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成立於1967年,是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創建的獨立運作的非營利組織。1973年,美國電影學會設立AFI終身成就獎。1987年,美國電影學會組織了第一屆AFI電影節,之後每年舉行一次。1998年,為了紀念美國電影誕生百年,美國電影學會頒布了百年系列。並評選出10位“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公布排名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 評選協會:美國電影學會
  • 英文名:American Film Institute
  • 簡稱:AFI
美國電影學會介紹,凱瑟琳·赫本,簡介,作品,生平,貝蒂·戴維斯,簡介,作品,生平,奧黛麗·赫本,簡介,作品,影評,英格麗·褒曼,簡介,作品,生平,葛麗泰·嘉寶,簡介,作品,生平,瑪麗蓮·夢露,簡介,作品,生平,伊莉莎白·泰勒,簡介,作品,生平,朱迪·嘉蘭,簡介,作品,生平,瑪麗琳·迪特里希,簡介,作品,生平,瓊·克勞馥,簡介,作品,生平,其他排名,

美國電影學會介紹

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成立於1967年,是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創建的獨立運作的非營利組織。1973年,美國電影學會設立AFI終身成就獎。1987年,美國電影學會組織了第一屆AFI電影節,之後每年舉行一次。1998年,為了紀念美國電影誕生百年,美國電影學會頒布了百年系列。

凱瑟琳·赫本

簡介

中文名: 凱瑟琳·赫本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英文名:Katharine Hepburn
出生日期:1907-05-12(在剛開始出道時,赫本說自己的生日是1909年11月08日,而她的真實生日是1907年05月12日。當人們發現她說謊後,她承認自己謊報了年齡,她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她把年齡少報了兩歲,她所說的生日11月08日是弟弟Thomas的生日)
逝世日期:2003-6-29,享年96歲
出生地 :美國康乃狄克州

作品


愛你,想你,戀你 Love Affair (1994)
金色池塘 On Golden Pond (1981)
廢墟中的愛情 Love Among the Ruins (1975)
狂人考伯恩 Rooster Cogburn (1975)
金屋春宵 Madwoman of Chaillot, The (1973)
人海萬花筒 A Delicate Balance (1973)
The Trojan Women (1971)
猜猜誰來吃晚餐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1967)
長夜漫漫路迢迢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1962)
夏日痴魂 Suddenly, Last Summer (1959)
雨緣 Rainmaker, The (1956)
艷陽天 Summertime (1955)
帕特和麥克 Pat and Mike (1952)
非洲皇后號 African Queen (1951)
亞當的肋骨 Adam's Rib (1949)
龍種 Dragon Seed (1944)
台口餐廳 Stage Door Canteen (1943)
自由之火 Keeper of the Flame (1942)
小姑獨處 Woman of the Year (1942)
費城故事 Philadelphia Story, The (1940)
育嬰奇譚 Bringing Up Baby (1938)
摘星夢難圓 Stage Door (1937)
寂寞芳心 Alice Adams (1935)
塞莉婭·斯卡利特 Sylvia Scarlett (1935)
小婦人 Little Women (1933)

生平

凱瑟琳·赫本是一位美國電影女演員。她被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共獲得過4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現在的最高紀錄;12次奧斯卡獎提名(全部為女主角)——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2003年梅麗爾·斯特里普獲得了她的第十三次提名,超過了赫本)。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影視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凱瑟琳·赫本也因其的機敏風趣、舉止高雅、桀驁不遜,深受觀眾與影評人推崇。
婚姻:一次,無子女。1928年12月12日與費城商人Ludlow Ogden Smith結婚,1934年離異
主要成就:第六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四十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四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五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二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十五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貝蒂·戴維斯

簡介

中文名:貝蒂·戴維斯
英文名:Bette Davis
本 名:露絲·伊莉莎白·戴維斯
出生日期:1908-4-5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逝世日期:1989-10-6,享年81歲
出生地:美國麻薩諸塞

作品

奧斯卡獲獎
最佳女主角獎
1935年 《女人女人》
1938年 《紅衫淚痕》
金球獎獲獎
1974年 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艾美獎獲獎
連續短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1979年 《陌生人:母女的故事》
1935年:獲獎 《女人女人》(Dangerous)
1938年:獲獎 《紅衫淚痕》(Jezebel)
1939年:提名 《卿何薄命》(Dark Victory)
1940年:提名 《香箋淚》(The Letter)
1941年:提名 《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
1942年:提名 《揚帆》(Now, Voyager)
1944年:提名 《史格芬頓先生》(Mr. Skeffington)
1950年:提名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2年:提名 《昨日星塵》(The Star)
1962年:提名 《姐妹情仇》(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34年:補充提名 《名士殉情記》(Of Human Bondage)

生平

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1908.4.5-1989.10.6)。美國早期著名女影星,曾10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兩次得獎。她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第一位女性主席。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2名。
1964年,傑克·沃納評價戴維斯:“這個有時有點乏味且不漂亮的小女孩神奇地變成了個偉大的藝術家”。在1988年的一次採訪中,戴維斯引用了沃納的評論,表示自己和其他同時代的演員不同,她的成功並不是來自美貌.她承認在早期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她被嚇壞了,因此她必須強硬起來保護自己。[57]在《彗星美人》拍攝期間,導演約瑟夫·曼凱維奇告訴她好萊塢認為她難以相處時,她解釋道,當觀眾在銀幕上看到我的時候,他們不會想到我的演出是無數人在幕後工作的結果。 當讚美戴維斯的表演時,有時候人們用嘲笑的語氣評論她和她的電影。波林·凱爾形容《揚帆》為“引起震驚的經典之作”。1940年代中期,她別具一格的矯揉造作的表演經常成為漫畫的對象。《洛杉磯時報》的評論員埃德溫·沙勒特如此表揚戴維斯在電影《史格芬頓先生》中的表現,“滑稽劇演員能比猴子模仿得更像戴維斯小姐。”《時代雜誌》在評價《孽扣》時認為即使戴維斯的演技受到批評,但她的表演還是值得一看,“她的表演,通常不是真正的表演,她老愛炫耀賣弄自己。不過試著去看看!”
戴維斯曾被一個男同性戀者跟蹤,她還經常是男扮女裝的演員如查爾斯·皮爾斯等人模仿的對象。專欄作家吉姆·埃默森如此分析戴維斯受同性戀歡迎的原因,“她成為同性戀者名義上的領袖是因為她情節劇似的表演風格不能永遠流行嗎?還是因為她經歷了那么多痛苦,比生命還偉大?可能兩者皆有。”
很多女演員喜歡扮演有同情心的角色,而戴維斯對角色的選擇不依慣例,可以勝任殺手,性格變態等多種角色。她希望角色真實而不是追求亮麗,願意為角色改變自己的容貌。克勞黛·考爾白認為戴維斯是第一個扮演角色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女演員。因此在她年老的時候,可以輕而易舉地扮演老年角色。
當戴維斯老年的時候,她的成就為世人所肯定。曾經在1970年代早期策划過她的巡迴演講的約翰·施普林格如此評價:和同時代的演員相比,戴維斯是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真正的明星。她扮演的角色形象多變,即使作品本身很平庸,她仍然可以演出自己的風格。電視節目主持人比爾·科林斯在1987年分析電影《香箋淚》的時候,稱讚戴維斯的表演“才華橫溢,不可思議”,並寫道,“貝蒂·戴維斯使萊斯利·克羅斯比成為銀幕上最非凡的女性之一。”2000年在回顧影片《彗星美人》時,羅傑·埃伯特說,“戴維斯是一種偉大的風格的代表,即使她表演過度,也是逼真的。”
在她逝世的幾個月前,戴維斯成為《生活雜誌》的封面人物。在回顧1939年的電影和明星的文章里,《生活雜誌》認為戴維斯是那個時代最出色的演員,而《卿何薄命》是當年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她逝世的訊息成為全球很多報紙的頭條新聞,並評價為“好萊塢黃金時代一個重要的章節合上了”。安傑拉·蘭斯伯里在她的葬禮上代表好萊塢協會發言:“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師,是20世紀的一個傳奇。她的一生經歷將鼓舞那些立志成為演員的後人。”
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頒布了AFI百年百大明星,從500名20世紀的電影明星中評選出50名最偉大明星,以吸引公眾對經典影片的注意力。在評選出的25位女演員中,戴維斯名列第二位,位於凱瑟琳·赫本之後。

奧黛麗·赫本

簡介

中文名:奧黛麗·赫本英文名:Audrey Hepburn
出生日期:1929-5-4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出生地:比利時布魯塞爾
逝世日期:1993-1-20,享年63歲
代表作品:《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

作品

直到永遠Always (1989)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盲女驚魂記 Waut Until Dark (1967)
麗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巴黎燃情記Paris - When It Sizzles (1964)
謎中迷 Charade (1963)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恩怨情天 Unforgiven, The (1960)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959)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甜姐兒 Funny Face (1957)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龍鳳配 Sabrina (1954)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影評

奧黛麗·赫本,著名影星,奧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為“人間天使”。身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氣質與有品味的穿著著稱。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赫本晚年投身於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作為親善大使,她不時舉辦一些音樂會和募捐慰問活動,造訪一些貧窮地區的兒童,足跡遍及亞非拉許多國家。
名言:“ 記住,你在任何時候都需要一隻手來幫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條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隨著你的成長,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用來幫助自己,另一隻用來幫助別人[1]。”
為人很有教養
赫本不僅外形純美,而且內心也清潔高雅,她為人很有教養,從不擺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員們都很願意與她同台演戲。在《羅馬假日》里,她與格里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執導的《儷人行》中,她與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當愉快。兩位主角甚至有時因為在攝影機前笑得太過火而只好重拍。艾伯特情緒極好,經常講笑話,一場戲下來,檢查錄音時,突然聽見艾伯特說:“我和奧黛麗要當導演啦!不曉得斯坦利·多南還能掙到什麼錢!”自然這段錄音只好剪掉,重錄。當然也有的演員因為赫本名氣太大,與她一起拍戲還有些不適應。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時,和她演對手戲的是年輕英俊的演員喬治·佩帕德。他非常緊張,在拍一場與赫本的床上戲時,他躺得過於靠邊,不料撲通一聲跌倒在地板上,後來,赫本熱情主動幫助他,使他消除了緊張,終於拍好了這場戲。
不盲從流行
奧黛麗·赫本是二十世紀最受到崇拜與爭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勵女性去發掘與強調自己的優點,不僅改變了女性的穿著方式,也改變了女性對自我的看法。自從為《龍鳳配》試裝時遇見法國時尚設計師休伯特·德·紀梵希以後,赫本就成為了紀梵希的“繆斯女神”和靈感源泉。赫本穿著紀梵希設計的服裝出演了影片《龍鳳配》、《甜姐兒》、《黃昏之戀》、《蒂凡尼的早餐》、《巴黎假期》、《偷龍轉鳳》、《謎中迷》和電視《賊間之愛》。“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她了解自己的容貌與身材,優點與缺點。她知道要穿著削肩的晚禮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鎖骨。我為她設計的款式終於變成廣受歡迎的時裝,我將之命名為‘薩布麗娜露肩洋裝’。”紀梵希如實評價他的好搭檔——赫本對於時尚的領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點與優點,她發展了屬於她自己的風格。她引領的風潮,前衛的風格幾十年來風行不墜,歷久彌新。可能她唯一的規則就是不要盲目地跟著流行走,趨之若鶩。事實上,她總是遵循著自己的趣味,堅持著自己的步調。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絕對不會顯得喧賓奪主,這就是時尚界所說的“是奧黛麗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奧黛麗身上”。
不迷信性感
赫本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樂觀主義盛行、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這是美國乃至世界的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鼎盛時期。女性也正在這一時期得以紛紛步入職場,接受大學教育,經濟獨立,尋求自己的夢想。赫本正是應社會潮流和時代女性的需求而生。她以其歐洲人的優雅與美國人的活力、成熟世故與天真清純複雜交織的特質,以其與生俱來的對時裝的敏銳、識見與體悟,建立了現代美學的新標準。在20世紀乃至今天,赫本以激進的姿態和絕對的勇氣,改變了世人所公認的美女定義。她特立獨行的扁平身材、短髮、平底鞋、剪裁合體的簡潔褲裝、襯衣等等,將女性從簡·羅素式的蓬鬆捲髮、緊身毛衣、緊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將女性從對豐滿的胸部或身體的近乎偏執的或自虐般的自我預設中解放出來———“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勝的人”。

英格麗·褒曼

簡介

中文名:英格麗·褒曼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英文姓名:Ingrid Bergman
出生日期:1915-8-29
逝世日期:1982-8-29,享年67歲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作品

-1978-AutumnSonata(秋天奏鳴曲)
-1976-MatterofTime,(花開花落)
-1974-MurderontheOrient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3-FromtheMixed-UpFilesofMrs.BasilE.Frankweiler(巴茲爾弗蘭維勒太太的混亂檔案)
-1970-WalkintheSpringRain(春雨中行)
-1969-CactusFlower(仙人掌花)
-1967-Stimulantia(刺激)
-1965-YellowRolls-Royce(黃色香車)
-1964-Visit,The(貴婦怨)
-1961-GoodbyeAgain(何日君再來)
-1958-InnoftheSixthHappiness(六福客棧)
-1958-Indiscreet(輕舉妄動)
-1956-Anastasia(真假公主)
-1956-ElenaandHerMen(多情公主)
-1954-JoanattheStake(火刑柱上的聖女貞德)
-1954-Fear(恐懼)
-1953-We,theWomen(我們女人)
-1953-ViaggioinItalia(遊覽義大利)
-1951-GreatestLove,The(一九五一年的歐洲)
-1949-Stromboli(斯特隆波里島)
-1949-UnderCapricorn(摩羯星光下)
-1948-JoanofArc(聖女貞德)
-1948-ArchofTriumph(凱旋門)
-1946-Notorious(美人計)
-1945-SaratogaTrunk(風塵雙俠)
-1945-BellsofSt.Mary’s,The(聖瑪麗亞的鐘聲)
-1945-Spellbound(愛德華大夫)
-1944-Gaslight(煤氣燈下)
-1943-SwedesinAmerica(瑞典人在美國)
-1943-ForWhomtheBellTolls(戰地鐘聲)
-1942-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1941-AdamHadFourSons(亞當有四個兒子)
-1941-Dr.JekyllandMr.Hyde(化身博士)
-1941-RageinHeaven(天堂怒火)
-1940-JuneNight(六月的一夜)
-1939-Intermezzo(插曲)
-1939-OnlyOneNight(僅僅一夜)
-1938-Woman’sFace,A(女人的面孔)
-1938-FourCompanions,(四個女伴)
-1938-Dollar(金元)
-1936-OntheSunnySide(太陽那邊)
-1935-WalpurgisNight(聖約翰之夜)
-1935-Surf,The(暗礁)
-1935-CountoftheOldMonk’sBridge,The(門克橋的伯爵)

生平

英格麗·褒曼(瑞典語:Ingrid Bergman,1915年8月29日-1982年8月29日),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逝於英國倫敦,是一位著名的瑞典籍電影女演員,也是繼葛麗泰·嘉寶之後在好萊塢及國際影壇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褒曼曾獲得過三次奧斯卡金像獎,兩次艾美獎以及一次托尼獎。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4名。英格麗·褒曼也以《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中的演出而聞名於世。
對待不幸的態度:只有嘗過悲哀的人才會懂得幸福
墓志銘:這裡躺著一位偉大的演員,直到她生活的最後一刻,她還在演戲
榮譽:“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
她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夫人”
她是繼葛麗泰·嘉寶之後在好萊塢及國際影壇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

葛麗泰·嘉寶

簡介

中文名:葛麗泰·嘉寶
英文名:Greta Garbo
原名: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出生日期:1905-9-18
逝世日期:1990-4-15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作品

異國鴛鴦 Ninotchka (1939)
小霸王 A Woman of Affairs (1928)
《流浪漢彼得》(1922年)
《古斯塔·柏林傳奇》(1923年)
《激流》(1926年)
《肉體與魔鬼》(1927年)
安娜·克里斯蒂》(1930年)獲奧斯卡最佳女角獎提名
《羅曼史》(1930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大飯店》(1932年)
瑞典女王》(1933年)
安娜·卡列尼娜》(1935年)
茶花女》(1935年)
《卡米爾》(1937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尼諾奇卡》(1937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雙面女人》(1941年)

生平

葛麗泰·嘉寶,電影女演員。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逝於美國紐約。她是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女明星之一。曾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5名。
令人絕望的美麗
嘉寶的美,令人絕望。嘉寶在《茶花女》里臨死的台詞讓所有純粹的心靈窒息,她說:“我的心,不習慣幸福。也許,活在你心裡更好,在你心裡,世界就看不到我了。”羅蘭·巴特說:“嘉寶的臉帶有優雅情愛的規則,她臉上的血肉給人一種毀滅性的感覺。”1990年,這位傳說為“哈姆雷特以後最憂鬱的斯堪的那維亞人”靜靜離開了這個紛擾的世界。從此,我們再也看不見她那雙藍色的美麗眼睛。
嘉寶合作過的所有導演與攝影師都說她是他們夢裡的文藝復興女神,說她有著過去和未來最美的眼睛。一個英國記者說:“她的臉是人類可以演進的終極。”連惡魔希特勒都熱愛她主演的《茶花女》。但嘉寶說:“我要勸他休戰,不然我就把他殺了。”在好萊塢,嘉寶是個異數。小偷們頻繁光顧別的巨星豪宅,但,就從不去嘉寶家,據小偷們說———他們敬佩嘉寶。

瑪麗蓮·夢露

簡介

中文名:瑪麗蓮·夢露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英文名:Marilyn Monroe
出生地:洛杉磯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出生日期:1926-6-1
逝世日期:1962-8-5

作品

《尼亞加拉》(1953年)
《危險的年代》(Dangerous Years)(1947年)《夏日閃電》
(1948年)《歌舞團的女人們》(Laddies of Chorus)(1949年)
《去托馬霍克的票》(ATicket toTomahawk) (1950年)
《柏油叢林》(The Asphalt Jungle)(1950年)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幹勁十足的人》(1950年)
《正確的穿越》(又名《罪有應得》)(RightCross) (1950年)
《家鄉的故事》(HometownStory) (1951年)
《青春常駐》》(又名《豆蔻年華》)( As Young As You Feel )(1951年)
《愛巢》(Love Nest) (1951年)
《讓我們使它合法化》(又名《讓我們堂堂正正結婚吧》)(Let'sMakeitLegal (1951年)
《夜闌人未靜》(Clash By Night) (1952年)
《我們沒有結婚》(We Are Not Married) (1952年)
《無需敲門》(Don'tBothertoKnock) (1952年)
《惡作劇》(又名《猴兒幹的好事》《妙藥春宵》(Monkey Business) (1952年)
《歐-亨利的客滿》(O.Henry's Full House) (1952年)
《尼亞加拉》(Niagara) (1953年)
《紳士愛金髮女郎》(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1953年)
《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 (1953年)
《大江東去》》(River of No Return) (1954年)
《沒有像娛樂業那樣的事業》(又名《輕歌曼舞好營生》)(There i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 (1954年)
《七年之癢》(TheSevenYearsItch) (1955年)
《公共汽車站》(Bus Stop) (1956年)
《王子與舞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 (1957年)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讓我們相愛吧》 (Let's Make Love ) (1960年)
《不合時宜的人》 (The Misfits) (1961年)
《瀕於崩潰》》(Something Got To Give) (1962年)

生平

瑪麗蓮·夢露,是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電影女演員之一。她動人的表演風格和正值盛年的殞落,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性感符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她獲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另,藝術家沃霍爾創作的《瑪麗蓮 夢露雙聯畫》,它是波普藝術的代表性作品。還有以瑪麗蓮·夢露為名字的雞尾酒,這款酒將金巴利鮮紅的色彩、微苦和甜味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似乎體現了瑪麗蓮·夢露那多彩有複雜的一生。
夢露的一生是短暫的,她16歲結婚,36歲去世,死因至今還眾說紛紜。她是美國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金髮,紅唇和被風吹起的裙子已成為了她的標誌。她還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十大英雄偶像第二名。夢露的童年生活幾乎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為了擺脫這種不幸,她剛滿16歲時就匆匆嫁人。
死因:36歲時死於藥劑過量(有人說謀殺)

伊莉莎白·泰勒

簡介

英文名:Elizabeth Taylor
出生日期:1932-2-27
逝世日期:2011-3-23
出生地:英國倫敦

作品

青鳥
《誰害怕維吉尼亞·沃爾夫》
《磯鷂》
《大人物》
《陰謀者》
小婦人
簡·愛

生平

伊莉莎白·泰勒被譽為是世界影壇上不可多得的瑰寶。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縱橫好萊塢60年,慣有好萊塢傳奇影星、常青樹、不敗花、世界頭號美人、玉婆之美譽,尤其以一雙漂亮的藍紫色眼睛聞名於世。她是史上第一個片酬百萬美元的演員,一度為好萊塢女王,兩獲奧斯卡金像獎,無數人獲得奧斯卡榮譽後,聲名鵲起,又歸於孤寂,而泰勒的魅力卻長久不衰。1999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2000年被封為爵士。2011年3月23日因多年病魔纏身而去世,享年79歲。她的離去也標誌著好萊塢經典絢爛的終結。
伊莉莎白·泰勒一直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慣有“好萊塢常青樹”和“世界頭號美人”之稱,尤其以一雙漂亮的藍紫色眼睛(violet eyes)聞名於世。
由童星成長起來的她貌美如花,她可以清純,可以高雅,也可以妖艷,她的魅力、演技使她奪得3次奧斯卡獎,曾經的放縱,也使她顯得肥胖和衰老。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她的丈夫……使得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她始終是媒體追逐的目標。她仿佛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樣本:藝術、美貌、金錢、愛情和注定要失敗的婚姻。
2000年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勳章,表彰她對電影事業作出的非凡貢獻。至今她投身於慈善事業,致力於防治愛滋病的公益事業。
伊莉莎白·泰勒是真正的影星:紫羅蘭顏色的眼睛光彩照人,充滿活力。儘管她不是最有天賦的演員,她卻是最迷人的演員,她無與倫比的魅力永遠是焦點所在。很少有人能夠如此受到愛慕,同時又如此成為奚落的對象和影射與閒言碎語的標地。在她身後,無數人聲名鵲起,又歸於孤寂,而泰勒的魅力卻長久不衰。名利是她活力的源泉,公眾目光是她永遠的侍從。她從不知適可而止,對她來說,要么萬人之上,要么一文不名。相對媒體而言,泰勒的成功(兩獲奧斯卡金像獎,一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第一個薪水百萬美元的演員,眾多的慈善工作)、失敗(健康、體重、 藥品治療及其他的悲劇)抑或是難堪(八次失敗的婚姻,電影災難,無數的醜聞),都已經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情了。

朱迪·嘉蘭

簡介

女,生於1922年6月10日,逝世於1969年6月22日
星座: 雙子座
身高: 151cm
更多譯名:
朱迪·嘉倫
更多名字:
原名:Frances Ethel Gumm
別稱:Baby Gumm、Miss Showbusiness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作品

《千里駒》
《初解風情》
《脂粉公子》
《笙歌歡騰》
綠野仙蹤
《合家歡》
一個明星的誕生
紐倫堡的審判

生平

朱迪·加蘭Judy Garland,原名弗朗西斯·埃塞爾·古姆;1922年6月10日-1969年6月22日)是美國女演員及歌唱家。在她45年的歌唱生涯中,加蘭以扮演音樂型戲劇角色和在音樂舞台上的表演而成為國際明星。由於她的多才多藝,她被授予奧斯卡最佳青少年演員獎、金球獎、塞西爾·B·迪米爾獎、葛萊美獎托尼獎。她的音域是女低音。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8名
1922年,朱迪·嘉蘭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雜耍劇演員家庭,原名弗朗西斯·古姆,很小就登台演出。當時她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劇院,她3歲開始與自己的兩個姐姐在劇院裡演出,在當時小有名氣。後來嘉蘭開始向電影界發展,30年代中期進入米高梅公司,以短故事片《每個星期日》走上銀幕。此後,由於20世紀福斯公司與米高梅公司討價還價,使超級童星秀蘭·鄧波兒失去了拍攝《OZ國曆險記》的機會,朱迪則幸運地得到這一角色。朱迪·嘉蘭因為《OZ國曆險記》(綠野仙蹤)而一舉成名。

瑪麗琳·迪特里希

簡介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原名瑪麗亞·瑪格達琳娜·黛德麗姓名:瑪琳·黛德麗
丈夫: 魯道夫·西伯
性別:女
英文名:Marlene Dietrich
出生年:1901年
生日:12月27日
國籍:美國
民族:德意志民族
職業:演員
身高:168cm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作品

《拿破崙的弟弟》
《愛情悲劇》
《藍色天使》
摩洛哥》(Morocco)、
《聲名狼藉》(Dishonored)、
上海快車》(Shanghai Express)、
金髮維納斯》(Blonde Venus)、
《紅色女皇》(The Scarlet Empress)、
魔鬼是女人》(The Devil Is a Woman)、
《欲望》(Desire)、
《阿拉的花園》(The Garden of Allah)、
天使》(Angel)、
《無甲騎士》(Knight Without Armour)
《碧血煙花,戴斯屈出馬》
七梟雄》(Seven Sinners)、
紐奧良之光》(The Flame of New Orleans)、
雄霸閨房》(The Lady Is Willing)、
《榮華富貴》(Kismet)、
《金耳環》(Golden Earrings)、
柏林艷史》(A Foreign Affair)、
慾海驚魂》(Stage Fright)、
惡人牧場》(Rancho Notorious)、
春滿銷金城》(Montecarlo)、
控方證人》(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巴黎假期》(Paris)、
《愛情女神》(The Love Goddesses)
普通的法西斯》(Obyknovennyy fashizm)

生平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德裔美國演員兼歌手。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9名。
在世界影壇中,瑪琳·黛德麗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傳奇,無疑是一系列複雜矛盾的綜合體,她美麗、性感,充滿誘惑,她的性感形象深深打動並征服了一代男性觀眾。從《藍天使》中的舞女到《摩洛哥》中的痴情女,再到《上海快車》中的風塵女郎,在一系列電影中,瑪琳充分展現了她令人窒息的美麗。作為世界級影星,瑪琳·黛德麗在銀幕上的形象與生活中的形象形成奇妙的對應。在她美麗的外表背後,其實涌動著一顆情感豐富的心靈。作為德國女星,她在二戰期間面對希特勒的垂青,她毅然表現出來的氣節、智慧與勇氣,更讓人敬佩。

瓊·克勞馥

簡介

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原名是露西爾·費伊·勒薩埃爾(Lucille Fay LeSueur)
生於1904年
逝世於1977年5月10日
星座:牡羊座
性別:女
英文名:Joan Crawford
生日:3月23日
國籍:美國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65cm
丈夫:百事可樂公司董事長A·斯蒂勒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作品

我們跳舞的女兒們
《女人》
《慾海情魔》
《作繭自縛》
驚懼驟起
蘭閨驚變

生平

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原名露西爾·費伊·勒薩埃爾(Lucille Fay LeSueur),好萊塢黃金時代著名女影星。曾憑《慾海情魔》獲第18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驚懼驟起》獲第2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獎。(1904年3月23日--1977年5月10日)
瓊·克勞馥並非普通演員,確切地說,她是電影巨星。箇中區別非常重要:她很少出現在頂級電影中,不管取材如何,她的電影很少被稱作“出色”,但是她卻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演藝生涯最長的女演員。她生來魅力四射,是人上之人,明星氣質簡直與生俱來。她的 一切,包括她從一無所有到身價不菲的發跡史,她所有為了處於閃光燈下的不懈努力,都使她成為好萊塢造夢工廠的最佳素材。她的女兒所寫的關於她自傳性質的揭密書,厚顏地揭示了瓊的糜爛私生活,使她真正“贏得生前身後名”。瓊的一生被賦予了戲劇化的細節,這個 大眼睛、瘋狂的女主角永遠展現給人們的是電影之名、決心和無所顧忌的野心。

其他排名


11.芭芭拉· 斯坦維克(Barbara Stanwyck)
12.克羅戴·考伯特Claudette Colbert
13.格蕾絲·凱莉Grace Kelly
14.金吉·羅傑斯(Ginger Rogers)
15.梅·韋斯特(Mae West)
16.費雯·麗(Vivien Leigh)
17.麗蓮·吉許Lillian Gish
18.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
19.麗塔·海沃思(Rita Hayworth)
20.勞倫·白考爾(Lauren Bacall)
21索菲婭·羅蘭Sophia Loren
22珍·哈露(Jean Harlow)
23卡羅爾·隆巴德(Carole Lombard)
24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
25艾娃·加德納(Ava Gardne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