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腐菌
- 界:真菌界
- 門:擔子菌亞門
- 作用:生物漂白、生物製漿等
基本信息,介紹簡介,利用方法,作用,造紙工業,套用廢水,
基本信息
介紹簡介
可以看出,白腐菌預處理在硫酸鹽法、鹼法、機械法和燒鹼-蒽醌法等製漿方法中都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製漿成本、提高紙張質量。但是菌種篩選困難和預處理周期較長是制約白腐菌套用的最大障礙,大規模套用於製漿預處理還需要相關方面技術的突破。
利用方法
利用白腐菌可以降解木質素、半纖維素和纖維素的特性,白腐菌在製漿造紙各個環節的套用都得到了很廣泛的研究,但是利用白腐菌直接製漿卻鮮見報導。篩選對纖維素沒有影響或影響較小的選擇性極高的白腐菌種直接處理原料製漿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神戶制鋼所套用白腐菌在常溫常壓下分解木材成功制出優質紙漿。選定適宜溫度,可以分解出80%的木質素,比一般化學製漿法成本降低了50%。這種白腐菌對木質素的脫除分解率極高,而對紙漿纖維中的纖維素分解極少,這樣可使紙漿得率高達60%,超過化學法得漿率的50%。據此計算,木材的消耗量可節約1/9。此種製漿方法將是傳統製漿方法的巨大挑戰。同樣,製漿周期長、白腐菌篩選困難是大規模生產的最大障礙。
作用
造紙工業
在造紙工業中,為了使最終產品的白度既高又穩定,必須把漿中殘餘木質素所造成的棕黑色通過漂白來除去。用生物方法脫除漿中的殘餘木質素是現階段人們研究最多的一種方法,普遍認為白腐菌是最有效的菌種。白腐菌可以直接攻擊木質素,很有效地除去漿中殘餘木質素,並且能使漂白廢水中的很多有毒物質最終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降低漂白廢水的COD、BOD及有毒物質含量,從而降低廢液的污染負荷。很多國家的實驗室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日本。
在利用白腐菌進行漂白紙漿時,不免有纖維素被降解。因此,篩選出選擇性高的白腐菌種是當前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
製漿造紙工業的廢液由於含有毒、致突變、難降解的有機氯化物而日益受到高度的重視。白腐菌具有能降解木質素和變性木質素的活酶系統,能將漂白廢水中的有機氯化物轉變成無機氯和二氧化碳,並破壞發色基團組織和結構,降低漂白廢水中的總有機氯化物、BOD、COD和色度。
套用廢水
白腐菌除了可以降解廢水中的木質素,還可以降解廢水中異生物質,減輕造紙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很高的套用價值。但是如何縮短處理周期,提高處理效率仍然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