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鵙鶥

白頭鵙鶥

白頭鵙鶥(學名:Gampsorhynchus rufulus)是雀眉科、白頭鵙鶥屬中型鳥類。體長21-24厘米。頭頂、頭側、頸側、頦、喉等整個頭部白色,其餘上體棕色或灰橄欖褐色,其餘下體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綴皮黃色或棕色,嘴肉色或角褐色,腳紅棕色。特徵突出,野外不難識別。虹膜土黃色、淡檸蒙白色到深金黃色,上嘴角褐色,下嘴黃褐色,跗踱和趾淺紅褐色或淡棕紅褐色。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闊葉林、竹林和次生林中,冬季也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疏林灌叢和高草叢中。常單獨、成對或成3-5隻至10多隻的小群活動。性活潑,較為喧鬧,頻繁地在林間飛來飛去或在枝葉間跳躍、覓食。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漿果、草子、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頭鵙鶥
  • 拉丁學名:Gampsorhynchus ruful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雀眉科
  • 白頭鵙鶥屬
  • :白頭鵙鶥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Blyth,1844
  • 英文名:White-headed Shrike Babbler
  •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整個頭、頸、翅上小覆羽和下體均為白色,其餘上體橄欖棕色或灰橄欖褐色,兩翅內側表面與背同色,外側較淺淡,飛羽內翈具皮黃色羽緣,尾亦與背同色,內緣和先端皮黃色。兩脅和尾下覆羽綴皮黃色或棕色,嘴肉色或角褐色,腳紅棕色。
虹膜土黃色、淡檸蒙白色到深金黃色,上嘴角褐色,下嘴黃褐色,跗踱和趾淺紅褐色或淡棕紅褐色。
大小度量
性別體重體長嘴峰跗蹠
雄性
40-49克
226-240毫米
14-18毫米
93-97毫米
113-120毫米
28-33毫米
雌性
40-49克
217-240毫米
15-17毫米
93-95毫米
110-113毫米
29-31毫米

近種區別

該種與領鵙鶥Gampsorhynchus torquatus)相似,領鵙鶥原為白頭鵙鶥雲南亞種,後提升為獨立種。領鵙鶥前額和頭頂前部、眼先、臉頰、頭側、耳羽、頦、喉全為白色。頭頂後部、枕、後頸和其餘上體概為棕色,飛羽深褐色。而白頭鵙鶥整個頭部均為白色。

生活習性

習性:留鳥。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闊葉林、竹林和次生林中,冬季也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疏林灌叢和高草叢中。常單獨、成對或成3-5隻至10多隻的小群活動。性活潑,較為喧鬧,頻繁地在林間飛來飛去或在枝葉間跳躍、覓食。有時也到林緣灌叢或竹叢上,但很少下到地上活動和覓食。
叫聲:有特色的響而偏高的吱叫聲chr-r-r-r-uk。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漿果、草子、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部盈江、潞西等地。
白頭鵙鶥分布圖白頭鵙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或許1年繁殖2窩。通常營巢於茂密的闊葉林中,巢多置於林下灌木枝權上。巢呈淺杯狀,主要由枯草葉、草莖摻雜一些碎屑和苔蘚構成,並用蜘蛛網將它們固定在一起,巢內墊有細根和卷鬚。卵為淡黃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3.1毫米×17.1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白頭鵙鶥在中國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極為稀少,應注意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