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路腳村(雲南省箇舊市賈沙鄉白路腳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路腳村隸屬於雲南箇舊賈沙鄉普沙河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賈沙鄉邊。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賈沙鄉20公里,國土面積有0.15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84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水稻農作物。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0畝(其中:田60畝,地160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等作物。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37戶,有鄉村人口154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90人,人,其中農業人口154人,勞動力76人,以漢族為主(是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95人,彝族59人。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41人,參合率91.56%;享受低保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賈沙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賈沙衛生院20公里。該村未建有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路腳村
  • 所屬地區雲南箇舊賈沙鄉普沙河行政村
  • 地理位置:賈沙鄉邊
  • 面積:0.15平方公里
  • 海拔:1650米
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農村經濟,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地圖信息,

基礎設施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7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7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7.57%和67.5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戶(分別占總數的40.57%和70.54%)。該村到賈沙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尚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15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畝,有效灌溉率為27.2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9畝。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箇舊市賈沙鄉普灑河村委會白路腳村進村道路箇舊市賈沙鄉普灑河村委會白路腳村進村道路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白路腳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箇舊八中中學。該村距離中學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4人。
箇舊市賈沙鄉普灑河村委會白路腳村村貌箇舊市賈沙鄉普灑河村委會白路腳村村貌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女黨員1人。

村務公開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0畝,無土地流轉面積。未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農村經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82.26%;畜牧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61%(其中出欄肉豬150頭,肉牛5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4.84%;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11.29%;農民人均純收入2727元,農民收入以種殖業為主。

人文地理

白路腳村委會位於蒙自縣城西南部,居住著漢、彝、苗、壯等9種民族,純樸的民俗民風促成了當地各民族友好相處和相互交流,促進了白路腳村委會農村經濟的發展。
有文藝演出隊31支,每縫節假日都開展文藝演出宣傳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白路腳村委會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土地面積寬廣,但水源比較缺乏,耕地全為旱地。
有蒙冷公路南北貫穿,西面通往箇舊大屯鎮形成了白路腳村委會的主要交通構架。白路腳村委會至水溝村委會的水泥路面全面鋪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基礎。
在今後工作中,白路腳村委會將按照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圍繞鎮黨委、政府提出的“興科教,抓糧煙、上林果、促旅遊、活商貿”的發展思路,在提高烤菸種植質量的同時,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文瀾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2007年—2010年總投資6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賈沙鄉白路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