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支隊

皖西支隊

《雙十協定》達成後,中共中央命令新四軍從長江沿岸的幾個地區撤退到蘇北、山東解放區集中。1945年10月2日,華中局致電新四軍七師和皖江區黨委領導人,指示:“由沿江支隊抽調對大別山區熟悉的3個主力連,留皖中地區活動。將來萬一情勢嚴重,亦可依靠巢湖、沿江及大別山為根據地,作分散游擊活動。皖南與皖中堅持部隊,應配備較高黨政軍幹部,並留一電台,能經常保持與主力部隊聯繫”。根據華中局的指示,皖江區黨委和七師即決定白湖中心縣委書記桂林棲留在皖中,領導皖中地區的敵後鬥爭;同時決定新四軍七師沿江支隊沿江團二營教導員鐘大湖與桂林棲會合,帶領皖中的留守部隊開展敵後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皖西支隊
  • 環境:《雙十協定》達成後
  • 撤退到:蘇北、山東解放區集中
  • 時間:1945年10月2日
成立地點,發展改建,制定政策,方針落實,重大事件,

成立地點

桂林棲、鐘大湖的兩支隊伍會合後,在無為大孔家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沈博、朱振中等。會議決定將留下堅持鬥爭的部隊合編為皖西大隊,桂林棲任政委,鐘大湖任大隊長,沈博任教導員,朱振中任副大隊長。
隨著皖江地區形勢日益緊張,國民黨反動派控制了多數城市,沿著主要交通幹線向皖江游擊區逼進,皖西大隊領導決定立即撤出大孔家,避敵鋒芒,保存實力,先向巢湖姥山一帶轉移,後向廬江縣藕塘上岸西行,沿著廬、桐、舒邊境前進。10月中旬,皖西大隊到達桐潛舒交界山區的西嶺,同先期回大別山的張偉群、楊震游擊隊會合。

發展改建

兩支部隊會合後,桂林棲、張偉群、鐘大湖等主要領導人在潛山後沖大虎叉召開了連以上幹部會議,決定將兩支共400餘人的武裝合併,番號仍為皖西大隊。同時,決定成立中共皖西工委(亦稱大別山地委)。會議還進一步研究了鬥爭任務和鬥爭方式,明確以桐潛交界的蔣鐵、後沖、水貴、螺絲嶺一帶為中心,向周圍發展。部隊分兵八路展開活動,其中張有道率七連兩個排,到岳西、太湖一帶活動,基地是鷂落坪,爭取打通與新四軍五師的聯繫。
1946年4月,華中分局曾指示將皖西大隊改建為皖西支隊,由於部隊處境困難,改建工作未能進行。10月,在華中分局匯報工作的桂林棲派張國平同楊震一道回皖西,將華中分局指示改皖西大隊為皖西支隊的決定轉告工委領導人張偉群、鐘大湖。張偉群、鐘大湖即整編部隊,成立皖西支隊,支隊長(亦稱司令)由鐘大湖擔任,政委、副政委分別由桂林棲、張偉群擔任。所屬部隊編為3個大隊:一大隊(直屬大隊)大隊長由鐘大湖兼任,二大隊大隊長張有道,三大隊大隊長楊震、教導員張國平。並劃分了各大隊活動區域:一大隊以潛山水貴、黃柏為基點,向桐、舒、廬邊發展;二大隊以潛山黃柏、槎水、源潭為基點,向懷、太、岳邊發展;三大隊以潛山水貴、官莊為基點,向舒、霍邊發展。

制定政策

1947年2月下旬,桂林棲回到大別山區,在桐、潛交界的螺絲嶺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會上,桂林棲報告了解放區解放軍不斷取得勝利的大好形勢,傳達了華中分局對皖西鬥爭的指示,研究了以後鬥爭的方針、任務,確定組織和發動民眾、擴大人民武裝、擴大游擊活動區域,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在成立5個縣(工)委的同時,也整編了皖西支隊。支隊下設岳北縣大隊、潛太縣大隊、舒六縣大隊、桐廬縣大隊、廬北大隊和直屬隊。潛太縣大隊大隊長張有道、教導員張國平。

方針落實

1946年10月至1947年3月,由於皖西工委和皖西支隊執行了正確的政策和作戰方針,支隊常打勝仗。在游擊活動區域內,各階層亦發生了有利於皖西工委和皖西支隊的重大變化。皖西支隊活動區域東至巢湖,西達英山,南抵長江,北到六霍。1947年5月,鄂西北軍區副司令員劉昌毅率領所屬一、二支隊由鄂西北突圍來大別山區,在潛山黃泥白崖寨、槎水畈與皖西支隊會師。會師後,皖西工委決定將皖西支隊的第一大隊編入劉昌毅部的第二支隊,原屬皖西支隊的第二、三大隊編入第一支隊,對外號稱皖西人民自衛軍,由劉昌毅擔任司令員,桂林棲擔任政治委員,副政委張偉群、胥治中。皖西人民自衛軍共編為兩個支隊。第一支隊由汪某(名不詳)任支隊長,何政光任政治委員,開赴巢湖地區一帶進行革命活動;第二支隊由孔令甫任支隊長,梁誠為政治委員,堅持在潛、太、岳、英、舒、霍等縣游擊活動。
皖西支隊

重大事件

玉珠畈會
1946年夏,中原突圍後,張體學率新四軍五師獨二旅5000餘人來到太湖玉珠畈休整,在此召開緊急會議,傳達貫徹中央電報指示精神,並決定派獨二旅副政委熊作芳、政治部主任劉海燕率領3個連和1個警衛排與皖西的七師會合。
天橋戰鬥
1946年7月,新四軍五師獨二旅副政委熊作芳、參謀長李繼開率領3個連和1個警衛排與皖西的七師會合,在天橋橋埠灘附近與敵軍遭遇。部隊被敵 人截斷,電台馬達丟失,王興發副團長率2個連退回,熊作芳、李繼開率領1個連和警衛排沖了出來,後與鐘大湖、張偉群等部會合。
羅家嶺戰鬥
1947年5月,皖西支隊二大隊在太湖羅家嶺與潛山自衛團常備隊遭遇,發生激戰,二大隊傷1人、犧牲1人,斃敵9人。
徐家橋戰鬥
1947年8月,皖西支隊從小池出發,在新倉打掉一個鄉公所後,兵分三路進攻徐家橋,國民黨徐橋自衛中隊不戰而逃,皖西支隊追至大石泊湖邊,將其消滅。
黃崗戰鬥
1947年8月,皖西支隊二大隊攻克黃崗鄉公所,摧毀敵碉堡1座,消滅黃崗自衛隊30餘人。
新倉沙灘拆飛機
1947年8月間,皖西支隊和三縱九旅教導團從望江縣城返回,得知在新倉鎮河邊沙灘上落有一架國民黨飛機,於是派支隊二大隊張有道和教導團的閻玉林帶領部分戰士前往拆卸。拆卸人員遭到2架敵機掃射,9名戰士負傷。後大隊長劉常勝等從飛機上拆得大機槍6挺、子彈2000餘發。
白沙會議
1947年8月間,潛山黃泥港戰鬥結束後,桂林棲、劉昌毅率領皖西支隊來到太湖白沙中學休整,在白沙中學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攻打徐家橋,擴大軍事政治影響,推動望江、宿松兩縣的革命鬥爭。
太平戰鬥
1947年10月間,皖西支隊和三縱九旅教導團從太湖出發前往宿松縣進攻青年軍,恰巧駐防宿松縣城的青年軍前來太湖進剿,雙方在太平(今江塘鄉境內)遭遇,展開激戰,青年軍潰敗,皖西支隊和三縱九旅教導團乘勝追擊,在教導團團長吳國忠的統一指揮下,解放了宿松縣城。
劉家畈會議
1947年11月,皖西工委、皖西支隊主要負責人劉昌毅、桂林棲、於一川、張偉群、胥治中、鐘大湖、胡鵬飛、何德慶、孔令甫、梁誠等在劉家畈參加高幹會議,會上,皖西人民自衛軍司令員劉昌毅介紹了中原突圍到皖西的情況和皖西工委、皖西支隊(皖西人民自衛軍)堅持鬥爭的情況。會議決定:皖西部隊與三縱合編,劉昌毅調任三縱副司令員。皖西人民自衛軍一支隊編入三縱隊七旅三十七團,二支隊編入皖西一分區基幹團(團長蔣容英,政委方英同,副團長常示禮,參謀長賈仁義)。
城關會議
劉家畈高幹會議後,桂林棲、劉昌毅等在太湖縣城主持召開營以上幹部會議,傳達貫徹劉家畈會議精神。
太湖改編
1947年10月31日,三縱七旅旅長趙蘭田等率部在縣城與劉昌毅、何德慶、胡鵬飛、劉秀山、張有道等會合。11月中旬,皖西一支隊與七旅再次在太 湖會師,一支隊改編為七旅三十七團,何德慶、胡鵬飛分別任七旅副政委和參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