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皇甫俞義
- 所處時代:高麗王朝
- 逝世日期:1042年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康兆派去接王詢的金應仁和王誦派去的皇甫俞義同時到達神穴寺,因為他們早已背著王誦達成了默契。後來這些大臣便篡改歷史,把王誦被廢的責任都推卸到金致陽和康兆身上,但事實上這些大臣自己要負最大責任。軼事典故 龍...
太平九年(1029年),與左僕射異膺甫、御史大夫皇甫俞義、尚書左丞黃周亮等主持營建開京羅城,因功進檢校太尉、行吏部尚書兼太子少師、參知政事、上柱國、開城縣開國伯,食邑七千戶,加輸忠創闕功臣號。又獲賜姓王,名可道,給...
開泰三年(1014年)十一月,他與皇甫俞義因建議“奪京軍永業田,以充祿俸”而被武臣金訓、崔質等痛打,然後流放。金訓、崔質伏誅後又被召還,於開泰四年(1015年)六月二十六日被拜為戶部尚書,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卒於任上,追贈...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月,高麗穆宗得知母后千秋太后(獻哀王后)的姘頭金致陽謀反的訊息後,一面與蔡忠順、崔沆等商量後派皇甫俞義去楊州三角山(今首爾)神穴寺迎立在那裡出家為僧的大良院君王詢,一面命康兆入衛,以備不測。...
王亨在位時,強硬派領袖王可道已死,皇甫俞義等妥協派掌權,便逐漸找台階來緩和對契丹的關係。太平十五年(1035年)五月,契丹以來遠城長官的名義向高麗興化鎮送去一篇牒文,稱高麗一直向契丹稱臣納貢,後因大延琳之亂不再來朝,如今...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月,高麗穆宗得知母后千秋太后(獻哀王后)的寵臣金致陽謀反的訊息後,一面與蔡忠順、崔沆等商量後派皇甫俞義去楊州三角山(今首爾)神穴寺迎立在那裡出家為僧的大良院君王詢,一面命西北面都巡檢副康兆入衛...
平章事徐訥等29人建議像王可道說的那樣絕交,中樞使皇甫俞義等33人主張妥協,反對絕交,王欽採納了前者的建議,停止對契丹的朝貢,並拒絕使用景福年號,沿用太平年號。翌年正月,契丹遣使來高麗,高麗拒絕接納,並在朔州、寧仁鎮、派川...
穆宗得知金致陽的陰謀後,便與蔡忠順、崔沆、皇甫俞義等定策迎立王詢,金致陽雖自知陰謀破產,但也無可奈何。二月三日西北面都巡檢使康兆以清君側為名進京,金致陽與其私生子均被康兆殺死。相關爭議 一般認為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的...
皇甫秀(蔡時娜飾)是太祖王建的孫女,雖然生為女兒身,但她卻遺傳了太祖驚天蓋世的胸懷和氣概。在丈夫高麗王朝第五代王景宗英年早逝之後,皇甫秀的親哥哥繼位成為第六代王成宗。在成宗在位期間,皇甫秀一直積極主張對北方強國遼國抗戰,...
中樞院使張延祐、日直皇甫俞義建議奪取京軍的永業田用作文官的俸祿。上將軍崔質、金訓等一直因文武差別待遇而憤憤不平,便在1014年十一月初一發動兵變,沖入宮中,抓走張延祐、皇甫俞義,並當面向王詢控訴。王詢無奈,下令流放張延祐...
王詢早年受封大良院君,後在姨母千秋太后皇甫氏及其姘夫金致陽的逼迫下出家為僧。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被皇甫俞義等從楊州神穴寺接回開京,康兆扶植他即位取代高麗穆宗王誦。翌年契丹皇帝耶律隆緒以問罪為名親征高麗,王詢南逃羅州...
高麗穆宗時擔任西北面巡檢副使,為鎮守西京(即平壤)的西北面都巡檢使康兆的副手,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月,高麗穆宗得知母后千秋太后(獻哀王后)的寵臣金致陽謀反的訊息後,一面與蔡忠順、崔沆等商量後派皇甫俞義去楊州三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