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姓,中國姓氏之一。不常見,來源說法不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馬姓
- 常見度:不常見
- 來源:說法不一
- 讀音:bái mǎ
姓氏淵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歷史文獻,
姓氏淵源
白馬[白馬、白馬,讀音作(bái mǎㄅㄞˊ ㄇㄚˇ)]
源流一
源於子姓,出自西周初期的商王朝末臣微子啟,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據史籍《風俗演義》記載:“宋微子乘白馬朝周,後有白馬氏。”微子啟,名子啟,亦稱子開,商末周初朝歌人(今河南淇縣),是殷商帝乙之子,紂王的庶兄,商朝時期封於微,以其封國名自稱,爵位為子,故稱微子。史書記載:“微子啟,以紂王淫亂,商代將亡,屢次勸諫。王不聽,遂出走。武王克商,他肉袒面縛乞降。後紂王子武庚作亂,被周公旦攻滅,即以他繼承殷祀,封於宋。”微子啟是周王朝宋國的始祖,傳說他為政賢能,為殷民所愛戴。到漢朝時期,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而改稱子開。微子啟在商朝末期曾多次親諫紂王,見“紂終不可諫”,便謀於太師箕子、少師比干。箕子認為“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啟便遠離紂王逃回微(今山西潞城),後微子啟又遷到山東梁山西北,所以那裡也稱為“微”。史書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微子啟持祭器造於武王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周武王說明自己遠離紂王的原因和情況。周武王很受感動,“乃釋其縛,復其位如故,仍為卿士”,以示寬厚為懷。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發病逝,周成王姬誦方十二歲,西周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執西周朝政,在公元前1041年,他以周成王姬誦之命封微子啟國於宋(今河南商丘),微子從此成為宋國國君、始祖,壽終後,葬於今山東微山湖微山島西北部高崗上,墓前有古碑四通,主碑上有漢代匡衡“殷微子墓”四字,橫額為“仁參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孔子稱“微子”、“箕子”與“比干”為“三仁”。據典籍《詩經·周頌·有客》記載:“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這首古老的詩,就是描述當年周王朝封微子啟於宋地之後,微子啟騎著白馬來朝拜西周的祖廟,周朝以客禮待之。因為殷商王朝崇尚白色,故而微子啟來朝也騎白色的馬。
這個歷史事件一直為世人稱道,故有微子啟後裔以白馬為姓氏,稱白馬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馬氏。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東漢末期將領公孫瓚屬下將領,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漢公孫瓉在幽、並二州,常騎白馬,因氏焉。”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人(今河北遷安),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公孫瓚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涿郡太守劉威很賞識,還將女兒許配給他。公孫瓚曾跟盧植於緱氏山中讀書,粗通經傳,後又被舉為上等郡吏。劉威因事犯法,發配日南。當時法律不許部下隨檻車同行,公孫瓚就化裝成侍卒,帶上劉威的日用品,駕車護送。行前,他跪在祖墳前說:“昔為人子,今為人臣,我應隨劉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氣瀰漫,我恐怕回不來了,在此我就向祖上辭別了。”他慷慨悲泣,拜罷起身而去,圍觀的人無不感嘆。劉威後在途中獲得了赦免。公孫瓚靠自己的才能逐步作到中郎將,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少數民族,做戰勇猛,威震邊疆。
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烏桓族(世居於內蒙古的東胡分支,屬鮮卑族的一支)丘力居部到青州(今山東淄博臨淄)、幽州、冀州(今河北臨漳)一帶掠奪。公孫瓚率部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後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公孫瓚不顧一切繼續追擊,由於孤軍深入,反被丘力居部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也死傷了大半。不過,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無力再戰,只得遠走柳城。東漢朝廷因此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於是統領兵馬,守護東北地區邊境。每次一聽到有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便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拚命三郎,甚至一直打到夜深也不肯罷休,因此烏桓人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愛騎白馬,時人稱其“白馬將軍”,因而身邊百十來名善於騎射的驍勇將士也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公孫瓚出征時的左右護翼,自號“白馬義從”。作戰時一大群白馬將士,如白色旋風一般,令敵人望風而逃。公孫瓚本性好戰,與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少數民族的上司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以至發展到互相攻打,公孫瓚靠自己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殺死了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然後分派刺史,成為東漢末期北方地區最強大的一路諸侯。後來,公孫瓚與河北的割據勢力袁紹相爭,在初期占據軍事上的很大優勢,但因其只求自保的戰略,逐漸失去了部下的信任,最終被袁紹擊敗,被困於自己修建的高樓之中,引火自焚。其勢力被袁紹所吞併。
公孫瓚逝世後,“白馬義從”們也分散四方,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白馬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馬氏。
源流三
源於地名,出自唐朝時期白馬邑,屬於以地名為氏。據史籍《潛夫論》記載:“白馬氏,因地也。”唐朝時期,在白馬邑(今山西朔縣)爆發了一場戰役,成為唐王朝滅東突厥之戰的序幕。
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農曆11月唐貞觀至四年(公元630年)農曆3月,在唐朝與突厥的戰爭中,唐王朝為消除北方威脅而攻滅東突厥阿史那·頡利可汗所部的重要作戰。隋末唐初,突厥始畢可汗趁中原地區戰亂不休,開始重新崛起,屢次發兵甫下騷擾,支持劉武周、梁師都、劉黑闥等割據勢力。唐高祖李淵為集中精力統一全國,對突厥採取優容策略,並曾考慮遷都以避之。玄武門事變後,阿史那·頡利認為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帝位,內部矛盾尚未全部解決,統治秩序還未安定,遂與突利可汗合兵二十萬,長驅直入,很快進至長安城西渭水便橋北。唐太宗親至橋南,與阿史那·頡利隔水對話,責其負約。唐軍主力繼至,軍容嚴整。阿史那·頡利見唐軍有備,不敢決戰,遂與唐太宗結盟後退兵。渭水會盟後,唐太宗為徹底解除突厥威脅,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以增強國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他一反前朝不許臣下帶武器上殿的規定,每天引數百士卒在顯德殿習武射箭,很快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唐太宗於唐貞觀元年爭取割據恆安鎮(今山西大同古城)的苑君璋歸附,唐貞觀二年擊滅割據朔方(今內蒙古烏審旗白城子)的梁師都,占據了便於反擊東突厥的軍事要地。相反,突厥汗國內部由於連年征戰和霜凍乾旱等天災,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可汗,並接受了唐王朝冊封;而東突厥的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阿史那·頡利壓制排擠,也暗中與唐朝聯絡,表示願意歸附。唐朝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
唐貞觀三年農曆11月,突厥軍進擾河西,被肅州(今甘肅酒泉)、甘州(今甘肅張掖)的唐朝守軍擊敗。唐太宗以此為藉口,於11月23日詔命并州都督李績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共率兵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反擊突厥。
唐貞觀四年農曆1月,李靖率三千驍騎從白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進屯惡陽嶺(今山西平魯),乘夜襲占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土城子)。阿史那·頡利未料到唐軍突至,因此認為李靖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李靖又派間諜離間其部眾,阿史那·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挾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孫楊政道至定襄降唐。阿史那·頡利見康蘇密降唐,不敢停留,繼續率部向陰山撤退,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卻遭到兵出雲中(今山西大同)的李績大軍截擊,一戰之下大敗。阿史那·頡利只得退至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收集餘眾數萬。經過此次戰役,阿史那·頡利自覺已不是唐軍對手,即派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實際上是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等去突厥撫慰,同時密令李靖率兵接應。
唐貞觀四年農曆2月,李靖引兵至白道與李績會合,相與定謀,認為阿史那·頡利雖敗,但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於薛延陀等部,則很難追殲;今唐儉在突厥,阿史那·頡利懈而不備,如選精騎襲之,可不戰而擒之。於是,李靖令李績統大軍繼後,親率精騎萬名,各備二十天口糧,連夜出發,向鐵山疾馳。李靖率軍至陰山,遇突厥營帳千餘,盡俘之以隨軍。阿史那·頡利見唐使前來撫慰,以為安然無事,未加戒備。農曆2月8日,李靖派蘇定方率二百騎兵為前鋒,在濃霧掩護下銜枚疾進,至阿史那·頡利牙帳僅七里才被發現,阿史那·頡利乘千里馬先逃。李靖率大軍跟進,突厥軍潰散,被殲萬餘人,被俘男女十餘萬。唐儉亦脫險而歸。阿史那·頡利率餘部萬餘人慾逃過磧口,又遭李績大軍堵截,其屬下各酋長皆率眾投降。只有阿史那·頡利逃往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北的沙缽羅部落,即遊牧於今內蒙古阿拉善盟一帶的阿史那·蘇尼失部落,欲休整後投奔吐谷渾部,結果在阿史那·蘇尼失部被阿史那·忠生擒,押送至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張寶相將其送往唐朝都城長安。至此,曾控弦數十萬,東起遼東,西抵西海,斥地萬里,與中原王朝相抗衡近一個世紀的東突厥汗國滅亡。白馬邑也成為大唐王朝擊滅東突厥汗國的里程碑,當時有無數常年遭受突厥侵擾而困苦不堪之唐朝邊民,時興以其邑名為姓氏之潮,多有改稱白馬氏者,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馬氏。
源流四
源於職者,出自畜牧飼養者,屬於以世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氏於職者,青牛、白馬是也。古多用白馬為盟誓,或以祭河。”在古代,人們彼此間歃血為盟時,為什麼要殺白馬呢?在夏、商、周乃至整個先秦時期,人們在祭祀上蒼時,大多供奉黑色的牛,“黑牛膏腴,天喜,庇佑社稷”;而在祭祀先祖時,大多供奉白色的馬,“白馬神駿,天火,諸魔不侵”。在古代,廟堂祭祀以白馬黑牛為最高級別。實際上,在古代卦相上,馬行健,如天龍,屬火宿,因此最能辟邪,以白馬紅血為祭,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神聖的行為,後延伸為結拜、盟誓的最高級別。
漢高祖劉邦在晚年的時候,曾寵愛了一個戚夫人。戚夫人生了皇子,叫做劉如意,被封為趙王。漢高祖老覺得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生性軟弱,怕他將來幹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說話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為太子。他曾經為這件事跟大臣們商量過,但大臣們都反對,連他一向敬重的張良也幫著呂后。請了當時很有名望的四個隱士叫“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劉盈。漢高祖知道沒法廢掉太子,就對戚夫人說:“太子有了幫手,翅膀已經長硬了,沒有法子改變了。”戚夫人也傷心得沒法說。漢高祖在討伐英布的時候,胸部中了流箭。後來,傷勢越來越厲害。有一次,有人偷偷地對他說:“樊噲(呂后的妹夫)和呂后串通一氣,只等皇上一死,就打算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漢高祖大怒,立即把陳平和將軍周勃召進宮來,對他們說:“你們趕快到軍營,立刻把樊噲的頭砍下來見我。”當時樊噲正帶兵在燕國。陳平、周勃接受了命令,兩人私下商量說:“樊噲功勞大,又是皇后的妹夫,咱們可不能隨便殺他。這會兒皇上發火要殺他,以後萬一後悔起來,怎么辦?”兩人商量了一陣,把樊噲關在囚車裡,送到長安,後來果然被呂后釋放。漢高祖病重了,他把大臣召集在他跟前,又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馬,要大臣們歃血為盟。大伙兒當著漢高祖的面,歃了血,起誓說:“從今以後,不是姓劉的不得封王,不是功臣不得封侯。違背這個盟約的,大家共同討伐他。”看到大臣們宣了誓,漢高祖才放下心。“白馬之盟”是漢高祖劉邦與劉氏諸王和滿朝重臣以殺白馬方式定立的盟約,此為古代人們發誓的最重之盟誓。之所以要如此,是因為眼見呂后的勢力日大,擔憂漢室江山會被呂氏奪去,因此在其晚年與劉氏諸王殺白馬為盟,以策萬全。漢高祖病越來越重了。他叫呂后進去,囑咐後事。呂后問他:“陛下百年之後,要是蕭相國死了。誰可以接替他?”漢高祖說:“可以讓曹參接替。”呂后又問:“曹參以後呢?”漢高祖說:“王陵可以接替。不過王陵有點戇直,可以叫陳平幫助他。陳平有足夠的智謀,但是不能獨當一面。周勃為人厚道,辦事慎重,只是不大懂得文墨。但是將來安定我劉家天下的,還是靠周勃。”呂后再問下去,漢高祖搖搖頭說:“以後的事,就不是你能夠知道的了。”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死去。呂后把訊息封鎖起來,秘密把她的一個心腹大臣審食其找去,對他說:“大將們和先帝都是一起起兵的。他們在先帝手下已經不大甘心。如今先帝去世,更靠不住,不如把他們都殺了。”審食其覺得這事不好辦,就約呂后的哥哥呂釋之做幫手。呂釋之的兒子呂祿把這個秘密訊息泄露給他的好朋友酈寄,酈寄又偷偷地告訴他父親酈商。酈商得知這訊息,趕忙去找審食其,對他說:“聽說皇上去世已經四天。皇后不發喪,反倒打算殺害大臣。這樣做,一定激起大臣和將軍們的反抗,天下大亂不用說,只怕您的性命也保不住。”審食其嚇住了,忙去找呂后。呂后也覺得殺大臣這件事沒有把握,就下了發喪的命令。大臣們安葬了漢高祖,太子劉盈即位,就是漢惠帝。呂后就成了太后。漢惠帝是個老實而無能的人,一切聽他母親呂太后作主。呂太后大權在手,愛怎么做就怎么做。她最痛恨的就是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她先把戚夫人罰做奴隸,後又派人把趙王劉如意從封地召回長安。漢惠帝知道太后要害死弟弟劉如意,就趕緊親自把劉如意接到宮裡,連吃飯睡覺都和他在一起,使呂太后沒法下手。有一天清晨。漢惠帝起床出外練習射箭。他想叫劉如意一起去,單劉如意年輕貪睡,漢惠帝見他睡得很香,不忍叫醒他,就自己出去聯繫了。等漢惠帝回宮,劉如意已經死在床上。漢惠帝知道弟弟是被毒死的,只好抱著屍首大哭一場。呂太后殺了劉如意之後,還不解恨,又殘酷地把戚夫人的手腳統統砍去,再挖出她的兩眼,逼她吃了啞藥,把她扔在豬圈裡,稱作“人彘”。漢惠帝後來見到戚夫人被折磨成這個樣子,不禁放聲大哭,還嚇得生了一場大病。他派人對太后說:“這種事不是人幹得出來的。我是太后的兒子,沒有能力再去治理天下了。”打那以後,漢惠帝就不願再過問朝廷的政事了。
“白馬之盟”是歷史上的著名事件,後在三國、唐、宋、元、明、清諸朝,皆有引為重大盟誓之舉。因此有人以其為姓氏,稱白馬氏。
源流五
源於西夷族,出自古代西夷分支氐族,屬於以氏族別稱為氏。氐族,在古代稱作“西夷之別種”,別號就是“白馬”,古代史籍中多稱其為白馬夷、白馬族、白馬氐、白馬羌等,秦、漢以來世代居住在岐隴一帶地區。在史籍《史記·西南夷傳》中記載:“自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古代的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甘肅東南部的西漢水和白龍江流域。在其十多個部落中以白馬氐部落最為強大。白馬氐人主要分布在今甘肅成縣和武都。
在史籍《後漢書·西南夷傳》中記載:“白馬氏者,武帝元鼎六年開,分廣漢西部,合以為武都。土地險阻,有麻田,出名馬、牛、羊、漆、蜜。氏族人勇戇抵冒,貪貨死利。居於河池,一名仇池,方百頃,四面斗絕。數為邊寇,郡縣討之,則依固自守。元封三年,氐族人反叛,遣兵破之,分徙酒泉郡。昭帝元鳳元年,氐族人復叛,遣執金吾馬適建、龍驃韓增、大鴻臚田廣明,將三輔、太常徒討破之。”白馬氐人曾以今隴南西和縣南部的仇池山為中心,建立了長達三百八十年之久的地方割據政權,稱仇池國。這一歷史一直以來皆未被史學家所重視,兩晉至十六國時期的個各類史籍也沒有詳盡記載,仇池國的歷史成了遺案。直到近些年來,方有學者注意到東晉初年由白馬氐人楊氏建立的西和古仇池國。到西晉時候,活躍在武都仇池(今甘肅成縣)一帶的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養子楊茂搜繼楊飛龍為氐族首領,被晉愍帝封為驃騎將軍,時稱“白馬將軍”。
五胡十六國時期,白馬氐人曾建立了強大一時的前秦國(公元350~394年)。
前秦國,由略陽臨渭人苻洪建立,苻洪是氐族人,原姓蒲,後改姓苻,先世為部落小帥,其父蒲懷歸,母姜氏。
西晉末期,蒲洪被氏族各部落推為盟主,後被前趙國劉曜封為氏王,後又受後趙國的封號,因後趙國君石遵削其職,因此憤而降靠西晉王朝。到晉穆帝司馬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蒲洪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秦王,改姓苻,創建了前秦國,自為秦太祖惠武皇帝苻洪,不久即在農曆3月被其軍帥將軍麻秋下毒害死。
前秦國君主傳至第五代秦太宗高皇帝,為苻堅之族孫苻登,在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為後秦國君主姚興所敗,旋即被殺,其子苻崇奔逃於湟中嗣位,不久就被西秦國君主乞伏·乾歸逐殺,前秦國滅亡。氐族人在前秦國滅亡後,被先後融入羌、匈奴、鮮卑等民族,最終大多數融入漢族,少部分融入蒙古族、滿族,還有極少部分人遷徙到今西南地區,成為苗、瑤、侗、彝等少數民族的先民之一。其後,有氐族人以漢化的氏族別稱“白馬”為姓氏者,稱白馬氏,後多省文簡化為馬氏、白氏。
遷徙分布
白馬氏複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除了在今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藏人”中還保有零星的白馬氏族人以外,在中國大陸上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在台灣省亦不見,族人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白氏、馬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但多以弘農、上邽、河內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谷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為右扶風。東漢初期復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為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復名為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恆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恆農郡為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谷關)。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復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堂號
弘農堂:以望立堂,亦稱桓農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稱上邽堂。
河內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白馬英,內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現代劇作家、詩人。1963年考入內蒙古藝術學校師從劉興漢、黃尚元學習笛子專業,1964年演奏笛子大師馮子存的“黃鶯亮翅”,劉管樂的“蔭中鳥”等成為內蒙古聞名的少年笛手,並在內蒙古電台播出專題節目。
1970年畢業分配到鄂爾多斯歌舞團,創作並演奏的多首笛子獨奏曲在內蒙古電台播出。
1975年突然金盆洗手退出笛界,開始詩歌、影視、戲劇、歌舞文學等創作,有電視劇《大漠之戀》、《漠上歌舟》在內蒙古電視台攝製播出,有二十多部歌舞詩、劇演出和獲獎。其中蒙古劇《銀碗》、《罕佳爾》,舞蹈詩《鄂爾多斯情素》等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全國戲劇孔雀獎。著有十四行詩集《愛的紀念碑》,有大量詩歌、劇本、歌詞、文章等發表,其中有數十首詩歌在台灣秋水詩刊發表,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詞。其略傳載於《世界名人錄》等多種典籍。內蒙古藝術學院校史《春華秋實五十年》一書記載:“培養出了寶音德力格爾、德德瑪、拉蘇榮、李鎮……白馬等一批聞名國內外的藝術家。”退出笛界二十五年之後,2000年突然又對笛子產生濃厚興趣,開始研製省力易吹、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性能優良的國家專利新笛“帶吹嘴笛”,後定名為“哨笛”。從此在寫作之餘再度與笛為伴,並創作、移植了一批全新演奏概念的哨笛新作品,代表作有《牧歌里的百靈鳥》、《雲雀》、《江河水》、《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等,其創新意識,先進笛藝和脫俗品位,深受業內專家的關注和讚賞。
歷史文獻
以下是藏族對白馬姓氏的記載:
在平武縣西北部的白馬、木座、木皮、黃羊關4個藏族鄉鏡,聚居著一支古老的民族,通稱白馬藏族(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是氐族,系古代白馬氏的後裔)。他們的服飾十分獨特。不論男女,頭上都戴一頂盤形、圓頂、荷葉邊由羊毛壓模後製成的白色氈帽,並在帽頂側面插上一隻或幾隻白色雄雞的尾羽作飾物。實際上,白馬藏族屬於藏族的分支,居住在九寨溝的高山上。"白馬"是古藏語,漢語意思為"藏族的兵"。公元6世紀的某一天,吐蕃王朝東征大軍與唐朝的部隊在九寨溝一帶相遇,於是,一場昏天昏地短兵相接的激戰開始了,最後,這場戰役以吐蕃王朝的勝利而告終。奇怪的是,這支打了勝仗的隊伍並沒有跟隨大部隊繼續前進,而是就地留守。整個東徵結束了,大部分的士兵都相繼被召回,而這支隊伍卻沒有接到任何回家的指令,永遠被遺忘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這是一個憂傷了一千多年的故事。故鄉的影子在思念的淚水中漸漸模糊,一切只能重新開始。他們躲在高山森林裡,過上了半農半牧的隱蔽生活。時光在飛快地流逝,為了能夠永遠記住"藏兵"這個特殊的身份,他們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白馬"。這又是一支忠誠了一千多年的隊伍。如今,深山老林已變成白馬藏族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園,但他們用古藏語歌唱或講述先民故事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
白馬人居住在高寒山區河谷地帶,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農耕、畜牧、狩獵、採集為生。白馬人服飾以白、黑、花三種袍裙為主,色彩艷麗。白馬女性胸前飾以白玉般的魚骨牌,腰間圍幾匝金亮的古銅錢,穿上各色布料繪製的鑲花袍裙,真是五彩斑斕,艷麗奪目。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馬人對自然的崇拜,對山川的頂禮膜拜,也造就了他們勤勞、勇敢的性格,孕育了白馬人原始、古樸的民族文化。山深林茂,風吹草低,寬闊的河谷游弋著群群牛羊,年復一年蕎麥花開,年復一年青稞飄香。辛勤的勞動,簡樸的生活,孕育出白馬人獨具神韻的敬酒歌、跳槽蓋、園園舞、貓貓舞等民族歌舞,白馬人獨特、濃郁的傳統習俗和文化藝術,猶如一枝深山奇葩,引起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白馬藏族的每個寨子後面的山都是神山。白馬藏族不信佛教而信奉自然神,其中最崇信的是稱為“葉西納蒙”(意即“白馬老爺”)的一座神山。長在神山上的樹都是神樹,這些樹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是絕對不可侵犯的,如果有人膽敢砍了這裡的樹,不但會遭到全寨人的唾棄。刻在門窗上惟妙惟肖的動物造型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裝飾,而是一種有著深刻內涵的信仰。據說,它與白馬藏族的動物崇拜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說,有黑熊部落、猴子部落、蛇部落,最大的要算羊部落,部落裡面又分小的部落,小的家族。動物的名字就是部落的名稱,這是白馬藏族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每當逢年過節,各個部落在戴上他們本部落的標誌性面具後,驅邪祈福的歌舞表演就開始了。當地人把這種舞蹈稱為"十二相舞",實際上,這既是森林裡動物真實生活狀態的一種翻版,也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他們美麗的童年時光,長大後,心領神會的他們又不約而同地成了舞者中新的一員。
白馬藏族沒有文字,也不識藏文,其語言與藏語相近但卻不相同,是一種獨特的語言。白馬人個個都是能歌善舞,他們最重要的活動有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此外,每年的農曆4月18日和10月15日,也是他們重要的節日。在節日裡,白馬人都要跳他們的傳統舞蹈--跳“曹蓋”。他們戴木雕面具,以鼓鈸和銅號為主要伴奏樂器,載歌載舞。白馬人通過舞蹈,旨在祭祀神靈、祈求平安、驅鬼避邪,其擬獸舞蹈的特徵說明它應是遠古"百獸率舞"的遺存之一,也代表了白馬藏族希望與自然界的野獸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思想。表演者在渾厚有力的鼓號聲中,以碎步沿逆時針方向轉圈而舞,舞姿多模擬各種禽獸的動作。這種舞蹈又被稱為“十二相舞”。
白馬藏族住房為“杉板房”,依山而建,屋頂呈“人”字形,上蓋青瓦,記房屋均為三層,下層圈養牛、羊、豬、雞等禽畜,中層住人,上層堆放糧食和作祭祀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