨幣政策機制是不同的,而且在樣本期間內保持不變。這就意味著在樣本期間每個國家的名義衝擊的方差是常數,這種假定無疑是不現實的,因為各個國家的經濟存在顯著的結構變化和社會差異。正如Engle(1982)所指出,條件方差而不是基於整個樣本期間的無條件方差更適合解釋經濟代理人的行為,因此他建議對於盧卡斯方差假說的一個更為有力的檢驗應該考慮隨時間變化的名義衝擊的條件方差。另外在估計方法方面,檢驗盧卡斯方差假說一般採用的是盧卡斯(1973)、Barro(1977)和Minshkin(1982)等人所使用的兩步法,這種方法第一步由貨幣供給方程得到了名義衝擊及其條件方差,第二步在產出方程中納入名義衝擊或者其方差作為解釋變數,進而檢驗盧卡斯方差假說。但這種方法曾受到Pagan(1984)的批評。Pagan指出兩步法屬於局部均衡方法,可能導致“生成回歸量(generated regressor)”問題,從而影響到檢驗統計量的分布,造成統計推斷無效。
也有學者試圖在一國範圍內檢驗盧卡斯方差假說,如Kim和Nelson(1989)利用1959年第一季度至1985年第四季度的美國數據,發現美國的數據支持盧卡斯方差假說。
也有學者試圖在一國範圍內檢驗盧卡斯方差假說,如Kim和Nelson(1989)利用1959年第一季度至1985年第四季度的美國數據,發現美國的數據支持盧卡斯方差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