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絨紅蛋巢是一種真菌,擔子果呈杯狀,桶形 ,小包具單層皮層,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牙買加、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美國、委內瑞拉、智利、阿根廷;北美西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絨紅蛋巢
- 拉丁學名: Nidula niveo-tomentosa
- 界:真菌界
-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牙買加
基本信息,參考文獻,形態描述,
基本信息
參考文獻
Myc. Writ.3:455,1910;Teng,Fungi of China p.686, 1963; Tai, Sylloge Fungorum Sinicorum p.549, 1979; Liu, Gast. China 157, 1984 ≡ Cyathus niveo-tomentosa Henn., Hedwigia 37: 274, 1898 syn.Nidula microcarpa Peck ex V.S. White, Bull.Torr.Bot.Club.29: 272, 1902; Tai, Sylloge Fungorum Sinicorum p.549, 1979
白絨紅蛋巢 - 采 集 地中國、日本、牙買加、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美國、委內瑞拉、智利、阿根廷;北美西部
白絨紅蛋巢 - 采 集 地中國、日本、牙買加、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美國、委內瑞拉、智利、阿根廷;北美西部
形態描述
擔子果呈杯狀,桶形 ,兩側邊緣直,幾乎平行,少數呈坩堝形,高(2-)3~6.5(-9.5)mm,口部寬(2-)4~7 (-9.5)mm,較小的擔子果高2~ 4.5 mm,口寬2.5~6 mm。幼擔子果有時可見白色、粉黃色的蓋膜。包被外側被有雪白至奶油色、污白色的細密絨毛,口部有 流蘇狀的白色絨毛;內側乳白色、肉色、淺黃色、淺黃棕色,靠基部呈淺紅褐色,內外側均平滑無條紋(圖71-1)。 小包扁圓 ,直徑為0.7~1.5(-1.9)mm,少有2 mm者,紅褐色、紫紅色、暗栗色至污褐色,無菌攀索,不與包被內側的壁相連,但埋 生於膠質物中,潮濕時互相黏結,幾乎滿杯。小包具單層皮層,但其外側由紅褐色、分枝先端呈刺狀的鹿角狀菌絲(antle hyphae)組成(圖版XⅣ6、圖71-3)。 擔孢子卵形,部分一端具小尖,廣橢圓形,少數近球形,大小為(4.5-)6.0~9.0( -10.0)×(3.5-)4.0~6.5(-7.0)μm,極個別大的可達11.5μm長(圖71-2)。
白絨紅蛋巢 - 討 論白絨紅蛋巢的新鮮擔子果常被有雪白的絨毛,似動物皮毛般柔滑,小包不同程度地呈紅褐色,是鳥巢菌里最美麗的種。我國戴芳瀾(1979)報導的小果紅蛋巢NidulamicrocarpaPeckexV.S.White,已作為該種的異名。與白絨紅蛋巢非常相近的種是埃地紅蛋巢Nidulaemodensis(Berk.)Lloyd。Lloyd(1910)認為它們是同一個種,Cunningham(1928)在《紐西蘭的鳥巢菌》一書中,也把N.emodensis作為異名處理。Brodie(1975,1984)指出,他研究了N.emodensis保藏於Kew園的模式和巴黎的等模式標本,認為埃地紅蛋巢的擔子果更小,色更暗,外壁絨毛層更厚。在其給出的紅蛋巢菌屬分種檢索表中(Brodie,1984),白絨紅蛋巢的擔子果下部邊緣直,近平行,擔孢子長5~9μm;N.emodensis的擔子果因邊緣明顯彎而呈坩堝形,擔孢子4~5×3~4μm,但在種的描述(Brodie,1975)中,白絨紅蛋巢的擔孢子大小為6~9×5~6μm,埃地紅蛋巢擔孢子為6~9×4~6μm,(僅其模式標本的擔孢子為4~5×3~4μm)。他認為,需要研究更多的材料,才能肯定這兩個種的區別。作者未能研究這兩個種的模式,但將國內前人定名或擬定N.emodensis的29號標本與定名為N.niveo-tomentosa的67號標本做過認真比較,巨觀特徵的測量數據與顯微計測結果比較如表18。
白絨紅蛋巢 - 討 論白絨紅蛋巢的新鮮擔子果常被有雪白的絨毛,似動物皮毛般柔滑,小包不同程度地呈紅褐色,是鳥巢菌里最美麗的種。我國戴芳瀾(1979)報導的小果紅蛋巢NidulamicrocarpaPeckexV.S.White,已作為該種的異名。與白絨紅蛋巢非常相近的種是埃地紅蛋巢Nidulaemodensis(Berk.)Lloyd。Lloyd(1910)認為它們是同一個種,Cunningham(1928)在《紐西蘭的鳥巢菌》一書中,也把N.emodensis作為異名處理。Brodie(1975,1984)指出,他研究了N.emodensis保藏於Kew園的模式和巴黎的等模式標本,認為埃地紅蛋巢的擔子果更小,色更暗,外壁絨毛層更厚。在其給出的紅蛋巢菌屬分種檢索表中(Brodie,1984),白絨紅蛋巢的擔子果下部邊緣直,近平行,擔孢子長5~9μm;N.emodensis的擔子果因邊緣明顯彎而呈坩堝形,擔孢子4~5×3~4μm,但在種的描述(Brodie,1975)中,白絨紅蛋巢的擔孢子大小為6~9×5~6μm,埃地紅蛋巢擔孢子為6~9×4~6μm,(僅其模式標本的擔孢子為4~5×3~4μm)。他認為,需要研究更多的材料,才能肯定這兩個種的區別。作者未能研究這兩個種的模式,但將國內前人定名或擬定N.emodensis的29號標本與定名為N.niveo-tomentosa的67號標本做過認真比較,巨觀特徵的測量數據與顯微計測結果比較如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