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盛陵村在安昌鎮西北部,原有後盛陵、中盛陵、前蔣、錢家埭4個自然村,面積1.15平方公里。建國後,1950年-1978年,村內集體用房和個人住宅,皆利用原有舊房,村民住宅和公益設施無新的建設。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盛陵村作為紹興縣14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村內建設作了規劃部署,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熱潮。2003年6月,擴村後,李家漊、里鄭家漊、徐家畈自然村合併盛陵村,總面積已達2.04平方公里。村內基本實現路成網、屋成片、廠成群、田成方、樹成行,使盛陵村變成為一個既城鎮式又園林式的新村莊。
村民住宅
建國初,盛陵村民住宅分瓦房和草房。後海塘北有66.5間橫舍和直舍。橫舍一般中間為堂屋,東西兩側作臥室、灶間,直舍大門開于山牆,門前架設敞棚。為保護草舍安全,舍後北面皆植有一方淡竹林,以減輕大風雨對草棚的侵襲。個別的僅只較為簡單的箍桶舍(滾地龍),似弧形帳篷,甚為簡陋,只能遮風蔽雨。
後海塘南,沿盛陵江和橫江及前漊和後漊兩岸,為瓦房連片區,有平屋443.5間,樓房254.5間。村民住宅歷來皆是依河漊,各家各戶分散建造,磚木結構,格調淡雅,簡樸無華。房屋有的毗鄰相連,有的參差有致。平屋多是單進一字形,東西走向,5-7穿架頭,以左右分別分設臥室、灶間和膳室,樓房生活室以上下分設。
一般而言,宅第有台門的較為寬敞高大,其建築富有傳統特色,數量不多。有二至三進,前平屋、後樓房、中有明堂,左右有廂房或前進台門,二進廳堂,三進大樓,周壁石蕭牆,青石板地面。這些住宅多在晚清時期建造,是村民外出經商及仕途有業績者,返故里而建,以示其地位和財富。如道光年間(1821—1850) 所建,門前豎有旗桿石的朝東台門;同治年間(1862—1874)建沈家台門;
光緒年間(1875—1908)杭州大關統捐局官員建新屋等。
台門以建造特色命名的有:雙聯台門、花廳台門、烏台門;以造房者名字命名的有:廿九房、五十二房、九十房;以地域位置命名的有:前蔣台門、水廊下;以建造者命名的有:參將台門、沈家台門;也有開過商店而沿用的:當台門、酒甏台門、經絲房、苧麻道地等。台門內中堂皆懸堂匾,如徐家的文和堂、致和堂、東海堂、吉慶堂、光裕堂、文海堂、存義堂,沈家的恩榮堂,陳家的餘慶堂,蔣家的世勛堂、安樂堂等。隨著歲月更替,房屋也時有損毀,清乾隆年間(1736—1795),村內匯頭上徐家遭火災,台門、廳屋、後堂、側廂20餘間房屋成廢墟,今稱匯頭上大道地。民國十八年(1929),烏台門遭火害,燒毀大樓二棟及台門平屋五間。進入
抗日戰爭時,受戰爭動亂的影響,村民無心修繕住房,漸趨破損。1956年夏,強颱風入侵,部分住房瓦片散飛,房屋倒塌。
歷史變遷
明朝《紹興讞獄記》中載:(元)至正四年(1344)山陰白洋港仍有大船靠岸。盛陵村北域海塘邊有一航標燈--琉璃閣,建國初猶存。
據清道光二十年(1840)編的《安昌志》記載:古時這一帶村民瀕海而居,代奉魚鹽之賦。元代著名詩人楊鐵崖寫的《海鄉竹枝詞》就有這一帶村民熬鹽的艱辛生活的描述。《(乾隆)紹興府志》田賦鹽法記載:錢清(鹽)場舊團額:煎灶52座,盛陵一團六灶。今沿北海塘尚有鹽倉與積鹵池遺蹟。明清之際,錢塘江北移,村北海域沉積為地,海塘以南盛陵等村落因東北有山西閘泄御鹹,南有西小江輸淡水沖刷鹽鹼,水利設施逐漸完備而變成耕地,種糧植棉終於代替了漁鹽之業。
又據《安昌志》載:鄭斗南,明季盛陵鄭家?人,弘治二年(1489)開安昌市。《紹興縣誌資料(第一輯)》載:安昌昔無市,斗南至而開闢經營百業繼起日臻繁盛,後人立祠祀之。其裔尚在盛陵村內外聚族而居。清末,盛陵人就地取材,紡紗織布,個體機坊興起。其中吉生布廠,建廠房十間七進加側廂,設手拉織機近百台,織染配套,工藝先進。據《紹興縣安昌區政概況》記載:盛陵吉生布廠生產的無影呢、映霞呢、蝴蝶呢、舞星呢、甜心呢、悠美呢於1937年2月,奉浙江省建設廳徵集令,選送首都展覽。其產品遠銷蘇、浙、皖、贛等地。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杭州,交通阻斷,吉生布廠停辦,盛陵村經濟蕭條,村民生活困苦。
經濟發展
1949年後,盛陵人政治上當家作了主人,生活上有了改善。然而多年來,全村勞動力圍著1185畝土地轉,人多田少,直至1978年,農耕只有1台
手扶拖拉機,企業只有綢廠1家,僅有3台鐵木機,職工不到20名,全村人均收入僅88元,成了出名的貧困村。
80年代改革開放,使盛陵人時來運轉。原來的個體鞋匠,打出了牌子,逐漸擴大規模,充實隊伍,到1983年發展到近400個布鞋作坊,有的僱人進行流水操作,鞋產量激增。1983-1986年全村平均年產布鞋45萬雙,年產值135萬元,成了製鞋專業村。隨著村辦企業的興起,個體製鞋業衰落,1987年鞋產量已減到7萬雙。盛陵村新的領導班子,抓住機遇,發展工業。1984年村里集資辦起盛陵機繡手帕印染廠、盛陵領帶廠,1985年合併成盛陵印染廠,到1986年8月,因管理混亂而虧損16萬元。整頓後,建立新的領導班子,從外地招聘業務廠長及印染師傅,加強了企業管理,到年底僅3個月時間,扭虧轉盈15萬元。同年,村辦大和綢廠獲利16萬元,使盛陵村辦工業利潤名列全鄉第二。
1988年與蕭山市第三商業公司聯辦蕭紹印染廠。1990年與蕭山市靖江供銷社聯辦蕭紹定型廠。1992年12月與香港永亨昌有限公司聯辦浙江萬亨盛印有限公司,增加麻布染整流水線。1992年全村工業產值6783.73萬元,從業職工558人,其中20%是從外地招聘來的。生產化纖布120.18萬米,印染布匹2297萬米。與1978年相比,
固定資產從3.34萬元增加到930萬元,工業利潤從不上0.5萬元增加到387.81萬元。
80年代初,農業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9年隨著農民進廠務工的增多,村里建立了農業綜合服務站,為農民提供社會化服務;實行統一機耕、供藥、治蟲、配種,還實行免費灌溉。1992年4月,調整自留地,集中管理使用。10月,重新分配村民口糧田,人均4分。其餘157畝由村里投資10多萬元,創辦紹興縣盛興墾殖場,其中40畝為全鎮的種子田。
1978 -1992年全村
手扶拖拉機由1台增加到12台,電動
打稻機由23台增加到131台;水渠聯網灌溉,增加5個固定機埠,有3台潛水泵,2艘抽水機船。新建水泥渠道20條、計6300米,節制閘2座,砌河道4100米。糧食平均畝產從627.5公斤提高到1003公斤。1992年農業總產值210.27萬元,生產糧食90.068萬公斤,油菜籽8.211萬公斤,生豬飼養780頭,出售538頭。
村莊榮譽
2000年度被縣民政局評為“村民自治示範村”
2002年度被縣“雙建”工作領導小組評為“衛生村”
2003年度被縣委縣府評為“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2004年度被縣政法委、縣綜治委評為“縣社會綜合治理示範單位”
2004年度被市委市府評為“五好村黨組織”、“市級衛生村”
2004年度被縣委辦縣府辦評為“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
2005年度被縣委組織部、縣總工會評為“示範基層工會”
2005年度被省愛衛委評為“省級衛生村”
2005年度被縣委評為“五好村(居)黨組織”
2005年度評為省五星級民主法治村
2005年度被縣殘聯評為“縣殘疾人工作先進社區(村)”
2006年度被縣委評為“五好村(居)黨組織”
2006年度被縣人口和計畫生育評為“生育文化示範村(社區)”
2006年度被市計生協會“05年度計生協會示範村”
2006年度被縣婦聯評為“‘三八’紅旗集體”
2006年度被省司法廳、省民政廳、省普法辦評為“省民主法治村”
2007年度被省委省府評為“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
2007年度被縣委縣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2007年度被縣精神文明建設委評為“環境優美村”
文化教育
村級經濟的發展,使全村人均收入從1978年的88元提高到1992年的1828元。1978年全村沒有電視機,更沒有電冰櫃、錄像機。1992年底全村擁有收錄機386台、
電視機575台、錄像機32台、電冰櫃97台。有50%的戶用上了煤氣。村民家庭財產每年由村里出資6000多元進行
保險,村民享用免費安裝供給的自來水,享受初級衛生保健。1991年起每年組織老人旅遊、看社戲。
村民住宅,70年代是草房與磚木平房。1973年開始翻造新房,80年代建樓房,90年代造別墅。新村建設統一規劃,統一用地標準,樓房與圍牆配套,住宅與道路配套,水泥馬路通縣城,田頭地角建6條石砌機耕路,計5300米。
盛陵村的基礎教育源遠流長。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吉生布廠老闆徐吉生出資創辦私立吉生國小,學生100餘人,免費入學。畢業生可推薦至盛陵吉生布廠、杭州慶盛綢廠學生意。1952年,私立吉生國小由國家接收,改名盛陵完全國小。1969年增設國中班,1988年併入大和鄉中學。1987年起實施9年制
義務教育。1992年起實行獎學金制度。國小、國中入學率均達到100%,青、壯年(15-44周歲)脫盲率達96.53%。
悠遠而深厚的文化沉積使盛陵村人才輩出,市場經濟使盛陵村物茂民豐。1991年盛陵村被列入紹興縣14個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之一。領導盛陵村走上富裕之路的盛陵村黨支部,從1989年起連續4年被評為紹興縣先進黨組織,黨支部書記
徐關浩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