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初衷,目標,宗旨,成果,創辦人,共同發起人,名譽顧問,社會公益活動,香港特首出席百仁基金就職典禮,主辦《一代偉人周恩來》大型專題展覽,公益項目3+1,科研公益,教育公益,文化公益,老年慈善,
簡介
百仁公益基金會是在有八年歷史的公益項目“百人科學獎勵專項基金”基礎上成立的。
八年來始終為“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服務,做“為人民服務”的學問。先後開發了“
中國發展百人獎”、“
中國發展百人獎學金”、“主人翁計畫”等多項全國知名的教育、人才和科研獎勵公益品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仁
何謂“仁”?孔子有過註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為“仁”,人與人之間扶危濟困為“仁”,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為“仁”……
“仁”是人的道德基礎,它不僅是中國文化中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更是世界範圍內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從中華傳統來講,“仁”對於自然、社會、人民的生存和發展都有很多淵源,從治家、治國、治天下到修身、養性、完善自我,“仁”的指導作用無處不在。“仁”的思想之於今天更有深刻的意義,“仁愛”、“仁慈”、“仁德”、“仁愛”、“仁義”、“仁政”……這些“仁”的思想共同成為“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發揚“仁”的思想,實踐“仁”的精神,應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的價值訴求。
初衷
匯聚“百仁”成力量,發揚“百仁”惠民生。——是為“百仁公益基金”的創立初衷。
目標
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以構建和諧社會為靈魂,以扶危濟困為導向,以媒體宣傳為依託,建立及時、有效、具有特色、具有影響力、最有最廣泛參與的公益平台。推動人的發展、推動社會的發展,推動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宗旨
弘揚公益精神,推動科研教育文化公益事業發展;扶持各地發展,推動扶貧救助;促進人的發展,促進社會發展。
成果
2003年以來,“百人科學發展獎勵專項基金”以科研教育公益形式資助各類科研項目近千萬元人民幣,獎勵資助貧困大學生和優秀大學生近百人,資助完成課題和評獎教、學、研成果近百個,科研成果出版40餘冊,贈閱科學發展觀讀物百萬冊。組織“
科學發展觀大學堂”研討會、專題培訓班25期。同時,千名年輕碩士和博士積極參與了課題研究的調研工作,有的還獲得了“
中國發展百人獎學金”資助,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學業,有的優秀在讀研究生推薦到地方政府進行為期一年的掛職。這些工作都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極大關注和支持,同時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百人科學發展獎勵專項基金”從科研教育獎勵資助為主,逐步延伸為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慈善活動與科研獎勵資助並重,推出“主人翁助學計畫”、“百仁公益基金”。
2010年以來,百仁公益基金在內蒙化德縣開展主人翁計畫和愛心接力活動,兩年共捐贈助學金、桌椅、校服等價值人民1300萬元。
2010年3月,由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主辦,百仁基金髮起人、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
於今先生和社會各界名人共同倡議發起的“賑旱2010,新浪微博網友集體賑災義演”,籌集善款達1200萬元。
2010年4月27日,百仁基金髮起人、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的於今教授只身前往玉樹災區,五天內現場募集現金五萬元,回來後一月內,以個人名義倡議發起的玉樹災區捐款活動,共捐贈物資現金總計132萬元。
2010年8月,以“百仁公益基金會”向玉樹地區捐贈的3萬本《弟子規》等課外書、2千套禦寒羽絨服。
八年來,風雨兼程卻不曾中斷的公益事業,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將成熟的公益品牌推向社會,把原有的“專項基金”注入更廣泛的社會性和參與性,推出“百仁公益基金會”,使人們更加堅定“百仁”所發揮的作用是凝聚愛心成為救災扶貧的大力量。
創辦人
共同發起人
張德楠先生(國務院三峽辦原常務副主任)、
劉伯鳴先生(中國前駐委內瑞拉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李仲華先生(中紀委糾風室、國務院糾風辦公原常務副主任)、
釋永信大和尚(全國人大代表、少林寺方丈)、
徐增平先生(香港創律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瓦良格號航母購買者)、
鐘彬先生(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秘書長)等人聯合發起。
名譽顧問
趙宗鼐先生(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
段應碧先生(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
任玉嶺先生(國務院參事)
社會公益活動
香港特首出席百仁基金就職典禮
中新社香港1月10日電(記者 梁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0日出席百仁基金第五屆董事局就職典禮,支持熱心公益的年輕企業家關注香港弱勢社群的需要。
百仁基金於2008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為一間非牟利的慈善機構,創辦人為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長子李家傑。今年連任主席的理文造紙主席李文俊在就職典禮上表示,踏入第六年,百仁基金繼續以輔助青少年發展為首要宗旨和目標。
以嘉賓身份出席典禮的梁振英,獲邀向新一屆百仁基金董事會成員頒發委任狀。
當日獲邀出席的嘉賓還包括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胡建中,以及香港特區政府高層官員等。
據介紹,百仁基金於過去一年共發起或參與超過20多項活動,受惠人數超過1萬人。而於上年度成立的“青年發展資助計畫”,合共資助了9個大小不同的活動,獲批出的總資助額超過港幣170萬元。(完)
主辦《一代偉人周恩來》大型專題展覽
展覽通過大量歷史圖片、珍貴文物及紀錄片,以“尋求救國真理 致力中華崛興”“擴大愛國陣營 籌劃開國大業”“指導香港工作”等九個主題立體展現周恩來偉大一生及貢獻。
展覽中周恩來“精研業務,提高效率,反對浪費,嚴守紀律”的手跡引得眾多觀眾排隊合影留念。“指導香港工作”板塊也吸引了很多參觀者,其中展出了1956年周總理會見香港大學師生、香港工商界、影視界、文化界的照片原件以及對“東江水供港”計畫安排的檔案等珍貴文物。此外,還展出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特輯原件、周恩來指示制訂國徽和國旗方案原件等珍貴歷史文物。
展覽展示了周恩來從青少年時期到逝世前的歷史圖片、文物、手跡等,反映其在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巨大影響力。其中周恩來穿過的睡衣、用過的筆袋和墊子都是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突出展現周恩來與香港的密切聯繫,包括在1927年輾轉香港治病的照片,1956年會見香港大學師生的照片,1957年發表的《關於香港問題的講話》,上世紀60年代初對“東江之水越山來”計畫的安排等。
開幕禮雲集香港各界嘉賓逾700人,出席的周恩來親屬除周秉德外,還有周恩來侄女周秉建及侄子
周秉和、
周秉鈞。全國政協副主席
董建華,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
詹永新,解放軍駐港部隊周偉軍大校,周恩來總理貼身衛士、原中央警衛局副局長
高振普將軍,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女兒
李紫陽女士,周恩來
鄧穎超研究中心主任廖心文女士等也專程從北京來港參加活動。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在致辭時表示,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輝煌歷史的卓越領導者,他時時不忘祖國統一大業,為解決香港、澳門和台灣問題做了大量基礎性、開拓性工作,為促進香港繁榮、增進香港與祖國聯繫作出過歷史性貢獻。
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展覽內容豐富,很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我看有很多青年人參觀展覽非常欣慰,這能使他們加深對祖國近代史、老一代革命家的認識,意義深遠。”在香港回歸祖國14年紀念日之前舉辦這個展覽,對港澳同胞了解中國近代史、了解老一輩中國領導人與港澳的歷史淵源非常有意義。她指出,周恩來在建國後關心香港問題,做了一系列的工作,為後來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奠定了基礎。
展覽於6月26日至29日一連四天在港展出。據悉,首日的展出已吸引超過2500人入場觀看。
公益項目3+1
科研公益·教育公益·文化公益+老年慈善
科研公益
教育公益
擴大“主人翁助學計畫”,加大貧困學生的幫扶範圍和力度。並逐步建立“主人翁國小”、“主人翁中學”。
文化公益
◇ 組織慈善募捐晚會,通過邀請資助對象與捐贈者的親切互動,宣傳公益理念,展現資助效果,募集捐助款項。
◇ 開發北京“百場小劇場話劇”等涉及文化等多元板塊的公益項目。
◇ 馬上實施的文化公益項目三部曲:一部反映老年痴呆症的公益電影;一部家庭倫理道德的公益電視;一部反應社會公德公益話劇。
老年慈善
◇ 擴大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資助項目,比如開展“關愛老人:老年痴呆患者”項目等,開發一批針對民族地區的“百仁鄉村婦幼保健站”和“百仁國際老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