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花根(中藥)

白雲花根(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雲花根,中藥材名。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白雲花的根。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風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腰痛,胃痛,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閉經,白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雲花根
  • 別名:法羅海,滇獨活、毛爪參、香白芷
  • 漢語名稱:Bai Yun Hua Gen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用法用量,藥理作用,相關配伍,毒理作用,注意事項,化學成份,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白雲花的根。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

苦、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風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腰痛,胃痛,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閉經,白帶。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圓柱形,垂直生長,常有數條分枝,外皮灰黃色至棕褐色。直立,中空,多分枝,有縱棱,疏被白色粗毛。葉互生,有長柄,基部擴大成鞘,抱莖,有粗毛;葉片3~5裂,稀7裂,上面淡綠色,被疏毛,下面蒼白綠色,密被白色綿毛,邊緣有細圓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傘幅18~25條,花梗(小傘梗)約25條,花小,白色,周圍的花較中央的大。雙懸果扁平倒卵圓形,長6~7毫米,寬5~6毫米,背棱在基部收攏,側棱翅狀,油管約占果體長1/2,成熱後易分離成兩瓣。花期夏、秋季。

分布區域

分布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林下石隙或山坡草叢中。

藥材性狀

本品完整者呈長圓柱形,多數已加工捶扁,不完整,有的有分枝。長短不一,長3-20(-60)cm,直徑1.0-2.0(-3.5)cm。根頭部膨大,頂端有殘留莖基及細環形的葉鞘殘痕,表面淡棕黃色或棕褐色,有細縱紋、皮孔及鬚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白色,有淡紅色斑點,木部淡黃色。氣濃午,味苦辣。顯微鑑別根橫切面:木栓層常脫落,裂存的木栓層由6-10餘列木栓細胞組成。皮層狹窄有裂隙。韌皮部寬廣,散有近於成列斷續成環的油室,直徑60-240μm,內含棕黃色分泌物,韌皮射線多波狀彎曲,由1-4列細胞組成,有裂隙,內含棕黃色物質。形成層成環。木射線2-4列,導管類圓形,單個或數個聚集徑向排列,常個或數個聚集徑向排列,常有裂隙。各部薄壁細胞中含有澱粉粒。粉末特徵:淡黃色。油室類圓形或橢圓形,多破碎,內有棕黃色內含物。導管網紋及具緣紋孔,木化直徑30-120μm。演粉粒較多,多單粒,單粒類圓形,臍點呈人字形、叉狀;復粒由2-5分粒組成。木纖維,壁稍厚,紋孔明顯,直徑20-30μm,木化。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每服3~5分,溫開水送服。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白雲花根總香豆粗250mg/kg,350mg/kg,灌胃,對小鼠熱板法和化學(酒石酸銻鉀)刺激引起疼痛反應有明顯的鎮痛作用,隨劑量增加作用加強[1]。
2.抗炎作用白雲花根總香豆粗250mg/kg灌胃對大鼠蛋清急性關節炎和甲醛慢性關節炎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1]。
3.平喘作用白雲花根浸膏240mg/kg,白雲花香豆精200mg/kg及香豆精化合物歐前胡內酯200mg/kg和歐芹酚甲醚200mg灌胃,對組胺恆壓噴霧所致豚鼠哮喘有平喘作用,其中以白雲花浸膏的平喘作用最好[2]。
4.其他作用白雲花根浸膏6.6×10-5g/ml對豚鼠及家兔離體小腸正常收縮無影響,但能對抗組胺或已醯或已醯膽鹼對離體小腸的興奮作用,對原位小腸也有相同作用。對豚鼠離體子宮正常收縮無影響,但能對抗垂體後葉素麥角新鹼對豚鼠離體子宮及家兔原位子宮的興奮作用。白雲花根浸膏20mg/kg灌胃可減慢家兔心率,但心電圖無異常改變[2]。10%白雲花根水浸液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已型鏈球菌、肺炎蓮球蓖、綠膿桿菌、腸炎桿菌、傷寒桿菌白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3]。

相關配伍

治男子腎虧,女子體虛經閉:白雲花根燉肉服。

毒理作用

白雲花根浸膏小鼠灌胃的LD50為1690.3±73.0mg/kg(P=0.95)[2]。白雲花根總香豆精小鼠灌胃的LD50為2810±31mg/kg[1]。

注意事項

肺熱咳喘及孕婦慎服。

化學成份

根含香豆精類物質,如歐芹酚甲醚(ostholce),印度XK素(marmesin)[1],歐前胡內酯(imperatorin),異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獨活屬醇(heraclenol)[1,2],8-腳6醇基補骨脂素(8-geranyloxypsoralen),香柑內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花椒毒酚(xanthotoxol),異獨活內酯(isoheraclenin),異栓翅芹醇(isogosferol)[2]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