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煎,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二。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四肢疼痛,至夜轉甚不可忍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白頭翁煎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二
- 組成:白頭翁、牛膝、附子、桂心、羌活、赤芍藥、防風、赤茯苓、人參、牡丹、虎脛骨、當歸、酥、生薑汁
- 功用: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 主治:四肢疼痛,至夜轉甚不可忍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頭翁二兩,牛膝(去苗)、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羌活、赤芍藥、防風(去蘆頭)各三分,赤茯苓半兩,人參(去蘆頭)、牡丹各半兩,虎脛骨(塗酥,炙微黃)一兩當歸二分,酥、生薑汁。(方中酥、生薑汁用量原缺)
用法用量
上為細散,用好酒五升,都煎如餳。每服一茶匙,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服藥後仍須炒蠶砂熨之為妙。
功用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主治
四肢疼痛,至夜轉甚不可忍者。
附註
本方能清熱涼血,祛風勝濕,溫中止痛,強筋健骨,益氣補血。
附方
名稱:白頭翁煎
組成:白頭翁30g,黃柏、黃連各15g,秦皮20g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液150ml。患者排空大便,左側臥位,臀部抬高,14號導尿管塗石蠟油後插入肛門15—20cm,緩慢注人藥液或從吊瓶滴入
主治:慢性結腸炎
出處:《中國外治妙方》
名稱:白頭翁煎
組成:白頭翁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主治:濕熱痢、熱毒痢之發熱,腹痛,下痢膿血,里急後重等症
出處:《中國傳統醫學百病百草治療大全》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中風方劑證治》:“白頭翁煎主治白虎風,四肢疼痛,至夜轉甚不可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