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58年設白鶴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建鎮。1997年,面積69.1平方千米,人口4.1萬。2005年,撤銷王良鄉,其行政區域劃歸白鶴鎮管轄。
附:王良鄉位於孟津縣北部,黃河南岸。焦枝鐵路,洛(陽)王(良)、王(良)白(鶴)公路過境,有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區。 [沿革]1969年設王良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7.2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柿林、寧嘴、曙光、河清、牛王廟、葦園、北張莊、王良、王北、桐樂、落駕溝、趙嶺、馬院13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
行政區劃
全鎮轄31個行政村,320個村民小組,5.9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9萬人,鎮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萬畝,是孟津縣地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也是“省級衛生鎮”、“省級生態鎮”、“市級文明鄉鎮”。下轄鐵謝、溝口、王莊、長秋、學院、七里、范村、崔窯、柿林、寧嘴、河清、趙嶺、馬院、曙光、葦元、牛王、張莊、王良、王北、落溝、桐樂、雷灣、周口、牛莊、鶴南、鶴中、鶴北、鶴西、西霞院、堡子、任莊31個行政村。
[代碼]410322104:~200鶴中村 ~201長秋村 ~202溝口村 ~203鐵謝村 ~204周口村 ~205牛莊村 ~206范村 ~207鶴南村 ~208鶴北村 ~209雷灣村 ~210鶴西村 ~211霞院村 ~212王莊村 ~213學院村 ~214任莊村 ~215堡子村 ~216七里村 ~217崔窯村 ~218王良村 ~219寧嘴村 ~220曙光村 ~221河清村 ~222牛王村 ~223葦園村 ~224柿林村 ~225王北村 ~226北張莊村 ~227落駕溝村 ~228桐樂村 ~229趙嶺村 ~230馬院村
地理環境
白鶴鎮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北部,南依巍巍邙山,北臨滔滔黃河,東與會盟鎮接壤,西與小浪底鎮相連,隔河與濟源市、吉利區相望,地處黃河中下游分界點、小浪底—西霞院旅遊風景區的核心區域,是孟津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地。全鎮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上等級公路四通八達,緊臨二廣高速,相依連霍高速,鎮域內洛常路、濱河旅遊路與鄭三線,王常、崔白路,
小浪底專用線二橫四縱形成便捷的公路網路;焦枝鐵路複線縱貫東西;光纜程控電話直接撥國內外;國家電力資源一類鄉鎮;中國北方著名富水帶。
這些年來華陽集聚產業區落戶於白鶴將大大的促進了該鎮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人口民族
全鎮人口5.9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9萬人。
經濟概況
農業
推廣優質小麥35000畝,實現糧食總產4萬噸。擴大蔬菜種植面積2500畝,發展仁用杏600畝,發展小雜果500畝,發展韓國黃金梨120畝、紐西蘭紅梨100畝。涉及水源涵養林、生態能源林、村鎮綠化及林業產業等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完成荒山綠化3000畝、項目造林3700畝、林業育苗360畝、村莊綠化452畝。大家畜存欄6000頭,生豬存欄5.16萬頭,肉蛋雞存欄40.6萬隻。勞務輸出1.62萬人。發放糧食直補款464萬元,發放能繁母豬補貼款41萬元,兌現良種補貼34萬元。
工業招商
2008年,全鎮新上100萬元以上項目11家,引進資金7.165億元,到位資金5.075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分別是投資3.5億元的孟津榕拓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項目;投資3500萬元的洛陽洛耐菲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項目;投資3000萬元的洛陽生生乳業沼氣發電項目;投資1800萬元的洛陽強力液壓製造有限公司技改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洛陽凱曼醫藥化工有限公司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洛陽格蘭德機電有限公司項目。
投資52億元的華陽孟津電廠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2億元,預計2009年底完成投資43億元,實現1號機組建成調試;投資48億元的亞洲新能源二甲醚項目,企業改制已完成,其中總投資2800萬元,一期投資4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2.8億元的洛陽市潤澤水業有限公司項目已到位資金7000萬元,正在建設之中;投資2億元的小浪底河清苑項目已到位資金6000萬元,正在建設之中;投資5000萬元的孟津鴻舜混凝土有限公司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華陽電廠服務區項目,到位資金2000萬元,試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孟津華瑛混凝土有限公司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河南海濱路橋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孟津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洛陽寶盈建材有限公司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洛陽百成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汽車缸套項目,廠房已建成,設備安裝基本到位;投資1500萬元的洛陽亮東非金屬材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300萬元的孟津縣居樂新型建材廠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300萬元的孟津縣津平建材廠項目,已建成投產。2008年被評為縣招商引資先進單位、民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產業結構
白鶴鎮位於中國北方著名富水帶;漢光武帝陵、娘娘冢、蘇秦崖、西霞院水庫、小浪底風景區等景點星羅棋布;投資政策優惠,發展環境優先,精密鑄造、汽車配件,電子化工、建材
木業等鄉鎮企業發展迅速,產品遠銷29個省市、自治區和18家大企業集團,遠銷歐美、
日本、東南亞等地,已初步形成了以台塑電廠為龍頭的台商
工業園區和小浪底—西霞院旅遊
開發區;教育在全省率先普及“兩基”;被文化部命名為“書畫之鄉”;被省政府命為“科普示範鄉鎮”、“養殖之鄉”、“電話鎮”,史稱“姚黃牡丹故里”;黃河奇石、黃河濕地珍禽、鐵謝羊肉湯為該鎮“三絕”,馳名省內外。白鶴鎮位於
黃河小浪底與西霞院兩大水利
樞紐及洛北石化工業基地“金三角”腹地,區位優勢明顯,這塊風水寶地正成為世人注目的黃金地帶,熱烈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
雷灣行政村位於白鶴鎮東4公里處。東與
會盟鎮油坊村交接,西與本鎮牛莊,南與溝口,北與鐵謝、周口等行政村相鄰。黃河大渠從西向東貫穿全村。全村600餘戶、2300餘人。村域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00餘畝,村莊占地面積400餘畝。
社會事業
新農村建設
突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一年來,全鎮累計投入資金220萬元,出動勞動力1.8萬人次,車輛2900餘台次,清運垃圾2.4萬方,拆除違章建築160處,綠化村道27公里,栽植樹木2.4萬株。新硬化道路19公里,新建垃圾池210個,新建路邊花池830個,建垃圾填埋場26個,安裝路燈160盞,新建文化廣場9個,新發展戶用沼氣890座,太倉村、象莊村、尤村三個村建設了自來水工程,使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建立和完善了新農村建設工作激勵機制,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07年度、2008年度我鎮被評為市委、市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
投資30餘萬元建設文化廣場8個;投資26萬元建標準化衛生所6個;投資60萬元建便民超市6個;投資50萬元硬化村組道路2.5公里;投資132萬元建成沼氣池880個;以孟扣路、崔白路、劉溝路、會小路、王常路等主公路及沿線18個村為重點全面展開新農村建設,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任務完成好的村獎勵2000元,通過開展文明戶評選及懸掛流動錦旗的活動,調動了民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11月份通過了省級衛生鎮的驗收,12月份通過了市級文明鎮的驗收。
鎮區建設
2008年初確定了10項重點工程,分別是:投資300萬元的鎮區集中供水工程,08年底該工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實現了區內管網合併;投資30萬元的鶴西文化廣場建設;投資400萬元的鶴西農民公寓項目;投資15萬元的南大街亮化工程;投資10萬元的鎮區綠化工程;投資50萬元的計生服務中心建設;投資80萬元的鎮土地所建設;投資68萬元的鎮會議中心建設;投資40餘萬元的新華書店營業樓暨圖書音像超市建設;投資300多萬元的機關職工公寓。
歷史文化
白鶴鎮因
周靈王駕鶴升仙歇鶴於此而得名,建鎮史二千餘年;
伏羲氏在此觀
河圖畫
八卦,乃中華文明肇始之地;《
詩經·
關睢》吟詠之“河洲”,即為境內之鐵謝黃河鳥島。
白鶴鎮,從古老的神話傳說中走來。卻又不斷的演繹出更多更加動人的神話故事。
相傳,漢朝皇帝劉秀,有一至親好友叫嚴子陵。此人,性格古怪,什麼都好,就是不願居官。而劉秀,則偏要他做官。
嚴君無奈,只好隱匿於邙山腳下一個山旮旯里,每日詩文書畫,享盡山水之樂。
忽一日,一隻白鶴從黃河彼岸翩翩飛來,不偏不倚,正好降落在嚴子陵胯下。
於是,他跨上白鶴,如同騰雲駕霧,飛抵金河澗上空。盤旋三匝,爾後,那白鶴曲頸向東之歌,聲音嘹亮,純厚,煞是動人。再後,振羽西飛,飛過之處,生出一片金霞,接天柱地。翻騰激越,恰似神居仙境,難以描繪的壯觀。
於是,後人將金河澗作界,其東邊的風水寶地叫白鶴鎮,以西的人傑地靈之地叫霞院村。
白鶴,涉禽類鳥,頭較小,勁、嘴及腳均長,是一種大型候鳥。民間故事裡,則稱它為神鳥,落在哪裡,就會給哪裡普降吉祥,福祉。
經過歷史的不斷沿革,白鶴村則成了區、鄉、鎮政府所在地。它南依邙山,北臨黃河,號稱中國第一渡。歷史上多少戰爭,軍隊都是從這裡過河。據說,當今朱德總司令,就是率領解放大軍,打白鶴渡口過河。當地還留下這樣的民謠:“白鶴渡口飛白鶴,朱總領兵打此過。登上邙山揮揮手,紅旗插遍全中國!”
全鎮,農業生產條件較好,以畜牧養殖為主的農業產業現代化初具規模,被河南省命名為“養殖之鄉”。旅遊資源豐富,文化積澱深厚。富有漢文化特色的漢光武帝陵,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AAA景點,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被河南省定為省重點保護區,黃河鯉魚、黃河奇石、鐵謝羊肉湯,堪稱白鶴三寶,聞名遐邇。
2002年,隨著全縣小城鎮建設高潮的崛起,白鶴鎮投資1100萬元,在鎮區確定了25項重點工程。經過半年艱辛卓絕的努力,白鶴鎮以全新的面貌出現世人面前。母親河畔,又多了一顆燦爛的明珠。值得大書一筆的是:占地6000平米的白鶴文化休閒廣場。廣場正中,一尊高10米的“仙鶴”雕塑,呈“騰飛”狀,成為全鎮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最好象徵。
2005年,鄉鎮機構合併,王良鄉13個行政村合歸白鶴鎮。從此,白鶴鎮達到了31個行政村,5.8萬人,成為全縣10個鄉鎮中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鄉鎮。鎮黨委書記劉寶興、鎮長辛俊峰,決心帶領全鎮人民把白鶴大鎮,建成經濟強鎮、文化名鎮、旅遊重鎮。
風景名勝
上古時代即在此設津(渡口),後漸成為黃河南北交通要道。焦枝鐵路過境,洛(陽)白(鶴)、孟(縣)白(鶴)公路縱橫交錯。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古蹟有劉秀陵墓,俗稱漢陵,每年春季陵園內出現“漢陵曉煙”景觀。
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