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口,即皖河入江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鎮附近,古稱皖口、宜城。皖口,從三國至民國,一直是安慶城西千年古城鎮,它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文化重地,是懷寧縣所有集鎮中最早見於正史的一個古集鎮,《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有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皖口
- 意義:古代軍事重鎮
- 典故:《渡長安嶺至皖口》《別皖口》
- 地點: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鎮
皖口,即皖河入江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鎮附近,古稱皖口、宜城。皖口,從三國至民國,一直是安慶城西千年古城鎮,它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文化重地,是懷寧縣所有集鎮中最早見於正史的一個古集鎮,《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有載。
皖口,即皖河入江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鎮附近,古稱皖口、宜城。皖口,從三國至民國,一直是安慶城西千年古城鎮,它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文化重地,是...
《過皖口》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過皖口》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名稱 過皖口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
古鎮皖口,今屬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鄉,距安慶城十五華里。現時皖口不過一個漁村小鎮,在歷史上卻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文化重地,是懷寧縣所有集鎮中最早見於正史...
皖口者,皖河入長江之口也。今屬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鄉山口鎮村,距安慶城十五華里。別看現時皖口不過一個漁村小鎮,在歷史上卻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文化重地,...
皖口之戰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十月,在宋滅南唐之戰中,異州西南面行營都指揮使劉遇率軍於皖口(今安徽安慶西南大觀亭附近,皖水入江口)擊敗南唐神衛軍都虞侯...
[古皖口遺址] 皖口,今為山口鎮,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市區西8公里處。... [古皖口遺址] 皖口,今為山口鎮,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市區西8公里處。地處古皖水入江口,又...
古鎮名。又名南皖口。在今安徽安慶市西,當皖河入長江之口。為古代長江沿岸軍事要地。三國吳諸葛洛率兵屯廬江皖口;南朝陳武帝時,在南皖口築城,皆指此。宋以後在...
《皖口遭風》是宋代詩人晁補之的詩詞之一。... 《皖口遭風》是宋代詩人晁補之的詩詞之一。 目錄 1 作者 2 詩詞正文 皖口遭風作者 編輯 宋晁補之...
《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是宋代詩人晁補之的作品之一。... 《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是宋代詩人晁補之的作品之一。中文名 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 外文名 ...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十月,在宋滅南唐之戰中,異州西南面行營都指揮使劉遇率軍於皖口(今安徽安慶西南,皖水入江口)擊敗南唐神衛軍都虞侯朱令贇軍的作戰。...
《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發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時吳兵三萬屯皖口,遇會諸路兵破之,擒其將朱令贇、王暉等,獲戎器數萬,金陵以平,錄功加領大同軍節度。車駕雩祀西洛,命率禁衛以從。...
《皖口謁余忠宣公祠》(二首)作者:清·蔣士銓十載重瞻廟像真,同龕相敬故如賓。一塘清水澄千古,三冢香泥葬六人。食祿敢存能死念?臨危才見讀書身。江濤氣靜...
二十一日,朱令贇孤軍乘大艦行至皖口(今安徽安慶西南,皖水入江口),遭宋行營都指揮使劉遇部阻截,遂用火油攻擊,適風轉向,火勢反燒,朱軍不戰自潰,混戰中朱令贇...
蔣雍植(1720-1770),字秦樹,號漁村,安徽皖口(今大觀區山口鄉)人,清代官員,文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