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匍匐草本,有乳汁.莖紅紫色,節上生不定根.葉厚,形似馬鞍,長3~8厘米。聚傘花序腋生;萼片5,長8~10毫米,綠色;花冠漏斗狀。蒴果球形,4瓣裂。夏秋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邊沙灘或堤岸草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華南至東南沿海。
主要價值
甘、微苦,平。祛風除濕。治關節風濕痛、蕁麻疹、風火牙痛、流火、白帶、濕疹、背癰。30~60克,水煎服。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方選
1、風濕關節痛:二葉紅薯、土牛膝各30g,水煎服。
2、濕疹:二葉紅薯30g,水煎服;另取鮮葉適量,水煎熏洗患處。
3、流火(絲蟲病引起的淋巴管炎):二葉紅薯根、毛天仙果根、老鼠耳根各30g水煎服。
4、背癰:鮮二葉紅薯適量,搗爛敷患處。
5、風火牙痛:二葉紅薯、梔子根各15g,蘆根30g,水煎服。
6、白帶:二葉紅薯30g,苡米根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