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先生迥見訪

白雲先生迥見訪,別名王迥見尋,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白雲先生迥見訪》
  • 作品別名:王迥見尋
  • 創作年代:唐
  • 作者:孟浩然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白雲先生迥見訪》孟浩然
閒歸日無事,雲臥晝不起。有客款柴扉,自雲巢居子。
居閒好芝術,採藥來城市。家在鹿門山,常游澗澤水。
手持白羽扇,腳步青芒履。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作品注釋

  1. 詩題又作:“王迥見尋”。
  2. 閒歸:又作“歸閒”。
  3. 芝術:一作“花木”。
  4. 鶴書:又名鶴頭書,為書體之名。古代徵辟賢士的詔書,俱用此體。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讚嘆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裡,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蹟。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