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聚集(leukocyte aggregation)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細胞聚集
- 外文名:leukocyte aggregation
- 所屬學科:生物物理學
- 公布時間:2018年
白細胞聚集(leukocyte aggregation)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白細胞聚集(leukocyte aggregation)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白細胞通過黏附分子與多個白細胞粘連形成多聚體的現象。在炎症等病理情況下可出現此聚集。出處《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1...
白細胞聚集體 白細胞聚集體(leukocyte aggregate)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
白細胞招募效應是抗原刺激下白細胞聚集到局部炎症部位的現象。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前三種因其胞質內含有嗜色顆粒,故稱為粒細胞。在顯微鏡...
白細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簡稱:WBC)是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正常成人總數為(4.0~10.0)x 109/L,可因每日不同時間、機體的功能狀態而在一定範圍內變化。 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
新鮮尿液中白細胞形態完整,以中性粒細胞為主,亦可有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在炎症過程中破壞或死亡的中性粒細胞,外形多不規則,結構模糊,易聚集成團的稱為膿細胞。正常值 可有少量,為(-)-(++)。 男性:1-2個以下/10HP; ...
白細胞管型(leucocytescasts)管型內含有白細胞,由退化變性壞死的白細胞聚集而成,可單獨存在,或與上皮細胞管型、紅細胞管型並存。當不染色時在普通光鏡下難以與上此細胞區別,染色標本可仔細觀察核及胞質。過氧化物酶染色呈陽性,此種...
端,分別排列為兩個星狀。細胞質開始收縮。④末期(又稱絲球期):趨於細胞兩端的染色體開始聚集為絲球狀,進而分散為染色質,構成兩個新核的小細胞核,此時胞質可形成啞鈴 狀,最後胞質分開,細胞分裂為二。(2)無絲分裂(直接分裂)...
粒細胞是胞質中有特殊顆粒的白細胞。白細胞根據形態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的胞質內含有較大的、橢圓形的嗜酸性顆粒。這類白細胞也具有吞噬功能。在體內的作用 ①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速發性過敏反應中的作用。當嗜鹼性粒細胞被激活時,釋放出趨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到同一局部,並從三個方面...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以成熟B淋巴細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臟和淋巴結聚集為特徵,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慢性髓性白血病 常以外周血白細胞異常升高,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增多為特徵。95%以上的患者具有費城...
體內免疫細胞雖能合成、分泌內源性阿片肽,但缺乏特異合成腦啡肽的能力而且量微。本課題採用微量免疫原定義的基因表達(MIDGE)方法構建前腦啡肽原PPENK-MIDGE-NLS基因載體,靜脈注射轉染白細胞,利用白細胞向缺血區聚集、浸潤的特性,在...
主要為肺部暫時性過敏反應,肺泡內充滿滲出液、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和異物巨噬細胞,很少累及血管,在血管周圍有白細胞聚集。臨床表現 單純性肺嗜酸細胞浸潤症可無症狀,僅在X線檢查時偶被發現;如有症狀也很輕微,最常見的症狀為咳嗽,少量...
小淋巴細胞 胞體直徑為6~9μm,圓形、類圓形。胞核類圓形或圓形。核染色質聚集,呈大塊狀,副染色質不明顯,無核仁,胞漿極少(類似裸核),常呈淡藍色(有時呈深藍色)常無顆粒。主要類型 淋巴細胞是免疫反應的核心。根據淋巴細胞...
廣泛的血小板微聚物形成,不僅引起機體重要臟器毛細血管機械性梗阻,還可釋放5-羥色胺、組胺等生物活性物質,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內皮損傷和血管收縮,造成組織缺氧;由栓塞組織釋放的物質和補體活化引起白細胞聚集加重了這一過程,導致多...
3.細菌毒素與神經氨酸酶直接損傷上皮細胞 細菌內毒素可使細胞因子釋放介導內皮細胞損傷,激活巨噬細胞使活性氧化代謝產物增加,激活中性粒細胞,增加細胞表面受體表達,促進白細胞聚集,致中性粒細胞介導的細胞損傷,此外還能激活補體與血小板...
(3)TNF和LT:它們能放大小靜脈內皮細胞結合和活化白細胞的能力,從而導致炎症反應。效應相 在DTH中,效應相可分成炎症和消退兩步。炎症指的是血管內皮細胞被細胞因子激活,血管中的白細胞聚集於抗原進入的局部組織中。消退是由於外來...
可明確白血病的類型及病變狀況。無論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其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顯著升高,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骨髓檢查白細胞系統增生極為活躍,原始和幼稚細胞數量增多。2.病理學檢查 眼組織被白血病細胞廣泛浸潤,有的聚集形成結節。血管腔被...
4.CML家族性聚集非常罕見,表明CML是一種獲得性白血病。臨床表現 多數CML患者初期常見的症狀包括:貧血、脾區不適、出血及乏力、體重減輕和低熱等表現,可持續3~4年。部分患者無症狀,多因體檢或其他疾病就診發現白細胞數、血小板數增高...
血小板被激活後釋放P-選擇素可與白細胞和(或)單核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形成血小板-白細胞聚集物和(或)血小板-單核細胞聚集物,可作為反映動脈血栓形成的特異性標誌物之一。對止血與血栓的認識開始於出血問題上。例如血友病早在2000年以前...
1.外周血常規絕大部分患者WBC增高,WBC<1.0×109/L稱為白細胞不增多白血病,WBC>10×109/L稱為白細胞增多性白血病,WBC>100×109/L稱高白細胞白血病。外周血塗片可見原始或幼稚細胞。大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和血小板減少。 2....
細胞溶解後釋放淋球菌至黏膜下間隙,引起黏膜下層的感染。(4)病變形成:淋球菌侵人黏膜下層後繼續增殖,約在36h內繁殖一代。通過其內毒素脂多糖、補體和IgM等協同作用,形成炎症反應,使黏膜紅腫。同時,由於白細胞的聚集和死亡,上皮...
現普遍被大家所接受的靜脈曲張性潰瘍發生機制學說是白細胞浸潤學說,認為活化的白細胞聚集在局部,釋放蛋白水解酶和氧自由基對組織造成損害,是靜脈曲張性潰瘍的關鍵。臨床表現 1.下肢靜脈曲張 多見40歲以上中年男性及長久站立工作者。在...
組織病理:原發性損害為表皮角層下腔隙充以大量中性粒細胞。鄰近膿皰的表皮細胞間白細胞聚集形成所謂Kogoj海綿狀膿皰。真皮上部有淋巴細胞浸潤和灶性水腫形成。陳舊性損害見真皮乳頭萎縮和表皮變薄。診斷 診斷主要依據:1.外傷後發病。2....