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藤(雙子葉植物綱植物)

白花藤(雙子葉植物綱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花藤的來源、處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內容的詳細介紹。... 【附方】治蝮蛇咬傷:白花藤鮮根五錢,水煎服;或白花藤乾根五錢,烏桕樹根須五錢至一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花藤
  • 別稱:活血大力王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豆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草綱目,

形態特徵

‧莖
莖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光滑無毛,高 2~3 公尺。
‧葉
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 4~10 公分,寬 1.5~5 公分,具明顯側脈,基部具 2 早落性耳狀物;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無毛。
‧花
穗狀花序頂生,長 5~25 公分;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5 稜,密被長腺毛,具黏性腺體,有粘性;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花冠管纖弱,裂片 5,廣展;雄蕊 5,與花冠分離。花期夏季。
‧果
蒴果膜質,蓋裂,呈長橢圓形。果期秋至冬間 。
‧特徵
多年生半蔓性亞灌木,莖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光滑無毛,高 2~3 公尺。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 4~10 公分,寬 1.5~5 公分,具明顯側脈,基部具 2 早落性耳狀物;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無毛。夏季開花,穗狀花序頂生,長 5~25 公分;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5 稜,密被長腺毛,具黏性腺體,有粘性;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花冠管纖弱,裂片 5,廣展;雄蕊 5,與花冠分離。蒴果膜質,蓋裂,呈長橢圓形。 葉根有毒,夏季開花;果期秋至冬間 。喜溫暖和陰濕環境,怕霜凍。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m上下的山坡灌木叢中或陰濕地。

分布範圍

印度、斯里蘭卡,1645 年荷蘭人引入台灣。台灣全島低海拔灌叢及草原;澎湖亦有。雲南、廣西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1. 蝴蝶幼蟲食草:烏面馬是角紋小灰蝶食草。
2.觀賞用:像茉莉花,半蔓性,常被種為庭園植栽,作觀賞用。
3.藥用:性味:辛、苦、溫,有毒。效用:根或全草:祛風止痛,活血散瘀,通經,殺蟲。治風濕性關節炎,經閉,心胃氣痛,肝脾腫大,血瘀經閉,跌打損傷,惡毒腫瘡,疥癬,毒蛇咬傷。葉:外用:治跌打腫痛,扭挫傷,體癬。

本草綱目

【集解】恭曰:生嶺南、交州、廣州平澤。苗似野葛。葉似女貞,莖葉俱無毛而白花。
白花藤白花藤
其根似葛而骨柔,皮濃肉白,大療毒,用根不用苗。
保升曰:蔓生白花,葉有細毛,根似牡丹,骨柔皮白而濃,凌冬不凋。
曰:凡使勿用菜花藤,真相似,只是味酸澀。白花藤味甘香,採得去根細銼,陰乾用。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解諸藥、菜、肉中毒。漬酒,主虛勞風熱(《唐本》)。
【發明】時珍曰:蘇言用根,雷言用苗,都可用爾。按:葛洪《肘後》云:席辨刺史在嶺南日久,言俚人皆因飲食入毒,多不即覺,漸不能食,或心中漸脹,先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