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背景
1935年,日本陸軍在實戰中領教中國軍隊衝鋒鎗的威力後,方才開始試製衝鋒鎗。當時是由中央工業公司的南部槍械廠具體負責這一工作,試製人員將其稱為南部式衝鋒鎗,其彈夾可放置50發子彈。彈夾呈弧線形,插在槍的下面,其形狀類似香蕉。隨著試製工作的進展,彈匣逐漸被移至左側面並呈水平狀,這與後來的英國司登衝鋒鎗很象,這是為了臥射時更方便,這一設計方法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最後該槍於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紀年2600年,所以起了“百式衝鋒鎗”的名稱,於1941年2月起裝備部隊。
基本參數
日本正式命名:100式機關短銃
原產國:日本
服役期間:1940 —1945
用戶:日本
參與戰役:二戰
研發者:中央工業
研發日期:1938—1940
生產日期:1940 — 1945
製造數量:30000把左右
衍生型:傘兵型,後期型
外形特徵
全長:900毫米;槍管長:280毫米;槍重:4.2公斤;裝彈:30發,50發.彈匣.射速:700發/分。
基本規格
總重量 空槍3.38公斤/含彈藥3.92公斤(前期型) 3.16公斤/3.7公斤(傘兵型) 3.84公斤/4.38公斤(後期型)
全長 90.3厘米/102.5厘米(前期型)
83.5厘米/95.7厘米(傘兵型)
90厘米/111.8厘米(後期型)
槍管長度 23厘米(前期型)
28.5厘米(後期型)
彈藥 8mm南部子彈
口徑 8x22mm
槍機種類 氣體反衝式
發射速率 450發/分(前期)
800發/分(後期)
槍口初速 334米/秒
有效距離 120米
最大距離 600米
供彈方式 30/50發彈匣
瞄準具型式 鐵制表尺
歷史沿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工業水平比歐美列強差遠了。日本陸軍的輕武器十分落後,除了幾種輕,重機槍外,沒有自動武器,而美軍、德軍,英軍,蘇軍都有衝鋒鎗和半自動步槍,甚至連中國的國軍嫡系和部分
地方部隊也裝備了不少先進的歐洲產自動武器。日本人不甘落後,也在1935年開始研製衝鋒鎗,鮮為人知的百式衝鋒鎗便應運而生。最初,這種槍稱為南部式衝鋒鎗,其彈夾可放置50發子彈。彈夾呈弧線形,插在槍的下面,其形狀類似香蕉。隨著試製工作的進展,彈匣逐漸被移至左側面並呈水平狀,這與後來的英國
司登衝鋒鎗很象,這是為了臥射時更方便,這一設計方法是不多見的。該槍於1940年定型,由於時值日本神武紀年2600年,所以起了"百式衝鋒鎗"的名稱。該槍於1941年2月起裝備部隊。
百式衝鋒鎗共分為前期型、後期型和摺疊槍托型三種,產量分別是1000、1萬和數百支。百式衝鋒鎗使用自由槍機原理,由於該槍始終處於沒有保險的開膛待機狀態,因此走火的危險很大。其槍機組件仿照德國MP-34衝鋒鎗。該槍全長約900毫米,槍管長280毫米,槍重4.2公斤,裝彈量為30發,射速700發/分。
百式衝鋒鎗的三種型號均裝有雙腳架,其準星是切線型的,從50-600米之間,每50米的射程為一個刻度。後期槍身下不再裝有刺刀柄,而是直接裝在槍頭部位,準星也變得更為簡潔並予以固定,雙腳架也被取消了。與此同時,彈匣也變得更加結實,當然因此也就無法與早期的衝鋒鎗互換
彈匣。這種後期槍型也稱為實戰型,主要是為了使生產工序更簡單。最後的摺疊槍托型是將早期的槍托在衝鋒鎗的結構後端形成折頁式,主要配備
日本海軍的空降部隊和駐太平洋部隊,
關東軍。
百式衝鋒鎗槍身外附有散熱孔,還安裝了刺刀。這在其他國家的衝鋒鎗中是很罕見的。
國際上設計衝鋒鎗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通過密集的火力給敵人以威懾,但日本陸軍卻對白刃戰有著特別的執著,往往在戰鬥的最後階段拚刺刀。所以,直到戰爭後期,才有一支
日本海軍陸戰隊部隊裝備了百式衝鋒鎗,還是實驗性質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日本不適合裝備衝鋒鎗,這使得百式衝鋒鎗一直沒有列為步兵標準武器。
戰術思想落後的日本人認為:步槍打得比衝鋒鎗準,寧可保證步槍和彈藥的質量(其實連這個也沒有做到),也不浪費寶貴資源造衝鋒鎗。另外,
日本工業生產力有限,無法大量的製造衝鋒鎗和彈藥。和日軍正好相反的是蘇軍和美軍。蘇軍二戰時的衝鋒鎗產量最高,使用最廣泛,前線的步兵幾乎都放棄了步槍而改用衝鋒鎗。美軍則在班排級步兵戰術中明確提出用自動武器如BAR等壓制敵軍,為進攻提供火力掩護。原因也很簡單,蘇美都是工業化的資源大國,工業水平較高,資源充足,自然願意選擇火力強大的自動武器。而日本和德國這樣的資源小國,沒有充足的資源,所以日本提倡精兵戰術苦練槍法和刺刀、德國則一切圍繞機槍陣地展開戰術,直接導致戰爭後期軸心國軍隊在單兵火力上嚴重落後。
設計定位
百式衝鋒鎗外觀與設計與MP-18衝鋒鎗極為類似,木質槍托搭配反衝式槍機,並使用左側進彈及雙排彈莢,結構簡單,但無法進行半自動射擊;除了既有設計之外,百式衝鋒鎗在製造上將槍管鍍鉻以降低磨損及幫助清理,某些槍上還安裝了防火帽以降低后座力;為了節省彈藥,在設計上加入了降低射速的零件,但除了基本設計以外這把槍枝卻發生了因為定位問題而出現的特殊設計。雖然日軍投入經費進行衝鋒鎗的開發,但是對於衝鋒鎗的用途卻沒有明確認知,百式衝鋒鎗的成本是當時陸軍步兵標準兵器三八式步槍的三倍,加上衝鋒鎗子彈的超高消耗量,日軍高層事實上並不熱衷這種單兵武器;日軍高層的思維仍然停留在“如果可以一發子彈殺死敵人,又何必發射一堆子彈消耗資源”的想法。在這想法下衝鋒鎗是不可能成為單兵標準武器,而日軍將衝鋒鎗的定位視為小型輕機槍:在遠處先進行單發精準射擊,近距離再以全自動射擊。
為了這種定位,百式衝鋒鎗安裝了腳架以及可以設計了可以瞄準到1500米外的表尺(當然,衝鋒鎗根本打不到這種距離);除了腳架以外,日軍近距離接戰準則中必須使用刺刀進行白刃戰以節省彈藥,百式衝鋒鎗就與同時期其他的日本步兵用機槍一樣安裝上刺刀座,成為獨特的設計:一款有腳架(輕機槍功能)有刺刀(白刃戰用)的衝鋒鎗。加裝如此多設備的衝鋒鎗是否可以穩定射擊並沒有使用者經驗證實,但是能確定的是這些多餘設備浪費了資源也抵消了衝鋒鎗的優點,一款武器在錯誤的作戰思維概念下造成如此結果在日軍中不僅有百式衝鋒鎗如此,但百式衝鋒鎗是最明顯的例子。
開發歷史
日本在
日俄戰爭遭到自動武器痛宰之後對於自動武器的引進十分迅速,除了自法國引進的輕重機槍之外國內也開始嘗試自製。但日本對衝鋒鎗的研究直到昭 和三年(1928年)後開始進行,軍方先後引進了MP-18衝鋒鎗系列(主要是
瑞士工業製造的1920年型MP-18)以及
湯普森衝鋒鎗進行研究,並將衝鋒鎗的研發交由各民間以及軍方兵工廠進行。同時期日本海軍陸戰隊以及傘兵部隊裝備了一定數量的1920年型MP-18衝鋒鎗作為輕型自動武器支援並裝上刺刀座,雖然有設計良好的樣品可供參考,但開發卻陷入停滯。主要原因:
⒉子彈規格的爭論,當時日本在.25 ACP、8mm南部子彈、32 ACP三款子彈的選擇上一直無法決定
此時衝鋒鎗的開發陷入規格制定的爭論循環。
昭和5年(1930年),日本陸軍將研發衝鋒鎗的工作全交由
南部麒次郎所建立的南部槍械製造所進行(後與數家工廠合併改組為中央工業),並決定子彈規格使用與十四年式手槍相同的8毫米南部子彈。同年第一款測試槍推出,但因為測試評價不佳加上918事變的戰費問題開發陷入停滯;此後因為一二八事變日本的軍費迅速擴張,日本軍需工業獲得足夠的資金進行各式武器的測試以及量產,衝鋒鎗也不例外;南部槍械製造所在1934年研發了2款樣槍並進行相關測試,1935年南部式試製機關槍完成,並且再次輸入德制衝鋒鎗(應為MP-18槍系的MP-34與福爾馬衝鋒鎗)進行對比測試,測試後於1938年7月製造出新樣槍,將原先直式進彈方式改為橫向進彈,在修改部分槍枝設計後於昭和15年(1940年)軍方正式採用。根據皇紀編年命名的原則,這款衝鋒鎗命名為百式衝鋒鎗。
作戰紀錄
第一次正式作戰是在
太平洋戰爭初期對印尼巨港油田的傘兵突擊,但是此時傘兵用款式尚未正式配發,傘兵仍然無法在降落時攜帶衝鋒鎗而是必須在降落後撿拾空投下來的武器箱,作戰中日軍傘兵來不及回收武器箱就以手上的手槍以及手榴彈直接對荷蘭部隊突襲,因此百式衝鋒鎗的實質效益並不明顯,隨後傘兵部隊因為戰況陷入膠著而沒有投入作戰。
第二次比較明顯的作戰為
沖繩戰役期間由傘兵部隊所進行的義號作戰,突擊隊大量裝備了百式衝鋒鎗作為單兵標準武器,作戰中突擊隊雖然成功的癱瘓美軍機場3天運作,但是整場作戰中美軍僅傷亡20人,突擊隊卻死亡50人以上。百式衝鋒鎗的火力在這場作戰中造成不成比例的損傷,為其威力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衍生型
傘兵用型
1943年配發,
將初期型輕量化並安裝摺疊式槍托,在傘降時可以將槍托向右摺疊減少體積並讓
傘兵隨身攜帶。
末期型
百式衝鋒鎗在1940年量產後,由於定位不明的因素產量不大(一般型1萬把左右,傘兵型7500把以上),1944年後由於戰況吃緊加上日軍作戰經驗發現衝鋒鎗在南方島嶼作戰時比一般步槍來的容易使用,因此日軍開始量產百式衝鋒鎗。1944年生產時接受了實戰經驗將衝鋒鎗上不應該出現的東西(腳架.刺刀座)通通撤除,但是槍口仍然保留安裝刺刀的功能;撤銷降低射速零件並加強槍機結構提高槍枝射速,表尺縮減到100米,除此之外大量使用點焊以加速生產,但是因為用料不如初期型因此重量反而加重,雖然加速生產,但是同時期美軍主力湯普森衝鋒鎗的產量已經超過150萬把,兩國工業力差距由此可見。百式衝鋒鎗由於定位因素日軍一開始不打算大量配發,僅配發在特殊作戰兵科(海軍陸戰隊,傘兵部隊)以及騎兵將校的護衛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