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桂枝柴胡湯

白虎桂枝柴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四聖心源》。為清熱劑,具有清熱生津,解表止瘧之功效。主治溫瘧,先寒後熱,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者。

基本介紹

  • 出處:《四聖心源》
  • 功用:清熱生津,解表止瘧
  • 主治:溫瘧
  • 分類:清熱劑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附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石膏三錢,知母三錢,甘草二錢,粳米半杯,桂枝三錢,柴胡三錢。

用法

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功用

清熱生津,解表止瘧。

主治

溫瘧,先寒後熱,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者。

方義

方中白虎湯清熱生津,柴胡,桂枝解表散邪。柴、桂散肝膽之邪;膏、知泄肺胃之熱,甘草,粳米生津利水。

配伍特點

白虎湯加柴胡、桂枝組成。

運用

用於治溫瘧。

附註

附方1 白虎加桂枝湯
組成: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枝三兩,去皮。
功用:清熱,通絡,和營衛。
主治:溫瘧。其脈和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以及風濕熱痹見壯熱,氣粗煩躁,關節腫痛,口渴苔白,脈弦數。
出處:《金匾要略》
附方2 白虎湯
組成:石膏30g,知母9g,炙甘草3g,粳米9g。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陽明氣分熱盛。壯熱,煩渴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或滑數。
出處:《張仲景醫方精要·傷寒篇》

重要文獻摘要

黃元御對溫瘧之證論述說:“先中於風而後傷於寒,先熱後寒,是謂溫瘧。以冬中風邪,泄其衛氣,衛愈泄而愈閉,郁為內熱。又傷於寒,束其皮毛,熱無出路,內藏骨髓之中。春陽發動,內熱外出,而表寒閉束,欲出不能。遇事暑毒熱,或用力煩勞,氣蒸汗流,熱邪與汗皆出,表里如焚。及其盛極而衰,復反故位,陰氣續復,是以寒生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