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雄鳥頭頂、頭側、後頸至上背白色,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肩、下背、腰黑褐色,具污灰白色或淡棕色斑點或羽端緣。尾上覆羽白色,具不甚規則的淡棕褐色斑,尾羽銀灰色,外側
尾羽內哃基部和羽端污白色,具淡棕褐色斑。翅上小翼羽和初級覆羽外哃銀灰色,內哃褐色沾灰,內側翅上覆羽與背同色,為黑褐色,具淡色羽緣,外側1~5枚
初級飛羽黑褐色,內哃基部白色,具黑褐色斑,其餘初級飛羽、次級飛羽以及翅上大覆羽和外側中覆羽灰色,尖端較淡和具有黑色亞端斑,眼先具黑色剛毛,耳羽黑褐色,羽緣皮黃色。下體白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縱紋,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淡棕褐色斑或斑點,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腋羽具淡棕褐色橫斑。
雌鳥上體褐色,具棕紅色羽緣,頭至後頸乳白色或黃褐色,具暗褐色縱紋,尾上覆羽白色,具棕褐色斑紋,尾羽銀灰色,微沾棕色,具黑褐色橫斑,飛羽黑褐色,具淡色橫斑,內哃基部具白色或皮黃色斑紋,翅上覆羽暗褐色,具棕色羽緣。頦、喉、胸、腹皮黃白色或白色,具寬的褐色羽乾紋,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白色,具淡棕褐色斑。
幼鳥似雌鳥,但上體較暗棕,下體頦、喉部白色或皮黃白色,其餘下體棕褐色,胸常具棕白色羽緣。
虹膜橙黃色,嘴黑褐色,嘴基淡黃色,臘膜暗黃色,腳淡黃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490~610g,♀642~780g;體長♂502~540mm,♀550~594mm;嘴峰♂21~23mm,♀23~25mm;翅♂380~430mm,♀380~445mm;尾長♂232~255mm,♀245~259mm;
跗蹠♂76~93mm,♀85~97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和活動在
沼澤、蘆葦塘、江河與
湖泊沿岸等較潮濕而開闊的地方。
生活習性
白天活動,性機警而孤獨,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見在沼澤和蘆葦上空低空飛行,兩翅向上舉成淺“V”字形,緩慢而長時間地滑翔,偶爾扇動幾下翅膀。棲息時多在地上或低的土堆上,不喜歡像其他猛禽那樣棲在高處。
食性:主要以小型鳥類、
嚙齒類、蛙、蜥蜴、小型蛇類和大的昆蟲為食,有時也在水面捕食各種中小型水鳥如
鸊鷉、
野鴨、幼鴨和地上的雉類、鶉類及野兔等動物,也有報告吃死屍和腐肉。通常在白天覓食,而且是較為活躍的狩獵者,整天多數時候都在地面低空飛翔尋找食物,發現後則突然降下捕獵,並就地撕裂後吞食。
遷徙:中國東北為為
夏候鳥,長江以南為冬候鳥或旅鳥。遷到中國東北繁殖地的時間多在4月初至4月中旬,離開繁殖地的時間在10月末至11月初。
地理分布
分布於亞洲東部,從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往東到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沿岸,向南經蒙古、中國、印度、東南亞到大洋洲。
原生種分布地:孟加拉、汶萊、
高棉、中國、可可島、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寮國、
馬來西亞、蒙古、緬甸、
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在中國主要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的
呼倫貝爾、黑龍江和吉林省;越冬於長江中下游、雲南、廣東、海南、福建、香港、台灣等省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繁殖前期常成對在空中翱翔進行求偶表演,4月中旬至4月末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地上
蘆葦叢中,偶爾也在
灌叢中營巢。巢呈盤狀,由蘆葦構成。每窩產卵4~5枚,偶爾有多至6枚和少至3枚的,卵青白色,大小為48.5~53mm×37~39.5mm,平均50.8mm×38.2mm。主要由雌鳥孵卵,孵化期33~38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後全身被有白色絨羽,經過35~40天的巢期生活後才能離巢。
種群現狀
整體種群未量化,但在
俄羅斯和日本北部較為少見(
del Hoyoet al. 1992)。該鳥各地種群數估算如下:中國台灣約有50~1,000隻冬候鳥;韓國約50~1000隻冬候鳥;日本約100~10,000繁殖對、約50~1,000隻冬候鳥;俄羅斯約10,000~100,000繁殖對、1,000~10,000隻候鳥(
Brazil 2009)。該鳥種群趨勢穩定。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01
| 白腹鷂斐濟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approximans
| 不明
|
02
| 白腹鷂澳洲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gouldi
| 不明
|
03
| | Circus spilonotus spilonotus
| Kaup,1847
|
04
| 白腹鷂紐幾內亞亞種
| Circus spilonotus spilothorax
| Salvadori & D'Albertis,1875
|
註:表格內容來源參考。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