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是我國古代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他以私人創辦為主,將教學和研究、圖書的收藏和校對合為一體,是相對獨立與官學之外的民間性學術研究和教育組織。從明到清的數百年間,百泉書院幾度興衰,名噪全國,在我國的書院史上占有極高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泉書院
- 地位:在我國的書院史上占有極高的地位
- 創建於:五代末年
- 記載:《輝縣誌》
- 地址:河南省輝縣市
基本簡介,百泉書院的創始,書院的歷史變遷,書院的人文特色,百泉書院特色,歷史地位,
基本簡介
“輝縣之勝在百泉,百泉之勝在書院。”百泉書院創建於五代末年,原名太極書院,明代改為百泉書院。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9月),皇帝遊覽百泉,百泉曾為乾隆行宮(亦稱翠華行宮),其後恢復教育功能。民國時期仍辦學不止,有著極高的景觀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輝縣誌》載:“百泉書院舊在縣西五里蘇門山麓,百泉之左,即太極書院。始於宋代,借山水之靈秀,為求道興學之佳地。歷代名士景從學聚,蘇門百泉名著華夏。”
百泉書院的創始
百泉書院宋元時稱為太極書院,位於百泉湖東岸。創建時間為宋,到了元時,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關鍵人物是姚樞,姚樞曾任燕京(北京)行台郎中,1141年辭官來輝隱居,耕荒種田,耕讀自樂,自刊《國小》《論孟》等書,散之四方,以惠學者。慕姚樞之名,1250年,著名學者許衡、竇默也從河內(河南沁陽)、肥鄉(河北大名)來到百泉。他們在太極書院內,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曆、兵刑、食貨、水利無所不授。不論學生出身貴賤、智商高低,他們都能因人施教,使求學者皆有所得。百泉彈丸之地,遂成理學淵藪。一時擔簦負芨者,絡繹於道,使得太極書院與朱熹創辦的白鹿洞書院,陸九淵創辦的鵝湖書院並駕齊驅。因當時的許多名臣和學者都曾受學於此,故後人在評說理學的發展時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意即理學興起於宋代的洛陽,發揚光大在元朝的輝縣蘇門山)之說。
書院的歷史變遷
姚樞等人離開百泉後,太極書院漸漸蕭落。到了明代成化年間,沉寂了220餘年的太極書院又得以復興。河南提學僉事(省級主管教育的官員)吳伯通、知府張謙在太極書院舊址上,又建起了百泉書院。
據當時的參政大學士劉建《百泉書院記》載:“(百泉書院)於成化庚子(1480年)4月始建,至壬寅(1482年)3月竣工,歷時兩年。凡為屋三重(即三進院),為楹六十有二,匾其前曰‘先賢祠’,內祀周敦頤、邵雍、司馬光、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張栻、呂東萊、許衡10人,另以姚樞、竇默二人配享;中曰‘講道堂’,左右為齋凡八(即八排房);後曰‘主敬堂’,左右為齋凡四(即四排房),合匾之曰‘百泉書院’”。由此可見,百泉書院的規模在當時已經非常宏大了。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開封遭李自成軍隊圍攻,決水淹城,省貢院遂移至百泉院。自清順治二年(1645年)至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共歷6科,後改為科舉考試的地方。
清順治、康熙二朝,是百泉書院的又一個鼎盛時期。順治七年(1650年),一代大儒孫奇逢自河北來輝,在百泉書院主講“夏峰之學”,四方學者,紛至沓來,使得百泉書院與襄城李來章主持的嵩陽書院、柘城竇克勤主持的朱陽書院三足鼎立,馳名中州。李來章是孫奇逢的弟子,竇克勤又拜孫奇逢的弟子耿介為師傳習百泉之學,所以嵩陽書院、朱陽書院及李來章後創的南陽書院、紫雲書院及廣東連山書院等,都已是百泉之學的一傳、再傳之學。百泉書院不僅在中州獨占鰲頭,還同浙江的姚江書院、陝西的磋中書院一起,站在全國諸多書院的前列。
清乾隆七年,百泉書院又行重修,規模 較前更為恢弘。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巡遊百泉,將百泉書院改為行宮。道光六年(1826年),知縣周際華立《學約十條》(立學、立教、立志、立身、立德、立功、立言、立名、立城),並將書院由百泉湖畔移至輝縣城內。光緒末年,西風東漸,學堂勃興,百泉書院停辦(其舊址在今輝縣城內書院街)。
書院的人文特色
百泉書院特色
歷史上的百泉書院很有特色,首先是院址的選擇上與一般的書院不同,官學大多設在京都或城市,而百泉書院卻選擇了風景秀麗的百泉湖畔,這絕不是偶然的。書院的前身是“太極書院”,講學的內容主要是《易經》,易學是極重視天人關係的,因此,“太極書院”在院址的選擇上強調天人合一,把自然環境作為教育的一種手段,注重大自然對學生的影響和薰陶。再者百泉書院藏書豐富,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文化中心。宋代時印刷術進步很快,刊刻圖書質量高、數量多,無形中促進了書院藏書事業的發展。百泉書院作為歷代的知名學府,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著作。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從事學術研究,提高教學水平,書院建有刻印機構,因此書院裡藏書刻書盛行,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獻典籍,這種風氣一直保持到清末。直到今天,輝縣市的博物館裡還保存著百泉書院的藏書1萬多冊,以及清代學者孫奇逢的刻印書版數千塊。
另外,百泉書院還有一個特點:在這裡讀書的學生可以自由流動,不受地域、學派的限制。書院採取“門戶開放”的教學原則,來者不拒,走者不留。當時各書院的主講邵雍、程顥程頤兄弟、司馬光、張載等人的政治主張不同,學術見解不同,學派不同,因此他們規定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書院而不必放棄自己信仰的學派。這種開放型的教學方式十分有利於學術交流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歷史地位
百泉書院在歷代文化史上都有極高的地位,有時竟是全國的最高學府,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南移,文化也跟著南遷了。以至於到了今天,百泉湖的東岸上只有一片綠樹紅牆,城內也只留下一個徒有虛名的書院街,百泉書院永遠從中原大地上消失了。
但是,百泉書院作為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形式,其辦學模式仍為很多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它是名流學者講經論道之所在,文人學士嚮往之地方。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播中,沒有任何另一種形式能如書院這樣呈現得這般自由。百泉書院的最大特色在於,它是由民間辦學者傳辦,沒有政府認可與資助,這為今天的民辦學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還有,百泉書院這種辦學模式是弘揚文明,傳播思想,傳承文化的載體,它和河南文化有著難解難分的姻緣關係,縱觀百泉書院在歷史上的三起三落,可以窺見我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趨勢,它在中原歷史文化的傳承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百泉書院從五代末年創立到清代,歷時近千年,從宋代開始,又數度成為中原地區理學研究的核心,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它所承載的精神氣質和文化使命像蘇門山一樣萬古長青,像百泉湖一樣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