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紅是辣椒的一個品種,該品種是山東省傳統的品種,最早產于山東省的益都縣(今青州市),所以取名益都紅,該品種的特點為乾鮮兩用,成熟後紫紅色,口感屬於微辣性,香辣,是加工色素和食用的最好的品種。
益都紅辣椒在中國最早產于山東省青州市(原益都縣)北部平原,栽培歷史已達180餘年,其性狀長羊角形,色澤紫紅,果肉肥厚,油分足,水分少,乾物質含量達16%~20%,辣味適中,香氣極濃,具有獨特風味。出口歷史達70年之久。
花單生,俯垂;花萼杯狀,不顯著5齒;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葯灰紫色。果梗較粗壯,俯垂;果實長指狀,頂端漸尖且常彎曲,未成熟時綠色,成熟後成紅色、橙色或紫紅色,味辣。種子扁腎形,長3~5毫米,淡黃色。花果期5~11月。
益都紅有明顯的主根和很多的側根及根毛,主根受傷後,側根發生較快,故移栽成活率較高。莖上不易產生不定根。從第12節~14節開始分枝,第1次分枝多為2條,第2次分枝多為4條~6條。葉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單葉互生,葉脈明顯,葉面較光滑。花冠白色,果實呈羊角形,長8厘米~15厘米,鮮椒青綠色,成熟後呈紅色或暗紅色。
溫度。發芽適溫為25℃,低於15℃發芽困難。植株生長期白天適溫為22℃~28℃,夜間為15℃~20℃,低於15℃或高於35℃時,開花授粉不正常,常造成落花落果。
水分。根系較弱,既不耐旱也不耐澇,需經常供應水分才能生長良好。但田間不能積水,田間積水數小時,植株就會萎蔫,嚴重時成片死亡。
產於中國山東省的益都縣。
在不蓋地膜、農膜的地塊,辣椒緩苗後即應連續鋤地3次~4次,以提高地溫促根下扎。門椒開花前後將門椒以下的老葉和分杈全部去除,以利田間通風透光和防止對椒以下分杈。雨季來臨前應培土扶壟,以利排水。視墒情及時澆水,雨後及時排水。熱雨過後要立即澆1次井水,以降低地溫和氣溫,稱作"澇澆園"。益都紅乾椒生產施肥以基肥為主,如基肥不足,需追肥時,應在培土前進行,每667平方米用250千克打碎的土肥拌入三元複合肥25千克~30千克,刨小穴施在辣椒一邊,蓋好壓實,但應注意儘量不傷根系。
辣椒生長期間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病毒病。炭疽病可在初花後用1:1:160的波爾多液預防,每隔7天~10天噴1次。發現病斑後可噴80%的代森錳鋅800倍液或70%的甲基硫菌靈600倍~800倍液防治。病毒病應以預防為主,在及時防治蚜蟲、灰飛虱等傳毒媒介的同時,在苗期和定植後及時噴施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的病毒剋星400倍~600倍液防治,每隔5天~7天噴1次。
益都紅辣椒的正常成熟時間在霜降前,如遇乾旱年份,收穫時間可提前到秋分前後。收穫的標準應掌握在80%的辣椒變紅。收穫方法是連根刨出,擺在田間曬2天~3天,然後運到村頭場上,豎放成一片。反覆倒曬,直到葉子落淨,再將辣椒植株堆垛。堆垛時先墊好垛底,一般垛底寬1.2米,高於地面30厘米~40厘米,長度視辣椒數量而定。將辣椒植株2株相對,根朝里,梢朝外,平放,垛高2米左右,上部覆蓋防雨。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自然風乾,待椒果乾後,從植株上摘下、分級、包裝、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