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皋蘭山最高點營盤嶺,收割後的小麥地里,犁頭翻開的土壤如同被打開的亘古書頁,暴曬在陽光下面,展現著它們隱藏的秘密。不遠處就是皋蘭山的最高點,那裡豎立著一個簡陋木製三腳架,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2000多年前,
遊牧在黃河岸邊的匈奴人曾經無數次地仰望過這座高山。
戰國時期,
匈奴趁秦滅六國之機,大舉南下。逼近黃河一線後,站到黃河邊上看到山非常高,所以取名叫皋蘭。
其實,對於皋蘭的來歷人們有三種說法:
其一,皋蘭是
匈奴語譯音。匈奴謂天為
祁連,而皋蘭、烏蘭、賀蘭諸山名,都和“祁連”發音相近,有高峻之意;
其二,出自羌語河的稱呼;
“實際上,皋蘭、烏蘭、賀蘭等指河,是匈奴人的稱呼,現在蒙古仍有將河叫皋蘭的。皋蘭山就是河邊的大山。應該得到確認的是:匈奴人在黃河北岸為皋蘭山取名的說法是成立的。”蘭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
金鈺銘說。
五泉山位於皋蘭山北坡,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民間傳說,這五眼泉是名將
霍去病用銅鞭戳出的,故名五泉。
“這僅僅是一個傳說,霍去病並沒有來過蘭州!”金鈺銘說,“這是一段被誤讀了的歷史。”
《史記》、《漢書·武帝紀》中記載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河西戰役時說:霍去病率軍一直向西,抵達張掖,然後在皋蘭山同匈奴展開大戰。人們往往把這個皋蘭山當作蘭州皋蘭山,從而混淆了霍去病西征的線路。金鈺銘說:“實際上,漢代在今天的甘肅境內應該有
兩個皋蘭山。一個是
蘭州的皋蘭山,另一個就是
張掖附近的合黎山,這座山當時也被稱之為皋蘭山。”霍去病同匈奴激戰的皋蘭山應該是
張掖的
合黎山。
從581年隋文帝開皇元年,在皋蘭山腳下設定了蘭州,歷史上從此有了蘭州這個名稱,至今已經有1427年了。蘭州就是因皋蘭山而得名。
“從匈奴人命名皋蘭山後,皋蘭山也就成了蘭州滄桑歲月的見證。”
生活遺蹟
走在營盤嶺上,黃土高原上溝壑縱橫,一層層的梯田環繞在山間,碧綠的玉米,淡灰的蔓菁,收割了的小麥,散布在田間。在那個破舊三腳架南面,是一塊平緩的斜坡,1981年這裡發現了一處
半山文化類型的墓葬,它們創造了
彩陶文化的頂峰之作。
“1981年4月初,蘭州市皋蘭山公社三營四隊平田整地時,發現了一批陶器,這裡是一處新石器的半山類型的墓葬,距離花寨子遺址大約五公里。”參與此次野外調查採集的省文物考古所的周廣濟說,“這次我們共採集到陶器20件,器型基本完整,形制製作比較新穎,是半山早期的文化面貌。”
在
蘭州市博物館二樓展廳內,收藏著兩個營盤嶺出土的鋸齒紋的彩陶罐。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李曉林介紹說:“這些彩陶造型優美,其中一個圖案為漩渦狀的鋸齒紋圖案,紅黑白相間的紋飾,展現了原始先民的審美觀念。”
半山類型是
馬家窯文化的中期類型,距今在4650年到4350年之間。這個遺址的發現給我們展現了那時蘭州居民的基本生活狀況。
那時皋蘭山頂林木茂盛,小溪流淌,黃河就在距離山下不遠的地方。先民們選擇了向陽面水的地方生活,人們把房屋修成長方形或方形,為了採光將房屋門開向東方,室內修了灶。人們一邊種地,一邊捕魚打獵,生活極其艱難,此時的制陶業已經相當發達,給先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987年10月,城關區伏龍坪北緣的山嘴上發現了一座
東漢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普通的墓地中人們意外發現了幾塊用來墊銅鏡的紙張。這就是伏龍坪東漢殘紙,那些紙共有三張,都在一個銅鏡中,呈圓形,直徑大約17厘米,柔韌性比較好。紙上有“婦悉履……奈何當奈何……”等文字。這是繼甘肅敦煌、
居延、武威旱灘坡之後,中國古紙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這塊殘紙是發現的文字最多的墨跡紙,為研究造紙術和書法藝術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金鈺銘說。
蘭山煙雨
皋蘭山頂一片片不規則的梯田種植著各種蔬菜,因為剛下過雨,山間雲霧相繞,有幾分“蘭山煙雨”的遺韻。
《蘭州城關區史話》的主編千同和說:“每逢風雨飄灑,或者雨後初霽,山間雲霧四起,山上樓台亭閣若隱若現,疑為天上宮闕。有時在早晚時分也有白雲輕煙,纏繞山腰,形成蘭山煙雨。”蘭山煙雨明代稱之為“皋蘭山色”,清代康熙年間始稱“蘭山煙雨”,它也是現存為數不多的蘭州古景點之一。
皋蘭山頂的
三台閣一帶地勢開闊,是居高臨下眺望蘭州城區風光的好地方。如今,站在皋蘭山頂大豁峴附近,市區景色一覽無遺,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都市早已不復當年的古色古香的境況了。
明代是今日蘭州文化的奠基時期。明初,為鞏固西北邊防,明政府從江南和山西等地遷移了大量的人口,充實蘭州。大批移民帶來各自不同的習俗文化,推動了蘭州本土士人群體的形成。在明初關隴士人文化日漸衰落的情況下,蘭州士人文化卻奇蹟般地發展起來。許多文人墨客,或在今三台閣附近(明初所建,原為魁星閣)登高望遠,或在皋蘭山的北坡五泉山上品茶,或者站在城牆上遙望皋蘭山,他們吟誦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詩文。
明代探花
黃諫,在其《游五泉山》中寫道:水結禪林左右連,蕭蕭古木帶寒煙。共夸城外新蘭若,自是人間小洞天。可知當時
蘭州五泉山一帶正在大興土木。清代詩人
宋琬曾寫了《寄蘭州司馬赴紫垣》:“城郭皋蘭北,衙齋面翠微。雪中千帳駐,樹里五泉飛。……”宋琬是山東人,曾在隴西等地當官,蘭州是必來之地,皋蘭山給他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人們不僅吟誦皋蘭山,許多人更把皋蘭山作為隱居之地。明代著名學者
段堅、清代著名學者
秦維岳都曾歸隱在皋蘭山下。段堅是著名的理學家,曾在山東、河南等地為官。造就了兵部尚書
彭澤等一大批人才。
“段堅晚年在五泉山依岩做洞,築東園南村別墅,讀書講學。卒後,葬在五泉山東龍口與紅泥溝之間的塔子坪,上世紀七十年代尚有三通碑,今已變為民居了。”
倡導修建
五泉書院的著名文人秦維岳是蘭州後五泉人,曾任布政使、按察使等職,後修《
皋蘭縣續志》,長期擔任五泉書院山長。秦維岳晚年隱居在後五泉的聽雨山房,他的詩集被人們稱之為《聽雨山房詩鈔》。
今天,讀著秦維岳的詩文,仿佛還能依稀見到一個孤單的身影,在蘭州後五泉山的一個小四合院中埋頭讀書,偶爾在夜雨中傳出陣陣誦讀聲,點綴著皋蘭山的夜色。
而主持修建五泉山的劉爾更是人所周知的名士了。
人文氣息
在關於皋蘭山的詩文中有不少和生態有關。
金鈺銘說:“蘭州作為我國西北的軍事交通樞紐,在歷史上是一個林木非常繁茂的地方。
司馬光在《
資治通鑑》中說,盛唐時,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無出隴右。”
宋元時期,蘭州地區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明代蘭州的植被也非常好。明代到清代中期,皋蘭山曾是森林茂密之地。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蘭縣的殘碑記載:“採用本山松柏木料八萬三千餘根”。
“……絕頂青青立馬看,山色東連關紫氣,河聲北注隴雲寒。天晴萬樹排高浪,日落雙橋枕碧瀾。見說古來征戰地,驃姚曾此走呼韓。”這是明代詩人
周光鎬寫的《詠皋蘭山》,這首詩中給人們記載了皋蘭山植被的情況。
到清代早期,蘭州的植被也未遭大的破壞。今天的皋蘭山、水磨溝等地方,依舊是林木茂密。清代詩人
秦維岳在詩《
水磨溝》中寫道:“浩門湍急一溝橫,兩面青山左右迎。行列平岡灣折處,綠楊影里望柴衡。”
皋蘭山的大豁峴,據說是
劉伯溫斬龍脈的地方。劉伯溫斬龍脈的傳說實際上是對明初西北緊張局勢的反映。
民間認為自劉伯溫斬龍脈之後蘭州風水大壞,明清以來,蘭州甚少出大官,官職最高的僅僅是個
兵部尚書,更沒有頂尖的學術大師。因此人們在皋蘭山頂修建了
三台閣(魁星閣)等,以便聚集蘭州文脈。
“明代後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綠洲絲綢之路徹底衰落,經濟的衰落必然造成文化的衰敗!”金鈺銘說。
建設項目
蘭州市城關區啟動“大蘭山建設項目”,協調將蘭山索道站舊址劃歸皋蘭山造林站,開發建設皋蘭山山地
生態公園。同時,未來5年內該區將全面實施“文化城關”戰略,以南北兩線旅遊休閒經濟帶為重點,建設蘭山公園黃河館、青白石彩陶文化遺址、皋蘭山蘭州戰役遺址紀念園和一批區域文化雕塑群等人文景觀;
蘭州市城關區計畫建設皋蘭山
生態園,將皋蘭山6957畝耕地全部退耕還林,使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3%。同時妥善安置皋蘭山903戶4031名農民,將2156名勞動力就地轉為林業生態建設職工。啟動“大蘭山建設項目”,蘭山索道站舊址有望劃歸皋蘭山造林站,開發建設皋蘭山造林站山地生態公園。同時,繼續進行“兩園”建設,其中為徐家山公園投入4000萬元,突出綠色歷史、人文特點,建成歷史文化長廊,完成耀邦林改造打造4A級景區;為五一山公園投入1000萬元,完成高坪蓄水池建設,將其打造成集灌溉、景觀、休閒、餐飲為一體的公園綜合體。
此外,城關區將充分發揮
黃河文化、絲路文化、
民俗文化交融的優勢,努力把城關建設成為
華夏文明的展示區、文化創意研發的核心區,實施華夏文明展示、絲綢之路博覽、隴上風情薈萃、黃河上游古代生態文化聚集等傳統文化挖掘展示工程,加快實施蘭州博物館改造、
水車博覽園二期、蘭州廣電大廈等重點項目,以南北兩線旅遊休閒經濟帶和城市主要節點為重點,規劃建設蘭山公園黃河館、青白石彩陶文化遺址、皋蘭山蘭州戰役遺址紀念園、甘工委紀念館和一批區域文化雕塑群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展現絲路文化、黃河文化等區域性特色文化魅力,培育、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支持《
大夢敦煌》、《
絲路花雨》等藝術精品演出及品牌延伸工作,提升金城社區藝術節等大型文化節會活動為重點的文化精品工程,釋放或增強文化品牌的外溢效應,擴大產業鏈。
同時,該區還將大力促進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鼓勵
社會資本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建成創意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城關區一次投入500萬元之後每年注入500萬元成立城關區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通過“城關區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重點扶持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精品民營文化小劇場。目前已吸引了20家文化企業入駐園區。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已完成了文化產業增加值9.3億元,文化產業投資額5.5億元。同時,以文化產業園和基金會為支撐,投入400萬元建設集人才培養、文博展覽、文藝演出等功能為一體的“城關區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一個文化藝術交流演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