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柄白馬鞍菌(皺馬鞍菌)

皺柄白馬鞍菌

皺馬鞍菌一般指本詞條

皺柄白馬鞍菌[Helvella crispa (scop.)Fr],又稱皺馬鞍菌,子實體較小,菌蓋初始馬鞍形,柄白色,圓柱形,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食用,味道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皺柄白馬鞍菌
  • 拉丁學名:[Helvella crispa (scop.)Fr]
  • 別稱:皺馬鞍菌
  • :真菌界
  • 分布區域:河北、山西、黑龍江等
  • 經濟價值:可食用,味道較好
簡介,形態特徵,採收方法,貯藏處理,貯藏條件,氣調整藏,冰藏法,缸藏法,藥物處理,栽培技術,液體搖瓶培養條件最佳化,提高產量,春季補水,

簡介

皺柄白馬鞍菌[Helvella crispa (scop.)Fr]
皺柄白馬鞍菌(圖1)皺柄白馬鞍菌(圖1)
又稱皺馬鞍菌。
子實體較小。菌蓋初始馬鞍形,後張開呈不規則瓣片狀,2-4cm ,白色到淡黃色。子實層生菌蓋表面。柄白色,圓柱形,有縱生深槽,形成縱棱,長5cm,粗2cm。
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黑龍江、江蘇、浙江、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區。
經濟價值:可食用,味道較好。此種與乳白馬鞍菌(H.lactea) 很近似。

形態特徵

皺柄白馬鞍菌又稱皺馬鞍菌。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可食用,味道好。
皺柄白馬鞍菌(圖2)皺柄白馬鞍菌(圖2)

採收方法

1、適時採收蘑菇採收過早,菌蓋末長足,影響產量,過遲菌體不耐貯藏,品質下降。平菇應在菌蓋充分展開,顏色變淺,下凹處有白色茸狀物,邊緣剛向上翻卷。而未大量散發孢子時採收,採收過晚,菌柄堅硬,邊緣破裂,質地變韌,常帶苦味和怪味,食用品質下降。香菇要在未開傘時採收。雙孢菇一般在菌蓋未超過4厘米、未開傘時採收,採收過晚易開傘褐變,縮短貯藏期。金針菇應當在菌柄停止生長,菌蓋直徑達1.5—2.0厘米,菌蓋邊緣開始放平時採收,過遲菇體失重。
皺柄白馬鞍菌(圖3)皺柄白馬鞍菌(圖3)
2、採收方法採收當天不要噴水保持韌性,但過早停水會使菌蓋乾燥、脆裂,有的在清晨可少量噴水。採收時,將單個蘑菇向上轉動採收,菌蓋向外傾斜,不要直接從菌床拔出。用左手手指夾緊菌托,右手用刀切斷菌托基部;當子實體叢生時,如平菇,可用刀貼近床面從菌柄基部整叢切開;金針菇則輕輕握住菇叢拔下即可。採收後,菇柄朝上放入籃中,儘快預冷或在冷涼地方將菇柄修理分級,也可以采後立即修理,再裝籃。個體較大、菌柄較短的品種,剪短菇柄可延長貯藏期。如平菇采後留柄長2—3厘米為好。雙孢菇採收時柄長一般為5—10毫米。金針菇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菌柄,不宜剪短。修整時,將不宜貯藏的開傘菇、病菇、蟲菇和有機械傷的受損菇剔除。修整後的蘑菇儘快冷藏。

貯藏處理

貯藏條件

蘑菇貯藏的適宜條件為0℃和95%的相對濕度,蘑菇的失水與黑柄和開傘有關,用薄膜包裝或保持相對濕度高於95%可減少失水。氣調貯藏可抑制蘑菇褐變,控制在2%—4%的氧和5%—10%的二氧化碳有利於保持蘑菇的白色和延長貯藏壽命。採用鹽水、檸檬酸、抗壞血酸、二氧化硫或蒸汽熱處理均能鈍化多酚氧化酶活性,防止酶促褐變;貯運中應避免用金屬容器裝菇,以防產生非酶促褐變。

氣調整藏

1、自發氣調將蘑菇裝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通過蘑菇自身呼吸造成袋內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環境。包裝袋不宜過大,一般以可盛裝容量1—2公斤為宜,在0℃下5天品質保持不變。
2、充二氧化碳將蘑菇裝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充入氮氣和二氧化碳,並使其分別保持在2%—4%和5%—10%,在0℃下可抑制開傘和褐變。
3、真空包裝將蘑菇裝在0.06—0.08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抽真空降低氧含量,0℃條件下可保鮮7天。

冰藏法

冰藏法在運輸中加冰塊使菇體降溫,在包裝容器內墊一層塑膠膜,底部放4—6厘米厚的碎冰,在中部放置冰袋,四周放置蘑菇,裝八成滿時將四周薄膜向內摺疊,膜上再蓋厚約5厘米的碎冰,最後加蓋運輸。

缸藏法

缸藏法在洗淨的缸底部放3—4厘米深的冷水,上設木架,將蘑菇碼在其上,然後用塑膠薄膜封口,置於低溫下貯藏。

藥物處理

(1)鹽水蘑菇來後用0.6%的冷鹽水清洗並浸泡10分鐘,可起預冷和防止褐變的作用,瀝乾水分進行貯藏。若鹽水洗後,再用0.1%抗壞血酸或0.1%檸檬酸漂洗後貯藏,效果更好。瀝乾,裝入塑膠袋中冷藏。(2)焦亞硫酸鈉采後用0.02%焦亞硫酸鈉洗去雜物,再放入0.05%的焦亞硫酸鈉中半小時,清水洗淨後;瀝乾貯藏,有很好護色作用。輻照,γ射線輻照可防止鮮蘑菇變色,抑制呼吸和開傘,使用劑量為200—300拉德。

栽培技術

液體搖瓶培養條件最佳化

通過搖瓶液體培養試驗,對皺柄白馬鞍菌液體深層培養中培養基成分、pH值、裝液量及搖床轉速、培養時間等對菌絲體生長的影響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適宜的培養條件為:培養基含小麥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適pH 5.5-6.5,裝液量300-400 mL/L,接種量5 mL培養菌液,溫度26-28℃;搖床轉速100 r/min,培養時間7 d。適宜條件下最大菌絲生物量可達5.867 g/L。

提高產量

皺柄白馬鞍菌凡以雜木屑和農作物秸稈等原料栽培的食用菌,其產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培養過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見的污染黴菌有青黴、木霉、鏈孢霉、黃麴黴和黑麴黴,其中以青黴和木霉危害最重,它們污染培養料,與菌絲爭奪營養,分泌毒素,影響菌絲生長發育。因此,要提高食用菌產量,在培養料製備和培養過程中應採取以下10項技術措施:
1、選用新鮮培養料各類食用菌栽培配方很多,原料不同,但大多數作物的副產品和雜木屑均可利用。首先必須保證原料新鮮、無霉變。否則,受潮陳舊原料易霉變,導致黴菌叢生,不僅消耗了養分,而且不利於食用菌菌絲生長。
2、搞好培養料預處理一些原材料因質地堅硬,顆粒粗細不均,為防止菌筒薄膜裝料後被刺破,必須將培養料混合後細篩。
3、合理調配含水量應根據不同季節調整培養料的含水量。高溫季節,污染率高,除在培養料中添加0.1%--0.2%多菌靈以外,還可適當降低培養料的含水量。低溫季節可適當增加培養料的含水量,可有效控制雜菌污染,且不會影響食用菌菌絲的正常生長。
4、及時裝袋為防止培養料腐敗,拌好料後,應集中時間裝袋,並儘可能在較短時間內裝完,並及時滅菌。
5、滅菌必須徹底滅菌徹底與否是食用菌生產能否成功的關鍵。當料溫達到100℃後仍需維持12小時以上才能徹底滅菌。
6、選擇優質菌種優質菌種是栽培成功的基礎。各類菌種適宜溫度和對環境的要求不盡相同,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培的季節來選擇最適宜的菌種。接種時要仔細檢查,看菌種瓶是否破碎,瓶內培養基表面是否收縮。
7、嚴格消毒將接種室地面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後,將菌種瓶、接種工具、膠布、酒精及棉花等置於無菌室內,按每立方米用10毫升福馬林和7克高錳酸鉀的比例對接種室進行熏蒸消毒。
8、迅速接種接種時,必須保證接種場所、工具和接種人員的清潔衛生,以防污染。接種穴內應塞滿菌種。貼膠布時,應將接種穴周圍散落的菌種碎塊扔掉,以防污染。
9、正確培養把菌筒置於15℃--25℃溫度下發菌。培養期間要經常換氣,以保證正常溫濕度。
10、科學用藥要經常檢查菌筒,發現黴菌污染要及時在污染處注射1%的克霉靈,既可殺死黴菌又不會影響菌絲生長。當污染面積較大時,可在污染處注射5%的石灰水,若污染很嚴重時須將污染菌筒挖坑深埋。

春季補水

春季氣溫上升到10℃,儘管氣溫適宜出菇,但由於出過潮菇後,菌袋失水嚴重,往往因水分短缺不能出菇。據筆者生產經驗,總結了補水四法,今介紹給廣大菇友。水池浸泡將水池內灌滿水投入菌袋,上壓竹排、石塊等,使菌袋侵入水中,這是最原始的菌袋補水方式,操作方便,投資較小。但由於失水菌袋浮力很大,上壓石塊等重物難以穩定,因此,此法不適應大量商品生產。層疊浸泡建一大型水池,下鋪寬幅塑膠膜至池沿,其上排3層菌袋,再鋪1層塑膠膜,直到菌袋將水池基本添滿,然後開始注水。這樣靠上層的重量,使下層菌袋不至於漂浮,補水效果不錯。此法缺點是需時較長,一般約3天時間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水管補水將噴霧器金屬管去掉噴頭,尖端製成斜尖口型,前20厘米打上直徑0.3厘米左右的小孔約20個,另一端接軟水管套於自來水龍頭上即為一個補水器。將金屬管尖端插入菌袋,打開水龍頭,可在10秒鐘左右完成補水。不足之處是水分只是填充至基料的空隙之中,補水後仍需較長時間的吸水過程。
機械注水到目前為止這是菌袋補水速度快、效果好的最佳方式。通過高壓水泵將水壓入基質,一般2?3分鐘即可完成對一批菌袋的補水。在給平菇等菌袋機械注水時,可在水源中加入尿素或磷酸二氫鉀適量,可起到增產效果。補水後將菌袋置於閉光、適溫、通風處休養10天左右,待見有現蕾徵兆時,及時轉入集中催蕾和出菇管理,一般補水後首次出菇的產量可與其第二潮菇相仿。因此實施正確有效的補水方法,是提高產量的較好措施和途徑,可使生產效益大幅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