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寺

白草寺

白草寺位於陝西省清澗縣城東58.5公里處的解家溝鎮華嚴寺村的白草山上,始建於北宋慶曆二年(1042),金元後重修,明清時歷經增補。文化革命期間,廟會被毀壞。1980年後,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理事會修復廟宇。白草寺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廟宇群,寺內共有大小廟宇四十一間,分為三處組廟和八處單廟。每年三月三的廟會活動,香火最為鼎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草寺
  • 地理位置: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
  • 始建時間:北宋慶曆二年(1042)
  • 景色:群山環抱,萬壑烘托,煙霧繚繞
地圖信息,
白草寺位於清澗縣城東58.5公里處的解家溝鎮華嚴寺村的白草山上。這裡群山環抱,萬壑烘托,煙霧繚繞,一座主峰突兀挺拔,四周懸崖峭壁,山頂舒展平坦,民眾習慣稱作“白草寺原上”。
白草寺
據《道光清澗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北宋慶曆二年(1042),金元後重修,明清時歷經增補。白草寺相傳為穆桂英大破渾州之地,山上有古城垣、烽火台遺址,附近村民在山上種地,時有古代兵器、錢幣、瓷器等出土。是清澗最大的寺院和風景名勝地,歷代文人學士、達官士紳多有記述文章與唱和之作。此外,還有廟碑30多塊,可惜大多遺失毀壞,僅存兩篇碑文和3首詩。
白草寺
舊時這裡松柏參天,槐柳成蔭;廟宇樓閣,飛檐翹角;東西鐘鼓二樓,晨鐘暮鼓,聲傳幾十里;青磚碧瓦、檐牙交錯的廟宇殿堂40餘座,雄偉壯觀、遠近有名,居陝北古寺廟佳縣白雲山之後列第二。原有殿堂20座,另有樂亭、碑廊,為清澗縣最大的一處寺院。比佳縣白雲山廟宇早500多年,與本縣的大佛寺成為縣內香火最旺的萬人以上廟會。寺內除廟宇外,還有神路、天門、碑亭、對台、翠光亭、僧舍、會舍等建築。解放後一些重要建築物早已被破壞,文革期間,又遭到徹底破壞,廟內的神像全被打碎,建築物的磚石牆面和木料全被拆走,古鐘古碑全被砸壞,連上山的神路石條也被拆光,整個寺院變為一片廢墟。1980年後,民眾自發組織起理事會,在原寺基礎上開始修復廟舍,先後恢復了娘娘廟、玉皇廟、祖師廟、會社等,但規模遠不如從前,現在有些廟還是有廟無像,有些廟外形依然破敗不堪。
白草寺是一個組合的廟宇群落,主要廟宇有如來佛祖大雄寶殿、玉皇閣、真武祖師殿、娘娘廟、太上老君廟、十八羅漢、二十八星宿廟等48座廟宇殿堂,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舊時和尚道士多達幾十人,梵魚鼓鐘、主持廟事。山下花岩寺村至此有幾百米上山磴道,青石台階光潔平滑,3個門洞,人稱神路。每年3次廟會,即農曆的三月三(祖師廟的會),四月八(佛祖廟的會),八月二十五(玉皇廟的會)。逢會期間,戲台前人頭攢動,人群後廟宇參差,亭台羅列,古柏參天,香菸繚繞,善男信女上香布施,文人墨客抽籤問卦,熱鬧非凡。
白草寺
白草寺廟宇分為三大院,第一院,正佛殿;第二院,真武祖師殿;第三院,十三殿,彩塑造型各異,鬼怪離奇,傳神逼真,其構思神妙,是彩塑藝術集錦,並構成佛道合一特徵,引導人們改惡從善。
白草寺娘娘廟花會
白草寺
白草寺娘娘廟會期在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因主要儀程是給娘娘供獻5米多高、由400多朵紙花紮成的5樹紙花而被稱為花會。位於白草山下的官道山是今年主辦花會的村莊,好客的村民給筆者提供了食宿,讓筆者觀看了花會的全過程。
初二一早,全村老少便在寬敞的場院內搭建五彩神棚,打掃道路,清水灑路,用嗩吶鼓樂八抬樓轎迎請娘娘(神祗牌位)從白草寺回村領受香火、觀花。娘娘進村,鼓樂、秧歌前導,男女老幼皆跪拜於路邊兩側。娘娘安坐於彩棚內神壇後,即焚表燒香、獻貢、祭酒、獻花。這天凡屬該會社村莊的人都要到會村給娘娘上香布施,幫助辦理會事。
無論外村趕會的,還是本村男女老少,皆歡聚一堂觀花、看秧歌,一起吃“八碗”、喝燒酒。通宵達旦的嗩吶吹得滿村響,秧歌扭得眼花繚亂,娘娘神祗前跪拜的則是一群求子、治病的善男信女。
第二天早飯後,人們給娘娘領過牲,迎花隊伍便依照鼓樂隊、儀仗隊、引樂鼓彩旗隊、秧歌隊、五樹紙花、娘娘神祗樓轎、鼓樂隊的順序,似一條彩龍緩緩向白草寺行進。進入廟內,要舉行安神、賽花、上貢、祭酒等儀式,爾後將紙花在娘娘廟院內燒掉。
五彩的花樹、潮湧的信民、震天的嗩吶、繚繞的香菸、虔誠的信仰和內心的敬畏,把傳統廟會辦成了娛神娛人、人神同樂的盛會。

地圖信息

地址: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白草寺(石清路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