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為紹興府山陰縣安昌鄉。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成市,分東市、西市。
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安昌鎮。
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安東、安西兩里。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復置鎮。
1949年,屬齊賢區。
1950年,分設安昌東鎮、安昌西鎮。
1954年4月,東鎮、西鎮合併建安昌鄉。
1954年7月,復為安昌鎮。
1961年9月,改安昌人民公社。
1975年11月,設定為安昌鎮、安昌鄉。
1988年2月,安昌鄉併入安昌鎮。
1992年5月,大和鄉併入安昌鎮。
2017年,撤銷安昌鎮,設定安昌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安昌街道轄東昌、王家橋、寺橋、三板橋、新橋、清風橋、新街7個居民委員會,國際、西扆、安華、海鹽、長樂、大和、前畈、白洋、大山西、盛陵、九鼎11個村民委員會,共18個民眾自治組織;下設82個居民小組、12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3年,安昌街道下轄4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人口
2011年末,安昌街道轄區總人口37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109人,城鎮化率59.8%,另有流動人口6.7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8116人,占49.0%;女性18884人,占51.0%;14歲以下4569人,占12.3%;15~64歲27663人,占74.8%;65歲以上4768人,占1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6805人,占99.5%;有壯、苗、土家、布依等15個少數民族,共195人,占0.5%。其中壯族10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3.8%;苗族38人,占19.5%。2011年,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0.8‰。
經濟
綜述
2011年,安昌街道財政總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億元,比上年增長7.0%。人均財政收入10000元,比上年增長0.4%。
2015年,安昌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6.07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20.8%,其中國稅收入3.69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7.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1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2.2%。
農業
2011年,安昌街道有農業耕地面積1.5萬畝。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4.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4%;2011年,生產糧食10011噸,其中水稻8769噸,小麥707噸。油菜籽產量438噸。2011年,生豬飼養量4.0萬頭,麻鴨飼養量43.1萬羽;生產禽蛋2459噸。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2018噸,漁業總產值0.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5.0%。
工業
2011年,安昌街道工業總產值2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8.2%;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6家,職工2.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6.9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57家,實現工業增加值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0%,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57家,其中20億元以上的1家,10億元以上的2家。
商業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商業網點1535個,職工3837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2億元,比上年增長8.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360萬元,比上年增長8.0%。2011年,進出口總額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出口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7%,主要產品有服裝,紡織面料,針織品等,銷往中東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金融
2011年,安昌街道有各類存款餘額39.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1.5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幼稚園10所,在園幼兒2350人,專任教師74人;國小5所,在校生4277人,專任教師16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529人,專任教師11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省重點中學1所,在校生4100人,專任教師280人,成人技校1所。
2011年,安昌街道教育經費達4797.2萬元,比上年增長0.2%;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95.1萬元,比上年增長0.1%,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5%,比上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1個,藏書1.8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病床80張,固定資產總值297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5人,其中執業醫師34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2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9萬人次,住院手術135台次,出院病人910人次。
2011年,安昌街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6萬人,參合率97.0%。
社會保障
2011年,安昌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0戶,人數350人,支出105.9萬元,比上年增長24.8%,月人均264元,比上年增長18.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7戶,人數286人,支出71.1萬元,比上年增長19.1%,月人均214元,比上年增長14.7%;五保供養38人,支出38.1萬元;醫療救助88人次,支出40.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9.7萬元。敬老院1所,床位80張。2011年末,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3292人,參保率88.0%。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2.9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1.2萬戶。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0.3千米,生產能力3萬噸/日。年工業用水180萬噸、生活用水16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0%;排水管道23千米,日污水處理能力1.8萬噸,工業廢水處理率100%。
2011年末,安昌街道擁有110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22.3千米,用電負荷5.3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3億千瓦時。
2011年末,安昌街道有公園9個,公園面積43.9公頃,園林綠地面積40.6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2.9公頃,綠化覆蓋率18.2%。
交通運輸
安昌街道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7條,總長22.9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26.7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1.36萬平方米。鎮區橋樑33座,總長度709米。鎮區公交汽車線路8條,運營里程達31千米,年客運量9.7萬人次。
歷史文化
唐中和年間(881~884年),武肅王錢錫平定劉漢宏、董昌之亂,因而得名。
風景名勝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境內西北端,與杭州市蕭山區相接,南靠柯橋城區,北鄰杭甬高速公路。古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是紹興師爺的故鄉。
榮譽稱號
2020年1月,安昌街道入選浙江省2020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
2021年12月,安昌街道入選“浙江省文化強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