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盜戶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小說
- 作者:蒲松齡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
原文,注釋,譯文,主題思想,作者簡介,
原文
順治間[1],膝、嶧之區[2],十人而七盜,官不敢捕,後受撫[3],邑 宰別之為“盜戶”。凡值與良民爭,則曲意左袒之[4],蓋恐其復叛也。後 訟者輒冒稱盜戶,而怨家則力攻其偽;每兩造具陳[5],曲直且置不辨,而先 以盜之真偽,反覆相苦,煩有司稽籍焉[6]。適官署多狐,宰有女為所惑,聘 術士來,符捉入瓶,將熾以火,狐在瓶內大呼日:“我盜戶也!”聞者無不 匿笑。異史氏曰:“今有明火劫人者[7],官不以為盜而以為奸;逾牆行淫者, 每不自認奸而自認盜:世局又一變矣。設今日官署有狐,亦必大呼日‘吾盜, 無疑也。”
章丘漕糧搖役[8],以及徵收火耗[9],小民嘗數倍於紳衿[10],故有田 者爭求托焉。雖於國課無傷[11],而實於宮橐有損[12]。邑令锺[13],牒請 厘弊[14],得可。初使自首;既而好民以此要士[15],數十年鬻去之產,皆 誣托詭掛,以訟售主。令悉左袒之[16],故良懦多喪其產[17]。有李生亦為 某甲所訟,同赴質審。甲呼之“秀才”;李厲聲爭辨,不居秀才之名。喧不 已。令詰左右,共指為真秀才。今問:“何故不承?”李曰:“秀才且置高 閣[18],待爭地後,再作之不晚也。”噫!以盜之名,則爭冒之;秀才之 名,則爭辭之:變異矣哉!有人投匿名狀雲[19]:“告狀人原壤[20],為抗 法吞產事:身以年老不能當差[21],有負郭田五十畝[22],於隱公元年[23], 暫掛惡衿顏淵名下[24]。令功令森嚴[25],理合自首。詎惡久假不歸,霸為 已有。身往理說,被伊師率惡黨七十二人,毒杖交加,傷殘脛股;又將身鎖置陋巷, 日給簞食瓢飲,囚餓幾死。互鄉約地證[26],叩乞革頂嚴究[27],俾血產歸 主[28],上告。”此可以繼柳跖之告夷、齊矣[29]。
注釋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附則 據《聊齋志異》二十四卷抄本補
[1]順治:清世祖(福臨)年號(l644—1661)。
[2]滕、嶧之區,指今山東騰縣、峰縣一帶。
[3]受撫:接受招撫,即歸順宮府。
[4]左袒:偏袒。
[5]每兩造具陳:常常被告和原告雙方都進行申訴。兩造,訴訟雙方。
[6]稽籍:查證盜戶名籍。
[7]明火劫人:謂公開行劫。明火,手執火把。
[8]漕糧:水道運送公糧。
[9]火耗:謂碎銀火熔鑄錠而受的損耗。元時於徵收產金稅外,扣除熔鑄 損耗,見《元史·刑法志》三。明中計以後,田賦征銀,以彌補銷耗為名征 收火耗。清初徵收火耗極重,已為正稅之外的勒索。
[10]紳衿:鄉紳和學中生員,泛指地方上有地位權勢的人,紳,指退居 鄉間的官員和中科第的人。衿,青衿,為學中生員的服飾,因指生員。
[11]國課:國稅。課,賦稅。此據青柯亭刻本,原無“課”字。
[12]官橐:橐,盛物的袋子。此猶言宦橐,指居官期間搜颳得來的餞財。
[13]邑令锺:姓锺的縣令。
[14]牒請厘弊,發文書請求改革弊政。厘,釐革,調整改革。
[15]要士:要脅士人。
[16]左袒之:謂偏護之。
[17]良懦:善良懦性之人。
[18]置高閣:謂棄置不用。《晉書·庚翼傳》:“京兆杜■,陳郡殷浩, 並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 然後者其任耳。’”
[19]匿名狀:不署姓名的訟詞。此訟詞,以遊戲文字諷刺惡人告狀,誣 陷士人。
[20]原壤:春秋魯國人。相傳因其母死不哭而歌,被孔子杖擊其脛。參 見《論語·憲問》,《禮記·檀弓》上。
[21]身,自身、本人。
[22]負郭田:近城肥沃的田地。據《孔子家語》載,顏淵有負郭之田五 十畝。
[23]隱公元年:即公元前 722 年,為魯國史書《春秋》記年之始。隱公, 魯隱公,公元前 722 年——前 694 年在位。
[24]惡衿:貪暴的秀才。衿,青衿,秀才服飾。顏淵:名回,孔子弟子, 以安貧樂道著稱。孔於稱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見《論語·雍也》。
[25]功令;古時課功的法令,即考核、選拔學者的法令。見《史記·儒 林列傳序》。
[26]互鄉;地名。不詳其處。《論語·述而》:“互鄉難與言。”
[27]革頂嚴究:革去功名,嚴加查辦。頂,頂戴,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 服飾。
[28]俾:使。血產:辛苦經營所置的地產。
[29]柳跖之告夷齊,此指柳跖告夷齊的匿名狀。據說明穆宗隆慶年間, 海瑞為直隸巡撫,欲制裁豪門巨室,不料為奸詐刁頑之人所乘。於是有投匿 名狀,對海瑞加以諷諭。告狀人以柳跖名義,狀告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倚仗 父勢霸占他的地產。意在說明投狀人中不乏誣良為盜、顛倒是非的奸詐刁頑 之徒,讓海瑞提高警覺。見褚人■《堅瓠集》。此事與原壤告顏淵有相類之 處。柳跖,柳下跖,即盜跖,春秋戰國時人。《莊子·盜跖》篇說他率“從 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舊時常以喻指大盜。夷、齊,伯夷、叔 齊,商末孤竹君之二子。兄弟二人彼此讓國,逃往周地,後因未能諫阻周武 王伐紂,寧死不食周粟,雙雙餓死在首陽山上。舊時常以喻指高尚廉潔之士。
譯文
清朝順治年間,山東滕縣、嶧縣一帶,十個百姓中就有七個是盜寇,官府也不敢抓捕他們。後來,這些盜寇受了招撫,歸順了朝廷,縣官把他們另立戶冊,稱之為“盜戶”。凡“盜戶”與一般老百姓發生爭執,官府總千方百計地袒護他們,為的是怕他們重新造反。後來打官司的人便往往冒稱是“盜戶”,而另一方卻極力揭發對方是假的。每每打官司時,訴訟雙方先不去爭論是非曲直,而是苦苦爭辯誰是真盜假盜,還得煩勞官府去查閱戶籍。正巧,官署里經常有狐狸作祟。縣官的女兒被狐狸迷住了,請了法師,用符咒捉住了狐狸,放進了一個瓶子裡,準備用火燒死它。這時,狐狸在瓶子裡大聲喊叫:“我是盜戶!”聽到的人無不暗笑。
主題思想
借一個虛幻故事與傳說辛辣諷刺當地清廷官員面對地方盜匪蜂起的現象治政無方、昏庸無能的醜惡本質。作者巧用曲筆,用“狐”的事巧妙借“盜戶”事,深具諷刺意,含蓄地表達主題。
狐被捉後大呼“我盜戶也!”聞者無不匿笑,原因是狐想冒用盜戶之名,取得寬恕,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