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頸鷺

白頸鷺

白頸鷺(學名:Ardea pacifica)是鸛形目鷺科鳥類。是一種大型涉禽。它的特徵是長長的脖子和頭都是白色的,長絲狀羽毛下至胸部組成黑色V字形的圍兜。上體是深石青色。在繁殖季節,以及在產卵季節,背部和胸部都點綴著梅花色羽毛或斑紋。下體是灰色條紋與白色。棲息於江湖濱岸及沼澤地帶,白晝或展昏活動,以水生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及昆蟲等,兼食蛇類、軟體動物及小型嚙齒類。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遷徙種類。分布於整個澳洲大陸,在紐幾內亞也有,但非常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頸鷺
  • 拉丁學名:Ardea pacifica
  • 別稱:太平洋鷺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鸛形目
  • 鷺科
  • 鷺屬
  • :白頸鷺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atham, 1801
  • 英文名稱:White-necked Heron
  • 英文名稱:Pacific Heron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白頸鷺身長106厘米,翼展147-160厘米,體重900克。是一種大型涉禽。它的特徵是長長的脖子和頭都是白色的,長絲狀羽毛下至胸部組成黑色V字形的圍兜。上體是深石青色。在繁殖季節,以及在產卵季節,背部和胸部都點綴著梅花色羽毛或斑紋。下體是灰色條紋與白色。嘴黑色。赤裸的臉部皮膚是藍色或黃色。眼睛綠色。腿和腳的嘴一樣黑色。幼鳥麂皮白色。
從表面上看,白頸鷺和蒼鷺的身態有一些相似之處,但白頸鷺的白色占的位置很醒目,尤其是下體的白色與上體的石青色對比。然而,只要稍微注意,這種區分是相對容易。蒼鷺有一頂黑色延長的帽子,嘴和腿是黃色的,而不是黑色。
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具有絲狀蓑羽,胸前有飾羽,頭頂有的有冠羽,腿部被羽。

棲息環境

棲息於江湖濱岸及沼澤地帶,主要在一些沿海地區,淺淡水域,水庫農場,水淹草甸,泥濘道路和壕溝活動。

生活習性

白頸鷺屬遷徙種類。在許多地區冬季和春季遷移。它們的一些行為,雖然還無法解釋,但白頸鷺已經或多或少地適應了人類的活動:水壩的建立,排水溝和灌溉渠,都是它們的新的定居點。由濕地排水和一些自然水道改道消除了潛在的大量築巢地點。鳴聲強大而嘶啞。
獨自生活,白晝或展昏活動,以水生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及昆蟲等,兼食蛇類、軟體動物及小型嚙齒類。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旅鳥:紐西蘭。
幾乎遍布整個澳洲大陸和塔斯馬尼亞,除了一些南部地區和內陸最乾旱的地區。調查也發現在紐幾內亞南部也有存在,但是非常罕見。
白頸鷺分布圖白頸鷺分布圖

繁殖方式

白頸鷺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時候築巢,只要有足夠的降雨。繁殖期從9月至12月。鳥巢修在距離水道不遠的桉樹上,用枝條築造淺巢,距地面6-18米的高度。鷺巢單獨或在居住區鬆散分布。每次最多產6枚藍綠色的卵,通常是3-4枚。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大約持續30天,是由雌雄雙方共同餵養。幼鳥在巢中6個星期,為晚成性。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