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錦雞養殖,是指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養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腹錦雞養殖
- 主要食物:植物的莖、葉、花、果為食
- 又名:銅雞
- 雄鳥體長:體長113—145厘米
- 雄鳥體重:650—960克
- 雌鳥體長:54—67厘米
白腹錦雞苗,簡介,分布,分布範圍,分布狀況,繁殖和孵化,繁殖,孵化,人工養殖現狀,養殖方法與習性,雛雞階段,育成階段,習性,種群現狀,價值,瀕危等級,瀕危因素,相關資料,
白腹錦雞苗
常以植物的莖、葉、花、果實農作物為食,也吃部分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活動多在上午和下午,尤以種子和早晨和臨近傍晚較為頻繁,中午多休息。有時亦到林緣灌叢草坡和農田地覓食。
簡介
白腹錦雞又稱銅雞,雄鳥體長113—145厘米,體重650—960克;雌鳥體長54—67厘米,體重585—900克。雄鳥的頭、頂、背、胸等均為翠綠色,散出金屬光澤;頭上有一綹髮狀羽形成的紫紅色羽冠,像“小辮”一樣,披散在後頸;頸部由白色鑲黑邊的羽毛形成翎領,像披肩一樣圍著頭和頸部;下背和腰部是明黃色,往下轉朱紅色;腹部銀白色;尾羽銀灰色,具黑白相雜的雲狀斑紋和橫斑。虹膜褐色;嘴藍灰色;腿、腳青灰色。當它拖著光亮似錦的長尾,在高山灌叢和矮竹林中輕盈裊娜地奔走時,很是令人喜愛。
分布
分布範圍
分布狀況
全球性瀕危(Collar et al., 1994)。
海拔1800~3600米山林的非常見鳥,白腹錦雞沒有亞種分化,在我國分布於西藏東南部、雲南、四川南部、貴州西部至廣西西部紅腹錦雞分布的西界。通常也為是中國特有鳥類。170多年前,英國人便把白腹錦雞弄到倫敦飼養。同紅腹錦雞一樣,它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觀賞雉,在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養殖場均有飼養。
繁殖和孵化
繁殖
繁殖期4一6月,通常1隻雄鳥配2一4隻雌鳥,人工繁殖錦雞時,種公雞應選擇2歲左右,羽色艷麗、鳴叫頻頻的個體;母雞1歲後可配種繁殖,應選擇發育正常的個體留作種母雞,一般一隻公雞配 2~3隻母雞。錦雞在繁殖季節里,每窩產蛋5~9枚後,便自行營巢孵化。每年可產蛋1~2窩,人工飼養條件好則可多產蛋。
孵化
錦雞的孵化期為22~24天。孵化可用家雞代孵或用電熱孵化器孵化。每隻家雞孵蛋15~20枚,不可太多。將消毒處理的種蛋用乾淨布揩淨,便可入孵。入孵後,5~7天檢查照蛋一次,挑出未受精蛋;第2次照蛋在孵化14天時進行,以挑出死胚胎的蛋;孵化至21~22天時,可用40℃的溫水浴蛋一次。蛋放入水中,左右擺動的是胚胎髮育良好的蛋,死胚胎不會擺動。使用電熱孵化器孵化時,溫度應控制在38℃~38.5℃,濕度保持在65%~70 %,溫、濕度過高過低均對孵化不利。
人工養殖現狀
研究表明,白腹錦雞的人工孵化和育雛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翻蛋次數、晾蛋時間和防疫程式等.結果表明:白腹錦雞孵化和育雛條件與家雞相似,蛋過小或過大容易引起死胚。
白腹錦雞的生活習性及管理基本上和山雞相同,其適應性較廣,能抵抗零下17℃的嚴寒,又能適應35℃以上的高溫。它的食物以嫩樹葉、草根為主,人工飼養只要供給足夠的飼料、飲水、安靜的環境即可。白腹錦雞體重0.5-0.75公斤左右。母雞一年齡性成熟,每年4月開始產蛋,到9月份才陸續停產。一般每隻產蛋量在20枚左右,人工養殖最高可達50多枚。飼養方法採用室內圈養、內室與外室運動場相結合等飼養方法,室內鋪乾木屑或河沙,並放置料桶、飲水器。
飼養場地應選擇地勢高燥、砂質土、排吸水良好、背風向陽、寬敞、通風能避免冬季西北風侵襲的地方建飼養場為好。人工養殖可以到有信譽的養殖場引種或野外蒐集幼雛,需人工給溫、室溫要高、育雛箱按面積大小按1-2隻紅外線燈作熱源、箱內掛1-3支溫度計,1-3日:34度-32度,4-7日:32度- 30度,8-12日:30度-28度,13-20日:28度-24度,20日齡後幼雛的恆溫機制已基本建立,可在常溫下生活。不必人工給溫,要注意室內通風和溫度。
飼餵:開食時飲水可用溫涼開水。可用土小雞料用涼開水浸泡35分鐘,撒在報紙上引幼雞吃食,每日5-7次,5-7天后酌情另餵、土黴素、氟哌酸、痢特靈等防治腸道傳染病。 70日齡可以放到飼養場養殖,也可以建天網運動場,地面鋪乾淨的河沙,飼料可以參考土中雞料按家雞飼養管理為標準、飼養室內應放些樹枝作掩護,以利棲息、撒些青菜、小蟲、稻穀,任其啄食。
養殖方法與習性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每窩產卵10-15枚,大小為(45枚)44.2(41.5-46.2)mm×34.7(31.0-36.8)mm,重26.7(23.0-31.2)g。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22天。
雛雞階段
育雛室外面應鋪上細沙或鍘短的稻草、秸稈。雛錦雞移入育雛室前,育雛室外和用白腹錦雞苗具均需消毒。育雛室噴灑0.5%的新潔爾滅溶液,飼具及用具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洗刷。育雛室同時移入多窩雛錦雞時,可將育雛室用紙板分隔為數間,每間放一窩,機孵的雛錦雞與母雞代孵的不可混放,否則,代孵雞能夠認出不是自己孵化的小雞。用電熱孵化器孵出的錦雞幼雛或野外蒐集的雛雞,需用人工育雛箱飼養。箱底鋪細沙或短草,並放置食槽和水槽。箱壁裝上1~2支溫度計,頂部安裝小塊玻璃作觀察窗。雛雞1~3日齡時,箱溫32℃;4~7日齡為30℃;8~12日齡為28℃;13~20日齡為25℃;20日齡後,可在正常室溫條件下飼養。雛錦雞的飼料,最初幾天採用熟蛋黃和麵包蟲,每日餵食5~6次,每次餵量不宜太多。3日齡後,酌情加餵土黴素5%~10%葡萄糖水溶液,防止感染腸道疾病;7日齡後,可按市售小雞飼料40%、熟蛋黃25%、麵包蟲 25%、青綠飼料10%的比例餵給;30~60日齡可按市售小雞飼料50%,熟蛋黃10%、麵包蟲10%,花生粉和黃豆粉各5%、青綠飼料20%的比例配製投餵;60日齡後,按青年雞投餵。
育成階段
60日齡後的錦雞,羽色與成年雌雞相似,僅個體略小,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以及對疾病的抵抗力較雛雞顯著增強,此時應轉入籠舍內飼養。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籠舍養2~3隻為宜。籠舍內可適當增設棲木、水槽和食槽,以保證每隻雞都能吃食和飲水。青年錦雞的飼料以市售雞飼料為主,酌情餵給適量的碎花生米、麵包蟲和青飼料。由雛雞飼料轉換為青年雞飼料時,精料應逐步減少。一周歲的雄性錦雞可完全用市售雞飼料餵養。一周歲的雌錦雞已具有繁殖能力,此時最好將公母隔離飼養。90日齡的雄雞羽毛已發生變化,枕部長出翎,很容易與雌鳥區別。飼養種雞的飼料以市售種雞飼料為主,但在繁殖前期和繁殖期應多給油脂性飼料和動物性食物,如花生、葵花籽、麵包蟲、蝗蟲等,要特別注意供給充足的青綠飼料。在繁殖季節籠舍內放置巢箱或在籠舍棲屋設定人工巢窩,每天傍晚檢查產蛋情況,發現蛋要及時取出。
習性
常成群活動,特別是秋冬季,有時集群多達30餘只,春、夏季亦見單獨或成對活動的。性機警,膽怯怕人 。聽覺和視覺敏銳,稍有聲響,立刻逃遁,當危險尚遠時,多在地下急速奔跑逃竄;當危險迫近時,則多急飛上樹隱沒。善奔走,途中遇低岩或小片空地時,則展翅滑翔而過。飛翔亦甚快而靈巧,在林中飛行自如。白天大都在地上活動,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動較多,中午多在隱蔽處休息,晚上多棲於靠溝谷和懸岩的松、櫟等喬木樹上。上樹時多從低枝逐級跳躍,盤旋而上,或從鄰近小樹再往上跳。每當夜幕降臨時候,常常可聽到上樹時翅膀扇動的 ‘撲、撲、撲’聲。多棲於離地4m以上樹冠層樹木的側枝上。通常不群棲於一樹,而是分別棲於鄰近的幾棵樹上。
種群現狀
分布範圍:緬甸東北部至中國西南部。引種至歐洲。
分布狀況:全球性瀕危(Collar et al., 1994)。海拔1800~3600米山林的非常見鳥,白腹錦雞沒有亞種分化,在我國分布於西藏東南部、雲南、四川南部、貴州西部至廣西西部白腹錦雞分布的西界。通常也為是中國特有鳥類。170多年前,英國人便把白腹錦雞弄到倫敦飼養。同紅腹錦雞一樣,它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觀賞雉,在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養殖場均有飼養。
價值
可作為醫學用藥: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白腹錦雞.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
可為觀賞,雄性羽毛艷麗,可做為裝飾和工藝品。
瀕危等級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瀕危因素
過度捕獵:亂捕濫獵,也使白腹錦雞的野生資源數量逐年減少。
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白腹錦雞.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 因此被利用。希望大家愛護珍稀動物!
相關資料
白腹錦雞在我國古代屬相當高貴的鳥,在官階中高居二品官鳥。據說皇后的服裝是極品官為鳳凰,其餘的官服一品官是丹頂鶴,二品官是白腹錦雞,三品官是綠孔雀,五品官是白鷳,八品官是鵪鶉,都經皇帝敕封,可見白腹錦雞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