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
基本介紹
- ISBN:9787030056504
- 作者: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年3月
- 頁數:252
- 定價:66.00元
- 裝幀:精裝
《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
白鱀豚科動物的大腦很發達,有一定的記憶和思維能力,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被列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極危(CR)物種。物種學史 分類 對於白鱀豚的科學分類一直存在某些爭議,主要是在白鱀豚屬於哪個科上意見不一致。例如《世界自然保護...
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 《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
對於白暨豚的科學分類一直存在某些爭議,主要是在白暨豚屬於哪個科上意見不一致。例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它歸為白暨豚科(Lipotidae),而ITIS則將它歸為亞河豚科(Iniidae)。1918年米勒在比較了白暨豚和亞河豚的骨骼後,認為二者是近親,將白暨豚歸入了亞河豚科。大多數生物學家也支持他的這個結論...
1 、白鱀豚保護的“親善大使”淇淇是世界上第一頭人工飼養成功的白鱀豚,也是生活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時間最長的白鱀豚。社會各界、世界各地關心白鱀豚的人們紛紛前來參觀淇淇,並通過淇淇來了解整個白鱀豚的現狀、探討保護白鱀豚的對策。通過淇淇,人們直接感受到白鱀豚的美麗和可愛。凡是看過淇淇的人,無不被它那美麗的體形、...
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圍繞物種保護問題,深入開展種群生態學、繁殖生物學、聲學和行為學,以及保護遺傳學研究,重點解決自然遷地保護和飼養繁殖的理論及實踐問題。本學科組擁有占地2萬平方米的白鱀豚館和3千平方米的實驗樓,現有生態學、聲學和行為學、組織學和生理學、水化學以及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白鱀豚館內飼養有5頭...
本書是一本很好的科普教材,同時提供了大量白暨豚珍貴的科學資料和精美照片,真實地記錄了2多年來保護研究白暨豚的翔實史料。可讀性強,老少皆宜,可供從事動物學、水生生物水產、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科研教學人員參考和大中小學生及廣大民眾的業餘讀物。作者簡介 劉仁俊 江蘇省武進縣人。1940年4...
1.張先鋒,陳佩薰,1992。江豚年齡生長與生殖的研究。水生生物學報,16(4): 289~297。2.張先鋒等,1993。長江中下游江豚的種群現狀。獸類學報,13(4): 260~270。3.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1997。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科學出版社,北京。4.張先鋒,蔣固政等,2001。防洪整治工程對白鱀豚和江豚的...
2004 年 4 月,安徽省機構編制委員會以皖編辦 [2004]57 號文下達了同意將安徽省銅陵白鱀豚養護場更名為國家(銅陵)環境保護長江重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的批覆,要求其他機構編制事項仍維持現狀。2008 年 7 月,銅編 [2008]7 號文批准成立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保護中心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鯨類專家組成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理事長。郝玉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鄧正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江豚訓練員,長期從事長江江豚人工飼養、訓練以及繁育工作。所獲榮譽 2024年1月,入選“中國好書”2023年12月榜單。
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行為學和保護生物學。出版圖書 主要著作 1. 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 1997.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科學出版社,北京.2. 周開亞,解斐生,黎德偉,王丕烈,王丁,周蓮香. 2001.中國的海獸. FAO, Rome.3. 王丁, 王克雄. 2008. 遠逝的長江女神——搜尋最後的白鱀豚.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4....
《悲情國寶-白鱀豚生死全記錄》是我國第一部珍稀野生動物全息記錄文學,作者於江。內容簡介 它們被尊為“水中國寶”,卻不幸成為第一個被滅絕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個延綿了2000萬年的古老家族,為何短短30年被終結?一位忠實志願者歷經10年,詳實記錄中國最嚴重的生物多樣性災難和這場悲劇主人公的前世今生。
白鱀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也稱白鰭豚,又訛作“白暨豚”,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具長吻。白鱀豚已存在有 530 萬年,喜歡群居,視聽器官嚴重退化,聲納系統特別靈敏,能在水中探測和識別物體。白鱀豚是恆溫動物,用肺呼吸,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現已功能性滅絕。白鱀豚亦稱...
在與淇淇朝夕相處的二十二年里,陳佩薰完成了我國第一部鯨類生物學與保護生物學專著《白鱀豚生物學飼養與保護》,此外她還編寫了科普讀物《珍稀動物白鱀豚》,與漫畫家趙嘉俊合作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版了少兒讀物《白鱀豚淇淇的故事》。陳佩薰以她的執著和專注,耗盡畢生心血,向淇淇和它的夥伴們作了一次一生的告別。廿載江...
自 1980 年起,唯一長期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成為相關資料的重要來源,2002 年7月14日“淇淇”死後再無確切的白鱀豚活體記錄。2006 年 11 月 6 日–12 月 13 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與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聯合開展“2006 長江淡水豚類考察”,多國學者在為期六周的科考中未發現任何白鱀豚,認定其...
長江中游(武漢一岳陽江段)豚類的分布、生態、行為和保護 白暨豚上呼吸道的解剖和組織學的研究 白暨豚的生殖和生殖系統 白暨豚資源現狀的評價與保護對策 白暨豚生物學特徵的初步研究 白暨豚種群數量及資源保護 人工飼養下白暨豚行為的觀察 白暨豚飼養的研究 白暨豚棲息活動區及其群體活動的初步研究 淡水豚類研究的新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